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还未来得及细想,只听嬴政又道:“寡人听闻你会变戏法儿,很有趣。”
“愿为王上排忧解闷。”李思欠了欠身道。
“那就表演来看看吧。”嬴政目光冷冽。
于是李思、孟玉开始表演各种小魔术了,什么“偷天换日”“无中生有”“移形换位”,李思给它们取了个好听的名字。
大殿上的宦官宫女们都看得兴致勃勃,目瞪口呆,而秦王的目光却是淡淡的,似乎对这些魔术也没有太浓厚的兴趣。
李思卖力地表演着,秦王面无表情地看着,李思觉得这种状态很不正常,作为一个从来不知魔术为何物的君王,深处宫闱,看到这样的表演不该是龙颜大悦很高兴吗?
这秦王也太没情趣了,居然连魔术都吸引不了他的目光。
李思表演完之后,整个内心都是处于失落状态的,感觉自己的表演并未得到秦王的认可欣赏,或者说秦王不喜欢看魔术。
“表演得很好,寡人很喜欢,你就先留下来吧。”嬴政淡淡道。
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李思惊呆,这秦王完全不按章法出来,违心夸她的魔术很好?
又或者是……秦王是喜欢看的,但面色冷淡,所以看不大出来?
“大王赏识,草民之幸。”李思懵了。
“留在伶人馆,想点新奇花样给寡人瞧瞧。”嬴政又道。
这样就能留在咸阳宫了?李思心中存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是一时间又未深思细想。
秦王话刚落音,旁边一位宦臣拱手道:“王,此人乃楚人,未经查明身份,不得留在宫中啊。”
嬴政眯了眯眼,顿时目光冷寒,脸色阴沉下来,这宫里他连开口说话留个人都做不了主?
“寡人之意,岂容贱奴多嘴。来人啊,拖下去,杖毙!”嬴政压低了嗓子。
“……”李思身子一僵,那宦臣就劝了句话,也是为秦王安全着想,这秦王就直接唤侍卫拖下去给打死了?
“今日寡人也累了,孟勤,你来安排吧。”嬴政站起了身,指了指李思,侧身离去。
嬴政离开了大殿,李思还愣在原地,总算明白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的意思。
孟勤看出李思、孟玉心中的疑惑,做了个手势,出去再慢慢说。
“那个宦臣是相国派来在大王身边的,大王早就想找个借口把他遣走,可他太过小心谨慎,几乎没有错可挑剔。”孟勤告诉李思,这个宦臣平日里把秦王的一举一行,都汇报给吕相国,秦王心里积怨已深,所以就……
秦王表面对吕不韦“尊敬有加”,实则于公于私对其恨之入骨,吕不韦在公把持朝政,又与赵太后有私情,嬴政天生傲骨,哪里甘于做这样的傀儡。
订阅比例不足随机显示防盗章,48小时后可看,请支持晋江正版哦凶汉们一惊,周围围看的百姓们也是一惊,不知李思乃何身份,不过听着语气像是大人物似的。
“你是什么人?”为首的壮汉问。
“先把你的脚移开!”李思拔出了腰间的佩剑,指着那人道。
壮汉仔细看了李思的剑,这剑打造精良,绝不是普通人可以使用佩戴的,再看李思这气质,昂首挺胸,目光冷冽,像是很有身份的人。
“……”壮汉不知李思来历,忽而有些心虚,就移开了踩着那小哥的脚。
“把那小娘子也放了,休得为恶!”李思用命令的语气道。
凶汉们面面相觑,都想着这李思是什么来历,其中一个人反应过来:“听这口音,你不是秦人,是楚人!”
“报上名来!”对方有所警觉,若是咸阳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应当认识才是。
“尔等若是不知悔改,那就休怪我不给面子,相国勤政爱民,必不容得尔等放肆!”李思得给吕不韦戴高帽子才是。
这些汉子个个都是高手,李思那点皮毛剑术哪里是他们的对手,也只能装装样子吓唬他们。可人家毕竟在吕门混了这么久,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哪里会被李思的三言两语给唬住。
“主人。”孟玉疾步走上去,朝李思屈身行了大礼,“纲成君还等着主人,还请勿耽误了时辰……”
听到孟玉口中的“纲成君”,凶汉们个个脸色惊变,纲成君蔡泽任在秦昭王、孝文王、庄襄王、新秦王四朝连任要职,连相国都得给他几分薄面。
这位锦衣少年是蔡泽的客人,想来身份非比寻常……若是这少年当真也能见到相国,并在相国那儿告他们一状,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这吕家食客怂了,想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兄弟们也是喝多酒了,开个玩笑。既然有贵人替他们说情,那就给贵人个面子,放了他们。”
“都散了散了,有什么好看的?”为首的壮汉转过身去,灰溜溜走掉,其他人也跟着走了。
妹子流着眼泪扶起了躺在地上被痛殴的小哥,难过地叫了声:“哥——”
“不碍事,小伤。”小哥面露轻笑,站起身后朝李思大拜,“小生赵高,多谢恩公相助。”
“举手之劳,不必言谢。”李思一手负在身后,学着以前韩兄的姿态模样,看着真像是公子的气质。
不对啊,李思好像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生赵高。”小哥又道,“这位是舍妹赵灵,谢恩公相救。”
“谢过恩公。”赵灵一双灵动清澈的眼眸,凝视着李思这个英气小伙,微微抿唇,面露娇羞。
赵高,赵高……李思心里叫着这个名字,他该不会就是后来和自己狼狈为奸,篡改秦始皇遗命,逼死公子扶苏的那个赵高吧。
说实话,李思对这个名字是有阴影的,毕竟最后秦国第一相李斯也是死在了赵高手上,赵高还弄死了秦二世胡亥,可谓是拿的遇神杀神的无敌剧本啊。
要说始皇和李斯,这俩货虽然也被后人抹黑,但总体上都是承认君臣二人功绩卓越,功在千秋……可赵高那厮就没什么好名声了,秦国覆灭那么快就因为赵高作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