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六十一章

李思端详着宋玉这完美得无可挑剔的面容,不料失了神,也失了礼,荀卿只得咳嗽了好几声,才让李思回过神来。

“初见兰陵令风采,李思失礼了。”李思忙道。

“哈哈哈,无妨无妨。”宋玉笑了,大概是这些年来,他已经习惯了世人看他面目的眼光。

“李思是上蔡郡人,韩非的师弟,很聪明。”荀卿向宋玉这么介绍了李思。

“小兄弟也请随非公子入座吧。”宋玉见韩非、荀卿都对李思很为看重,自然也不会小瞧了李思。

韩非、李思脱鞋入座,用现代的说法,就是坐在榻榻米的软垫上。

“此次前来拜访荀卿,实则是宋玉有惑求解。”宋玉直言,他知道韩非聪慧无双,所以也想听听韩非的意见。

宋玉遭受政敌排挤,来做了这个兰陵令,同僚给他使绊子,要他一个月为期限,戒掉兰陵人的好赌。

兰陵本就是楚国有名的赌城,在这儿无论是富商官员还是百姓,都喜欢喝酒赌钱,风气奢靡。

宋玉做这个兰陵令,全郡戒赌自然是要做的,但一个月期限太短,完全改变喝赌风气根本不可能完成。而宋玉知道,身后有很多双眼睛正盯着他,等着看他出丑。

那些人将宋玉赶出楚都朝堂还不够,恨不得让他永远不出现在眼前。可宋玉性子倔强,这点跟他的老师屈原一样,不愿碌碌无为地苟活。

韩非、李思听闻宋玉的求助后,皆陷入了沉思,要想在短短时间内要全城人戒赌,这的确是件很困难的事儿。

但是再困难,也不意味着做不到,李思眯了眯眼,她绞尽脑汁想着办法,希望能帮宋玉渡过难关。

“唉——”荀卿深深叹了口气,年事已高的他早就看透了官场阴暗,所以调整心态在这儿做了教书先生,“这件事,老夫怕是有心无力。年纪大了,只想过几天安稳日子。”

在场众人一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李思身上。

凶汉厌恶地盯着李思,见她穿得有模有样:“小儿,别多管闲事!”

“如此胡作非为,伤天害理,有辱相国盛名。待相国回府之后,我必当禀明相国,将尔等严惩不贷!”李思高冷道。

凶汉们一惊,周围围看的百姓们也是一惊,不知李思乃何身份,不过听着语气像是大人物似的。

“你是什么人?”为首的壮汉问。

“先把你的脚移开!”李思拔出了腰间的佩剑,指着那人道。

壮汉仔细看了李思的剑,这剑打造精良,绝不是普通人可以使用佩戴的,再看李思这气质,昂首挺胸,目光冷冽,像是很有身份的人。

“……”壮汉不知李思来历,忽而有些心虚,就移开了踩着那小哥的脚。

“把那小娘子也放了,休得为恶!”李思用命令的语气道。

凶汉们面面相觑,都想着这李思是什么来历,其中一个人反应过来:“听这口音,你不是秦人,是楚人!”

“报上名来!”对方有所警觉,若是咸阳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应当认识才是。

“尔等若是不知悔改,那就休怪我不给面子,相国勤政爱民,必不容得尔等放肆!”李思得给吕不韦戴高帽子才是。

订阅比例不足随机显示防盗章,48小时后可看,请支持晋江正版哦今天上完课后,学子们三三两两去食堂吃饭。

他们私下讨论的一件事,就是兰陵令新官上任这码事。

“喂,你们听说了吗?”孟玉端着食盒凑到李思、韩非的这桌来,“这位兰陵令可是大有来头,是才貌惊艳的宋玉啊。”

李思还没反应过来,王仲抱着食盒坐到孟玉身边:“当然听说了,大伙儿都在说这个呢。”

“宋玉是?”李思愣愣问。

孟玉淡淡瞥了一眼李思:“宋玉你都不认识啊,他可是你们楚国赫赫有名的人才,做过议政大夫,写过《风赋》《神女赋》的那个宋玉啊。你要是没读过这些书,总读过他那篇《登徒子好色赋》吧。哈哈哈。”

听《登徒子好色赋》,经孟玉这么一提醒,李思明白过来了,就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与潘安齐名的那个宋玉啊。

宋玉原本是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来到楚国,为屈原之后学。

所谓的“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可是因宋玉而来的典故,他八岁就随屈原入鄢郢。

要说这个宋玉啊,官途本是一片阳光,十七岁做了顷襄王的文学侍臣,后为大夫,二十一岁与庄辛联手平定楚大夫昭奇叛乱,为议政大夫。

“喂,宋玉本是议政大夫,深受楚王赏识,可后来怎么就一直被贬官,以至于沦落为兰陵令呢?”孟玉百思不得其解。

王仲摇了摇头,这些楚国朝政上的事儿,他哪里懂,王仲的目光落到韩非身上:“韩兄,你是不是略知一二?”

韩非一直细嚼慢咽吃着饭,听他们讨论宋玉之事,也没有多话。

“宋玉做议政大夫不久后,秦国名将白起引蛮河水,用长渠攻陷楚都,顷襄王被迫迁都。那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楚臣屈原投江自尽。宋玉是屈原的弟子,遭受朝政排挤……”韩非目光冷沉道。

“哦?原来还有这么个道道啊。”孟玉点了点头,开怀大笑起来,“我们名将白起可不就是战神,略施小计就攻陷了楚都。”

孟玉话刚落音,王仲带着愤怒的目光盯着他:“就你们秦国不是东西!四处为祸害!”

“话不能这么说啊,我先秦原本就被你们中原各国看不起,如今一方霸主,你们倒是眼红起来。”孟玉冷哼。

见这二人争吵起来,李思忙从中圆和:“好了好了,我们都是来这儿念书的,都是朋友,不涉国政冲突。”

孟玉脸色气得发青,端着食盒冷冷走开,不再理会王仲。

要说如今天下局势就是赵国与秦国对峙得厉害,战国时代最大规模的长平之战中赵军惨败,此后赵国已再没有能力与秦国对抗。

赵国人王仲虽把孟玉当做朋友,但只要一提到两国冲突,瞬间记起旧怨,两人就是各自看着不顺眼。

“子轩兄,你也不能小气了啊,人家孟玉人挺好的。”李思觉得王仲不该出言辱秦。

“李思,你是楚国人,你们楚国深受秦国之害,怎么反而帮秦人说话?”王仲还在气头上,抱着食盒也闷闷不乐地走开了。

李思无奈叹了口气,想来王仲、孟玉也不是小心眼之人,今日争两句口角,明天应该就和好了。

“韩兄,你也厌恶秦国吗?”李思忽然很想知道这个答案,她侧头看向韩非。

在提到宋玉这个话题后,李思见韩非一直严峻着脸。

“我不讨厌秦国,相反,很敬重秦人。”韩非低下了头,抓紧了手里的拳头,他讨厌的是自己,眼见韩国弱小却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