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偷吃

许晗去找乔奶奶问问这是谁家的地,如果可以的话,反正他们也用不着,干脆租下来种菜,能让自家的地不荒废还有钱收,对方肯定也是愿意的。

结果出乎许晗意料,那块地竟是他们家的。

“我们这比较亲的一房人,本来好几块公共的地,大家为了种地方便,就各自分了一块,谁知道你爸妈去了后,你的新德堂叔看我一个老太婆胆小好欺,非要说这块地他们家也有份,让我不准私自占有,我每种一次东西,他们就过来拔掉一次,来来去去闹了好几场,我也懒得折腾,就荒废了。”

这么会欺负人。

许晗从乔晚晴的记忆里,依稀也知道他们家一房人合不来,连表面关系都不维持了。

以前乔晚晴的父母还在时还好,后来她父母意外走了,乔奶奶不孕,没孩子给她撑腰,只有个养女远嫁了,老公去世,自己又生性懦弱,这些人就越发光明正大地欺负她,占他们家的便宜。

许晗问:“那他们不让我们种,自己为什么不过来种?”

“他们家儿子赚了钱,一家人都搬到镇上去住了。”

“那他们人都搬走了,占那么多地干嘛?而且我们种了,他们镇上也看不到啊。”

“村里有人会给他通风报信的,”乔奶奶叹了口气说,“人心就是那样,就算用不着,也要争着,不让你好过。”

许晗若有所思地点头,果然一个地方的人再淳朴,也肯定会有人心好坏贪奢之分,无可避免的。

不过么,许晗又问:“那我们有这块地的地契或者使用证一类的吗?”

“有土地所有权证,但不顶用,人家又不跟你讲道理。”

“谁跟他讲道理,”许晗冷笑一声,“奶奶,明天你去买点百草枯,我们把地开发一下,用来种菜。”

乔奶奶还想说什么,但见许晗成竹在胸的样子,并没多话了。

她虽然之前一直和乔晚晴处于不熟状态,但乔晚晴的变化她也看在眼里,总感觉乔晚晴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但真的变了又如何,她跟现在的乔晚晴更相处地来,又何必去在意她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块地并没有荒废很久,土质还不错,用百草枯把杂草除掉后,二人又担了点猪粪、鸡粪等农家肥过去,再请了村里用机器犁地的人帮忙把地翻了一遍,把农家肥都翻到泥里面去。

弄好之后,许晗并没有急着规划种什么,而是用水管把泥土浇透了,再把地里比较劣质和密集的青菜拔了一篮子,和乔奶奶二人一起花了个把小时的时间,把地种满了青菜。

看着满地不怎么讲究歪歪斜斜的青菜,许晗满意地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接下来,就等着鱼儿上钩了。

洗干净手,许晗先去房间看口口,口口还在睡觉,两只小手握着小拳拳举着放在头两侧,酷似顾晏卿那张削薄轻抿的唇此刻撅着,肉嘟嘟的脸鼓起来,让人想忍不住戳戳。

无良妈许晗就那样做了。

口口不舒服地动了动。

许晗觉得好玩,坏心眼地又戳了下。

睡梦中的口口不堪其扰地撇开脸。

玩上瘾的许晗笑出声来,伸手再戳了两下,口口被这无良妈闹得小嘴一撇,大有要哭醒的姿态,许晗才笑眯眯地拉了拉他的被子放过他。

可当她正准备出去时,听到口口的身下传来“吥”地一声拉长响声。

许晗:“”

——这声音许晗并不陌生,分明就是口口小盆友拉大的时候偶尔会发出的声音。

遭报应的许晗认命地把他抱起来,给他擦洗换纸尿裤。

处理完口口后,许晗看时间尚早,决定做个肠粉吃。

前几天收拾屋子的时候,乔奶奶收拾出一扇石磨,是家里用来磨豆花和豆腐的,许晗突发奇想可以自己做肠粉。

许晗以前上大学时,特别爱吃学校门口的一家肠粉店,那个东西她家乡没有,第一次吃的时候被惊艳到了,觉得这简直是世间少有的美味。

唯一的缺点就是那店生意太好,经常要排队。

许晗有研究过肠粉的做法,最传统的做法中,米浆需要把粘米用水浸泡一个小时,泡发后用石磨磨成米浆,这样蒸出来的肠粉,要比用粘米粉用水兑成的浆劲道很多。

浆是乔奶奶帮忙磨的,因为她身娇力弱,根本推不动石磨。

许晗自己把瘦肉剁成肉糜,切好葱花,调制肠粉的蘸料。

其实肠粉好不好吃,诀窍全在米浆和蘸料上。

米浆不能太水也不能太干,水多做出来成不了型,水少很硬,还要加适量的澄粉和红薯粉,这样做出来q弹嫩滑。

而蘸料,则因口味而异,许晗按照学校门口的那家口味调的,毕竟是记忆中的味道。

花生油下锅烧热,再把蒜蓉和葱头爆香,加一把小虾仁炒香后,加入生抽、耗油、盐、白糖和水等按比例调成的酱汁,大火烧开,再加点水淀粉勾芡,这样做出来的酱汁咸鲜味浓郁。

领导大手一挥,给他们学校建了个食堂,并且拨了餐费补贴下来——孩子们吃午饭都免费。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村里的小学都办不下去,大家都望子成龙地把孩子送镇里甚至是城里去学习,而他们东阳小学则还人丁旺盛的原因。

这位阿姨姓朱,就在小学的食堂工作,和乔奶奶是同一个村嫁过来的,据说家还很近,所以关系不错。

许晗听完她的陈述,有点惊讶:“还有这回事?”

她只知道那些菜很鲜甜很好吃,但还不知道能让小孩子们变得爱吃蔬菜。

她到底生了个什么绝世大宝贝!

“对啊,我给他们烧了几年的饭,也是第一次见到,不过你们家的蔬菜确实比我们在市面上买的好吃,都是你家自己种的?”

“是的,本来种来自己吃,吃不完的就拿去卖了。”

“可我听说你们不是才回来小半个月吗,怎么蔬菜都种出来了?”

许晗知道大家对于他们家菜长得快肯定会有疑惑的,说辞都已经准备好了。

“不瞒朱阿姨说,我大学是学的是农业种植,专门研究种菜这一块的,所以知道怎么种菜,才能长得又快又好,还鲜嫩好吃。”

“那,是不是肥料农药什么的打得特别多,那不行啊,长得好是好,但吃了对身体不好。”

“不是的,我用的都是农家肥,一点肥料农药都不打的,”许晗一本正经地胡诌,“其实种菜很多科学在里面的,农家肥用的量,施肥的时间间隔,土壤的湿度、酸碱度、松紧度,以及菜种的挑选等等,都和菜的成长息息相关。”

许晗见朱阿姨被她唬得一愣一愣的,继续说:“不然你看我一个大学生,好好的干嘛回家里来种田,我去城市里温棚种,不仅种的多,销的地方也多,这里种点菜都没人买。”

朱阿姨似乎被她说服了,又笑了笑说:“这读过书的,到底和我们这些只会盲种的人不一样。”

许晗:“是啊,而且科学研究证明,买的那些肥料,远远不如我们农村的农家肥,你看我们家的菜长得快、好吃,都是农家肥的功劳。”

“难怪,”朱阿姨一脸疑惑被解开的样子,“估计镇上卖的就是肥料埋大的,没你们家的好吃,小孩都不爱吃。”

说到这里,朱阿姨笑道:“你不知道,这些小孩精得很,平时都不爱吃青菜,我也是第一次见他们吃光了还回头找青菜吃,我本以为是炒的好吃,第二天我用同样的办法炒了另外一家买的,他们又不爱吃了,我才知道是你们家的特别好吃。”

许晗闻言很骄傲,毕竟这是她便宜儿子的功劳。

想了想,许晗突然灵光一闪,有了个主意。

他们村只有这么一所学校对蔬菜的需求量大,如果她能把绿叶菜供应拿下来,虽数额不大,但也积少成多,一个月也大几百块呢。

也是笔不小的生意了,而且比拿到集市上卖方便多了。

想到这里,许晗说:“朱阿姨,我们园子里种了很多这个绿叶菜,吃也吃不完,你看看学校食堂那边有没有需要,我这边可以供应的。”

“可以啊,”朱阿姨一拍大腿,“我们食堂的菜都是镇上那边送来温棚种的,一个星期送一次,青菜根本放不了那么久,我们的校长又要求午饭必须有青菜,学生才能营养均衡,你能提供过来刚好。”

许晗点头,笑着说:“那就这样说定了?”

朱阿姨解决了一个心头大事,也很高兴:“成,以后你每天早上送过来,如果没法送或者没法供应,提前一天跟我说,钱的话每个月月初结,可以吧?”

学校离他们家不是很远,走路10分钟就到了,许晗说:“没问题的。”

朱阿姨临走,许晗很上道地送了她一大把的蔬菜,朱阿姨也没客气,笑眯眯地走了。

鸡毛菜只是个试验田,许晗又把种的菠菜、生菜等培育起来了,好不重复供应给学校。

这件事给了许晗莫大的鼓励,同时给了她灵感,她或许可以种更多的菜,把学校的整条蔬菜供应链拿下来?

不知道口口的灵尿,对于反季节菜有没有用处。

乔奶奶刚刚听她们在那里有来有往地谈供应菜的事情,等朱阿姨走后,她才有点犹豫地问许晗:“你这是打算长期呆在家里?”

许晗点头:“我发现家里挺不错的,先住着吧。”

这里民风淳朴,带着反派小盆友在这里种田,让他一心一意地做个普通人,好好教导,除非口口真的天生恶人,不然也长不歪。

不然想想他以后那些作为,特别是拔掉自己亲生母亲氧气管这种骚操作,作为妈的许晗就瑟瑟发抖。

而且,她喜欢这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园生活。

乔奶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有多问。

这天,把口口哄睡后,许晗去田里摘了两个生菜回来,准备中午做生菜卷吃,她刚打开院子的门,发现已经有人等在院子里了。

而散养在院子周围的鸡、新买的小鹅苗,看到她手里的菜,都飞快地跑过来,围在她周围。

——不仅仅是学校的小朋友,他们家的这些家禽,都非常爱吃菜叶子,每次她从菜园子里摘了菜回来,这些小东西就会兴奋地围过来,等她把菜叶子择给它们吃。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菜虽美味,却没有“鸡长快”一类的效果,小鸡崽长得并不比别人家的快。

“乔小姐。”院子里的人看到她进来,客气地跟她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