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菊花本就是他种给李思看的,韩非声音微微颤抖:“好,明日你选一盆带走。”
韩非回到他的屋子,关上了门……
李思坐在木登上,双手捧着水杯发愣……
良久之后,她长长抽了口气,轻声自语:“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韩兄,来日相见吧。”
求学三年,今年她已十六,该是打拼奋战仕途的时候了。
布衣之身,纵使天资过人,聪慧绝伦,也没有人会料得到她将有多辉煌的未来,将创造这个时代多少的奇迹。
“你就是李思?”嬴政凌厉的目光看向神色自若的李思。
“回王的话,草民名叫李思。”李思答道,听来秦王的声音挺好听。
“逝者如斯夫的斯?”嬴政又问。
这话问得好生奇怪,李思愣了下,道:“是三思而后行的思。”
秦王为何这么在意她的名字?既然秦王已在孟勤那儿得知,她名叫李思,为何还问是不是“李斯”二字?
李思还未来得及细想,只听嬴政又道:“寡人听闻你会变戏法儿,很有趣。”
“愿为王上排忧解闷。”李思欠了欠身道。
“那就表演来看看吧。”嬴政目光冷冽。
于是李思、孟玉开始表演各种小魔术了,什么“偷天换日”“无中生有”“移形换位”,李思给它们取了个好听的名字。
大殿上的宦官宫女们都看得兴致勃勃,目瞪口呆,而秦王的目光却是淡淡的,似乎对这些魔术也没有太浓厚的兴趣。
李思卖力地表演着,秦王面无表情地看着,李思觉得这种状态很不正常,作为一个从来不知魔术为何物的君王,深处宫闱,看到这样的表演不该是龙颜大悦很高兴吗?
这秦王也太没情趣了,居然连魔术都吸引不了他的目光。
李思表演完之后,整个内心都是处于失落状态的,感觉自己的表演并未得到秦王的认可欣赏,或者说秦王不喜欢看魔术。
“表演得很好,寡人很喜欢,你就先留下来吧。”嬴政淡淡道。
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李思惊呆,这秦王完全不按章法出来,违心夸她的魔术很好?
又或者是……秦王是喜欢看的,但面色冷淡,所以看不大出来?
“大王赏识,草民之幸。”李思懵了。
“留在伶人馆,想点新奇花样给寡人瞧瞧。”嬴政又道。
这样就能留在咸阳宫了?李思心中存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是一时间又未深思细想。
秦王话刚落音,旁边一位宦臣拱手道:“王,此人乃楚人,未经查明身份,不得留在宫中啊。”
嬴政眯了眯眼,顿时目光冷寒,脸色阴沉下来,这宫里他连开口说话留个人都做不了主?
“寡人之意,岂容贱奴多嘴。来人啊,拖下去,杖毙!”嬴政压低了嗓子。
“……”李思身子一僵,那宦臣就劝了句话,也是为秦王安全着想,这秦王就直接唤侍卫拖下去给打死了?
“今日寡人也累了,孟勤,你来安排吧。”嬴政站起了身,指了指李思,侧身离去。
嬴政离开了大殿,李思还愣在原地,总算明白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的意思。
孟勤看出李思、孟玉心中的疑惑,做了个手势,出去再慢慢说。
“那个宦臣是相国派来在大王身边的,大王早就想找个借口把他遣走,可他太过小心谨慎,几乎没有错可挑剔。”孟勤告诉李思,这个宦臣平日里把秦王的一举一行,都汇报给吕相国,秦王心里积怨已深,所以就……
秦王表面对吕不韦“尊敬有加”,实则于公于私对其恨之入骨,吕不韦在公把持朝政,又与赵太后有私情,嬴政天生傲骨,哪里甘于做这样的傀儡。
“我今日看大王对我们的魔术表演不感兴趣,可又毫不犹豫地留下了李思贤弟,这为何解?”孟玉问出心中困惑。
孟勤摇头:“这,我也看不透。别看大王年纪尚小……深不可测啊。”
这嬴政不过才十五岁,就表现得如此深沉,喜恶不形于色,李思越想越是纳闷,尤其是那句他问她的名字。
秦王的一句话,李思留在了宫里,孟玉如释重负地出宫回廷尉府了。
原本普通的伶人都是住在十人一间的大房间,孟勤借口说秦王很喜欢眷顾李思,就让伶官给她安排了小单间。
“以后你在宫中当职,混口饭吃,也讨大王高兴。遇到什么难事,可来找我。”孟勤热忱道,“孟玉的贤弟,也就是我的贤弟。”
“多谢孟大哥。”李思笑道。
小可爱,因为你的订阅比例不足一半,48小时后恢复正常可看。孟玉、王仲都被李思这脸色、语气给吓住了,平日李思乐呵呵很容易相处,怎么今天就变得如此不通情达理。
小厅里正在看书的韩非也因李思这话而抬起了头,他见李思如此排斥,应该有她的原因,便道:“王兄、孟兄,你们睡我那屋吧。”
王仲深感疲惫,只想好好休息,听韩非做了让步,拱手:“那就多谢韩兄,打扰韩兄了。”
李思冷沉着脸,低头不语,孟玉扫视了众人,指着李思:“那韩兄这几夜就睡你那屋,我也先去打水休息了。”
李思自知方才言语有失,王仲不高兴了,可也没办法,她屋子里到底是还有些不能让他们见到的物件。
“贤弟这些日子忙着应对辩说会,是累了,好好睡一觉,明日心情会好许多。”韩非冲李思笑了笑。
“韩兄……”李思抿了抿唇,不知该如何对韩非解释。
“没关系,我就在这儿看看书,倦了就在这儿睡。”韩非坐在软垫上,一手撑着头,手肘靠在木桌上。
李思垂眸,韩非乃身份尊贵的韩国公子,她不过是一介草民,怎有让韩非让她之礼。可眼下,似乎没有别的办法,她乃女儿之身,不能让男子入她那屋,只能委屈韩非。
“多谢韩兄体谅。”李思最终就是动了动唇,眸光闪烁道。
韩非没有问起李思缘由,温文如玉点了下头:“无妨,别放在心上。”
他知道她为难,便不多问,李思心里一阵暖流而过。
李思回到屋里,夜里深了,她躺在床榻上辗转反侧,又是难以入眠的一夜。
不知道韩非在小厅里是否睡得安好,李思想来心里愧疚,披上外套打开门探头看向小厅外。
韩非坐卧在软垫上,衣衫穿戴整齐,背依靠着壁,手肘撑着木桌,手背撑着头,闭目睡了过去。
李思见状凝眉,轻轻抽了口气,回身拿起薄被,蹑脚蹑手走出屋子,将被子轻轻盖在韩非的身上。
淡淡的月光从窗外透进来,视线很暗,但李思的眸子里清晰映射出这张绝伦风华的面孔,轮廓是如此分明而俊朗。
李思呆呆凝视了几秒,她比平时看得仔细,而后转身回到房间,关上了门。
翌日清晨,李思如往常的时辰起床,她打开门望外面,其他三人竟都起来了。
每天早上韩非空暇时都在弄花,而孟玉与王仲无精打采站在院子里洗脸,不用说,这两人昨晚一定挤着睡得很不愉快。
“不成,还有好几日呢,我是一日也坚持不下去了。”孟玉摇头,对王仲道,“今天我去外面客栈订房间,晚上我们溜出去住。”
“这几日来兰陵的人尤其多,皆为看这场诸家辩说会的热闹而来,客栈房间供不应求,而且价格翻了好几倍。”王仲愁眉苦脸。
“无妨,现在还早,我立马安排人去订房间,我结账。”孟玉洗完脸后,摆了个优雅的姿势,打开了折扇,“如此韩兄与李思贤弟也能好好休息,就不打扰他们了。”
王仲乐了,忙将孟玉的折扇送递上去,为他揉肩按摩:“孟兄仗义!”
李思竖起耳朵听到这话,心中大石落下,太好了,如此也了此小小心结。
这个月,各派学子先后而到。诸子百家实则有上千家,形成百花盛开的繁荣局面,但颇具盛名的不过是几十家,而能发展为学派的也就只有十余家。
能与儒家相提并论的,便是道家、墨家、兵家,其次再是阴阳家、名家、医家、杂家等。
李思在请教兵家学者项渠后,又很快结识了道家吕清、墨家高渐离、名家公孙云、阴阳家公输远等人,皆是有才之士。
墨家是最后抵达桃李山庄的一批人之一。
李思眯着眼瞧了瞧这位背上背着一架古琴的年轻人,她只知道高渐离是个琴师,与燕太子、荆轲关系不错,没想到他是墨家学子。
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即爱人如己,反对攻战。
因此墨家的学子们和兵家的学子们每次见面后,都会争得分外脸红,前者憎恨发动战争者,后者认为天下纷乱不得已而以战止战。
高渐离冷面寡言,带着他的师弟们与诸学子拱手示意礼节,唯独漏掉了项渠等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这墨家学子倒是高冷啊。”孟玉拿着扇子冷声道,他捂住了大半张脸,不用说墨家一直仇视秦国,时常声讨“秦国之罪”。
“墨家学子擅剑术,你说话小心点,担心他们用剑刺你。”王仲调侃道。
孟玉眼瞳紧收,总觉得墨家学子对来自秦国的自己有敌意,于是就靠边站离他们远了些。
三大巨头同聚,也就是诸子百家中最为辉煌的儒家、道家、墨家。
两日后便是为期数日的百家辩说大会,诸家切磋学说,其意义就在于相互竞争,共同进步。
李思正在招待这些远到而来的客人,背后听到有女子尖声道:“这位小兄弟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看着倒是面善。”
这话的语气似乎另有所指,李思回过身看来,说话的人正是名家公孙云。
当李思对视上公孙云的目光时,感觉对方有种极强的压迫感震慑而来,她目不转睛盯着自己,仿佛要看穿什么似得。
“弟子谨记夫子提点。”李思明白夫子若有所指,秦相吕不韦的权力远在秦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