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她适应了一会儿,才看清聚集地外围内的景象,临近处坐落着平平无奇的几间海排屋,以竹木制的短小海排相维系,联结至远处更多更密集的排上屋舍。

四周冷冷清清,浑像是没有人烟,大家都不知道哪去了。

陶粟尝试着叫了几声,但没人应,她顿时紧张起来,理智告诉她房屋在这里,他们不会不回来,可身处陌生的地域,她内心的危机感下意识敦促她不得不小心。

顾家海排房地处外角,门前的水排连引两个方向,斜左及斜右,一眼望过去都被其他房屋遮挡,不知蔓延到何处。

陶粟踌躇着选了斜左的排道,一路往前走,边走边观望,她想着自己并不走远,只是出去看一看情况,若没什么收获就立刻返回来。

只要小心一点,想来并不会有事。

也正是在她出门后,斜右的海排道上隐隐出现人影,去聚集地中央分海鱼的海民们回来了。

顾家阿妈一早就等在斜右的海排拐角上专心张望,生怕自家孩子被少分了鱼肉,也正因此,被留下守候陶粟的她没有听到少女的呼喊,更没有及时发现对方的走失。

不远处,顾家兄弟俩一人扛着两箩筐新鲜海鱼大步沿海排往家赶,他们肩上的重量沉甸甸的,排道被压进了海水里,水花打湿他们的小腿,但两兄弟依旧走得稳健。

按照以往的习俗,分配海鱼本没有这么早,可前不久军舰上下来采买补给的士官透露出冬季要提前来临的消息。

因此聚集地上层考量再三,还是决定提早分配海场养殖的海鱼给每户上工的海民,好让大家尽早赶在冬季降临前腌制过冬吃的鱼段。

顾家的顾川与顾洋都是海场一员,他们身强体壮年轻气盛,干活非常卖力,这一年分配下来的鱼肉加起来足足超过三百多斤。

海鱼也分档次,有肉嫩鲜美的海银鱼、海黄鱼,有味道平淡一般的海鲈鱼、海鳗,还有是普通海民最常吃的柴涩海鱼,除这三大类以外都是不进聚集地养殖名单里的大野鱼,比如海鹰抓到皮艇上特别腥气的那条。

北部聚集地不是所有海户都能进海场上工,很多人老体弱的病残妇孺虽然被集体收留,不过分不到海鱼和工钱,有家人帮衬的还算好,至于其他只能去海区外捕捞野鱼填饱肚子。

顾川以前要的最多的就是海鱼中的第三类,但今天被临时通知领鱼,他和弟弟排了很久的队,却拿其中的部分兑换了几条巴掌大的海银鱼。

若非第一类海鱼与第三类兑换比惊人,不然他得到的鱼肉应该还要多。

顾洋一眼就看出来他是为了换给陶粟吃,青年眼中笑意促狭揶揄,一路开尽哥哥玩笑。

他们的感情实在不错。

顾川不理他,脸上却热气翻腾,抬头瞧见母亲已在路排上等待,男人径直加快脚步往家赶。

“领了这么多啊!”顾家阿妈一看到如此多的海鱼,面容上的笑止也止不住,垂皱的眼睛都眯成了缝。

顾川放缓脚步跟着母亲往自家海排房走,目光始终往前望梭巡:“阿妈,陶粟醒了吗?”

顾家阿妈此刻心情很好,却没把他的问话放在心上,随意地回答道:“没呢,我出来的时候,还睡得死死的……”

听了她的话,男人放下心,他还担心陶粟起来见不到自己会害怕,再说陶粟昨天遭受雨淋,今早呼吸有些重,怎么叫也叫不醒,多睡会儿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