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第九十七章

诸子百家学说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李思的心愿便是能吸收百家之精华,尽其所能地接纳百家思想。

所以她并不热衷于参与学派间激烈的争辩,而是融合他们中的道理见底,自己才好有更深的理解和主张。

接下来荀卿要在众学子中挑选六名儒家代表,以应战别派学说之智者。

韩非自是在其中,荀卿又很快挑选出另四名杰出的弟子,剩下最后一个席位犹豫不决。

“夫子,非认为李思贤弟能当此任。”韩非举荐了李思。

“李思年纪还小,学识尚浅,虽有点小聪明,恐不胜任。”师兄张苍反对道。

在韩非来桃李山庄之前,张苍大概就是荀卿最以为骄傲的弟子,能言善辩、博学多才,在历法、算学方面皆为精通。

但韩非来了之后,张苍明显感觉自己被荀老夫子冷落了,他跟了荀子两年多,竟不及才来山庄不到三个月的韩非。

张苍心里是极为不服气的,认为韩非是仗着韩国公子的身份,才力压了他一头,当然他更加看不顺眼韩非那个名叫李思的室友。

韩非听张苍这么一说,便谦逊道:“但听夫子安排。”

荀卿捋了捋胡须,他非常喜欢李思的聪明,觉得应当给少年机会:“好,就李思吧。”

“唉。”只听张苍颇为不满地长长叹了口气,会耍聪明的黄毛小儿也能因韩非的关系,得到荀卿如此看重。

于是翌日,荀卿将六位选中的学子召集过来嘱咐。

李思年纪最小,主动与几位师兄打招呼,到了张苍这儿,张苍冷眼瞥了瞥李思,不予理会。

原来他就是那个活了一百多岁的张苍啊,李思心里过了一遍:张苍效忠于秦,做了御史,后来又投靠了起义的刘邦,做了西汉丞相,以年龄熬过所有人,成为人生赢家。

见张苍态度不太友好,李思也就不贴上去找不愉快,走在自己的位置上。

李思对张苍也没什么意见,大概就是师兄看见师弟名声比他高,心里不平衡罢了。

这位张苍也算是古代的科学家、数学家,矫正《九章算术》是为后世数学做了巨大的贡献。

但张苍的私生活,咳咳,那就不好说了,活了一百多岁,妻妾达百人之多。

按照李思的理解,今天荀卿的目的就是除了日常功课听学之外,让他们六人成立特训班,张苍为班长,他们在接下来四个多月时间里,得了解别派学说,进行学术辩论。

李思心里暗喜,这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她也正好学学百家的思想,不懂之处可请教韩非以及几位师兄。

张苍虽不喜欢李思,但在大局面前,对事不对人,李思表现可圈可点,他也没有刻意为难。

夏去秋来,临近学派辩论赛,别家纷纷派出来最出色的学子,陆续来到桃李山庄。

李思自告奋勇,与王仲一同负责接待别门学子,她想更深入地了解那些学派学说,这对李思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最先抵达桃李山庄的,是兵家破具盛名的学者——项渠,楚国名将项燕长子。项燕家族世代为楚国将领,乃楚国军事顶梁支柱。

高大威猛的项渠带着他的几位师弟来到桃李山庄,李思拱手与他们招呼,项渠不出名,可他的儿子楚霸王项羽是赫赫有名。

订阅比例不足随机显示防盗章,48小时后可看,请支持晋江正版哦搭起简单的三角木架,生火后,李思用小刀削好木枝,串了鱼熟练地烤着。

韩非做了个手势,让小马夫崔宁也坐来火堆旁。崔宁是个与李思年龄相仿的少年,长得眉清目秀,李思把串好的鱼各递了两串给他们。

“就像我这样子,慢慢烤,不时翻翻面。”李思教着他们。

李思烤鱼的动作十分熟练,掌握火候也挺纯熟,手上拿起调料小瓶放料,她早有准备,在马车上备了调料瓶。

烤鱼发出诱人的香味,崔宁笑眯了眼对李思道:“你懂的真是不少。”

“以前跟爹爹上山捕鱼,爹爹教的。”李思这么一说,倒是有点想念家人了。

“我爹也没教我什么,就教了我养马驯马。”崔宁双眼直勾勾盯着香喷喷的烤鱼。

李思专注烤鱼,也没经过大脑深思,嘴上就嘀咕着:“我们爹嘛,都是普通人,还是韩兄的父亲霸气,乃一国之君。”

韩非未接话,拿着烤鱼的手微微颤抖了下,他并不是很愿意提起当今的韩王。

虽为韩王之子,但韩非不受韩王喜欢,父子两人关系僵硬不和。韩非连想见上父王一面都难,他奏请韩王的书简更是被无暇理睬。

若是说楚国败在了顷襄王的手上,那么韩国就是败在了桓惠王这儿,这位韩王似乎热衷于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长平之战,就是因桓惠王而引发的,导致东方诸国再无一国能抵抗强秦。

韩国地理位置太劣,一直以来就在各强国之间艰难生存,尤其是秦国东出函谷关,面临的便是韩国境地。

桓惠王刚即位不久后,无视秦国的虎视眈眈,偏偏一意孤行要去远征素无威胁的燕国,消耗国力,更是让秦国有机可乘。

秦强韩弱,为了息事宁人,桓惠王便割地求和,将上党郡献给秦国。可上党郡的官员拒不肯降,与韩国断绝关系,投靠了赵国。

赵国孝成王欣然接受了上党郡,自此秦、赵大战爆发,对峙数年后,赵王用赵括换掉名将廉颇,于长平大败。

李思和崔宁你一言我一语地搭话,韩非面色冷沉,一字不语。

“韩兄,你的鱼该翻面了,烤糊了!”李思见韩非神色恍惚,提醒道。

“哦,是啊。”韩非回过神来,摆弄手中的烤鱼。

“韩兄,你拿我的烤鱼,可以吃了。”李思跟韩非换了手上的烤鱼,再加调料。

真香,韩非顾不得烫,尝了一口,连连称赞:“贤弟手艺真好,好吃。”

李思心里美滋滋的,得到韩非这样的高才赞赏,无论是哪方面,都总觉得自己很优秀。

三人吃饱后,崔宁喂马,韩非与李思就在山林里漫步走走。

李思手里拿着一支长长的树枝,在泥土上写字,她写的是简体汉字“韩非”“李思”。

小时候家里缺钱买笔墨竹简的话,李思就会拿着树枝在土壤上写字练字,也成了一种习惯。

“这是什么字,怎么从未见过?”韩非疑惑问。

“是我们的名字啊。”李思手欠一抖,心血来潮地画了个爱心,把他们的名字的框了起来。

事后李思每每想起,都可以对天发誓,她绝不是故意的,也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