74.小裙子

那小东西身体长长的,尾巴也很长,身上的毛呈棕色,腹部的则是白色的,两只耳朵圆圆的竖起来,竟有点点萌?

那小东西警惕地看了她两眼,大概见她没有攻击性,继续低头吃自己的鸡。

许晗则好奇地打量它,这是什么,狐狸?

看着不像啊。

口口见到它,似乎很高兴,嘴里“啊啊”地叫着,在许晗的怀里乱扭,想伸手抓它。

许晗抓住他的小手:“宝贝,这个东西不能抓。”

口口听不懂,依旧“啊啊”叫着想要。

许晗见口口感兴趣,就抱着他站着看了一会,那小东西感受到他们的目光,鸡也不吃了,也歪着头看他们。

两人一动物大眼瞪小眼片刻,口口终于看腻了,许晗抱了那么久,手也酸得很,便抱着口口往家去。

那东西自顾低头吃着鸡,似乎并不在意他们的来去。

可当许晗回到家,正准备关上院子门时,却见它不知何时已经蹲坐在自家院子门口了,把许晗吓了一跳。

小东西眨巴着黑溜溜的小眼睛看着许晗,许晗竟从它的眼神里,读出了求包养的意味。

“”

本来学校是没食堂的,多亏了几年前省里面的领导来突击视察时,恰逢午饭时间。

由于有的小孩家特别远,父母又要干农活没空料理他们,他们中午会带饭去学校,小孩子们就拿个铝饭盒,装一盒饭,一点点卖相难看的菜,蹲在教室里吃,成功把省里面的领导感动到了。

领导大手一挥,给他们学校建了个食堂,并且拨了餐费补贴下来——孩子们吃午饭都免费。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村里的小学都办不下去,大家都望子成龙地把孩子送镇里甚至是城里去学习,而他们东阳小学则还人丁旺盛的原因。

这位阿姨姓朱,就在小学的食堂工作,和乔奶奶是同一个村嫁过来的,据说家还很近,所以关系不错。

许晗听完她的陈述,有点惊讶:“还有这回事?”

她只知道那些菜很鲜甜很好吃,但还不知道能让小孩子们变得爱吃蔬菜。

她到底生了个什么绝世大宝贝!

“对啊,我给他们烧了几年的饭,也是第一次见到,不过你们家的蔬菜确实比我们在市面上买的好吃,都是你家自己种的?”

“是的,本来种来自己吃,吃不完的就拿去卖了。”

“可我听说你们不是才回来小半个月吗,怎么蔬菜都种出来了?”

许晗知道大家对于他们家菜长得快肯定会有疑惑的,说辞都已经准备好了。

“不瞒朱阿姨说,我大学是学的是农业种植,专门研究种菜这一块的,所以知道怎么种菜,才能长得又快又好,还鲜嫩好吃。”

“那,是不是肥料农药什么的打得特别多,那不行啊,长得好是好,但吃了对身体不好。”

“不是的,我用的都是农家肥,一点肥料农药都不打的,”许晗一本正经地胡诌,“其实种菜很多科学在里面的,农家肥用的量,施肥的时间间隔,土壤的湿度、酸碱度、松紧度,以及菜种的挑选等等,都和菜的成长息息相关。”

许晗见朱阿姨被她唬得一愣一愣的,继续说:“不然你看我一个大学生,好好的干嘛回家里来种田,我去城市里温棚种,不仅种的多,销的地方也多,这里种点菜都没人买。”

朱阿姨似乎被她说服了,又笑了笑说:“这读过书的,到底和我们这些只会盲种的人不一样。”

许晗:“是啊,而且科学研究证明,买的那些肥料,远远不如我们农村的农家肥,你看我们家的菜长得快、好吃,都是农家肥的功劳。”

“难怪,”朱阿姨一脸疑惑被解开的样子,“估计镇上卖的就是肥料埋大的,没你们家的好吃,小孩都不爱吃。”

说到这里,朱阿姨笑道:“你不知道,这些小孩精得很,平时都不爱吃青菜,我也是第一次见他们吃光了还回头找青菜吃,我本以为是炒的好吃,第二天我用同样的办法炒了另外一家买的,他们又不爱吃了,我才知道是你们家的特别好吃。”

许晗闻言很骄傲,毕竟这是她便宜儿子的功劳。

想了想,许晗突然灵光一闪,有了个主意。

他们村只有这么一所学校对蔬菜的需求量大,如果她能把绿叶菜供应拿下来,虽数额不大,但也积少成多,一个月也大几百块呢。

也是笔不小的生意了,而且比拿到集市上卖方便多了。

想到这里,许晗说:“朱阿姨,我们园子里种了很多这个绿叶菜,吃也吃不完,你看看学校食堂那边有没有需要,我这边可以供应的。”

“可以啊,”朱阿姨一拍大腿,“我们食堂的菜都是镇上那边送来温棚种的,一个星期送一次,青菜根本放不了那么久,我们的校长又要求午饭必须有青菜,学生才能营养均衡,你能提供过来刚好。”

~所以村里有人专门砍来卖的,两毛钱一根,许晗让比较相熟的李婶给她定了三大捆。

最令她开心的还是:逆季节种的菜在没有温棚种植的情况下,居然开始结果了,玲珑可爱的西红柿,鲜嫩欲滴的黄瓜,质嫩清香的荷兰豆,估计过不了几天,就可以开始采摘了。

而且,他们家菜园子的菜,不长虫!

原来口口的尿,不仅催生,还辟邪(chong)

所以完全省了打农药这个步骤,完全绿色无污染的蔬菜。

刚拒绝了一百万抚养费、一贫如洗的许晗仿佛看到了小钱钱在向她招手,每天盯着自家的菜园子,两眼放光。

等到终于可以采摘了,许晗先摘了一把荷兰豆,从冰箱里拿出一块五花肉,准备做个五花肉炒荷兰豆。

家猪肉的五花肉不需要放植物油,就能自己榨出很多猪油来,等到五花肉炸得卷起来,带上焦黄时,荷兰豆下锅,大火翻炒,放点盐,放点点水让盐融化入味,再放点鸡精提鲜,一盘翠绿中带着焦黄五花肉的荷兰豆就炒好了。

许晗连筷子都不拿了,迫不及待地用手拈了块荷兰豆进嘴里,有点点烫,许晗哈了两口气才咬下荷兰豆。

尽管做好了被惊艳的准备,吃到嘴里后,许晗还是忍不住眼睛一亮。

这个荷兰豆青脆爽口、滋味清香甘甜,外面裹着一层带着浓郁肉香味的汁,咸香脆嫩,口感极佳,好吃到恨不得连舌头也吞下去。

午餐许晗和乔奶奶二人就着一碗炒荷兰豆吃了,村里的饭菜比较简单,通常也就一个菜、两个菜,连三个菜都算得上是“丰盛”了。

不过就算这么简单的一个菜,也比以前在城里固定的三菜一汤还下饭,吃得还要香。

吃过饭,许晗又把口口喂饱了,让乔奶奶带着他去午睡,自己则拿了袋子去地里,摘了好些新结的蔬菜,去了村里的小学。

许晗和乔奶奶会轮流送菜过来,学校的门卫和她也熟了,跟她笑眯眯搭了两句话,放她进去了。

许晗信步走到学校食堂,朱阿姨和另外几个做饭的阿姨正在清洗餐具,看到她过来,朱阿姨擦干了手过来,笑眯眯地问:“怎么你今天这个时候有空过来?”

许晗提了提手中的袋子:“家里的这些菜能吃了,给你们食堂送点过来。”

朱阿姨看她手中的袋子,提了满满一袋的各类蔬菜,忙接过来:“难得你这么惦记我们,这么多,很重吧?”

“不重,”许晗冲她笑了笑,见旁边没什么人,压低声音说,“朱阿姨,你们这边的蔬菜供应,是不是有谁的关系的?”

朱阿姨一下明白了她的意思,她和许晗也算熟了,便不瞒她说:“是我们这边一个年级主任的找来的,应该是亲戚,说实话,我都不喜欢他们家的蔬菜,仗着我们这边村里面没什么供应,给的都是那些不好的,以前还一周会送两次,现在都是每周一清早送过来,有些菜放一周都不新鲜了。”

“这样子啊,”许晗心里有了计较,“我家的蔬菜还挺多的,而且每天可以新鲜供应,您看如果我想来做这个供应商,应该去和谁商谈比较合适?”

“我们食堂是副校长在管,不过,”朱阿姨小声说,“他那边应该有吃一些好处,如果你想……恐怕也要准备。”

这么一点蔬菜供应还能吃好处,许晗也是服气的,她想了想,对朱阿姨说:“朱阿姨,你帮我个忙,这样”

东阳小学的校长姓邱,已经不年轻了,做了一辈子的教育者,心系学生,呕心沥血,桃李满天下,因为兢兢业业地为学生付出了那么多年,当初还上过本省电视台。

这天中午,下课后,他照例去学校的食堂吃饭——他们学校有设教师食堂,其实就是一张圆桌大家围一起吃午饭。

他们学校教职工就10个人,挤挤就坐下去了。

今天中午的菜是肉片炒青椒、牛肉炒荷兰豆、炖肉、拍黄瓜,还有个汤没上来,不知道是不是邱校长人老眼花,他觉得今天的菜卖相比平时好。

别的老师等他坐下来了,才开始都筷子。

“哇,今天食堂换阿姨了吗,菜怎么这么好吃?”

“我尝尝,唔,真的,这个拍黄瓜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拍黄瓜了。”

“我最讨厌吃青椒了,但今天的青椒香味诱惑我吃了一口,好像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了!真香。”

刚开吃,邱校长就听到一桌子的老师叽叽喳喳地讨论今天的菜,都在兴奋地惊叹今天的菜好吃,看他们那个兴奋劲,仿佛他们吃的不是普通的家常菜,而是在吃山珍海味。

邱校长扶起筷子,自己也尝了一口,发现今天的菜竟真的比平时的好吃很多!

非要形容的话,就是他们原本吃的是一般食堂师傅做的菜,忽然来了个国宝级别的大师给他们做了一顿饭一般,高下立见。

邱校长把菜吞下去,问:“我们学校食堂炒菜阿姨换人了?”

“没有呢,是菜的原因,”朱阿姨端了盆西红柿蛋花汤进来,笑着说,“今天的菜是给我们学校提供青菜的那个人家送的,他们家蔬菜种的多,吃不完,就送给我们食堂了好多。”

“这样,”邱校长点头说,“这到底是自家地里种出来的菜,比温棚种的就是好吃很多啊。”

其他老师也附和。

朱阿姨把热腾腾的蛋汤放下,笑着说:“可不是,孩子们都说今天的菜特别好吃,平时都要剩很多饭,今天都吃光了。”

“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