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想,要是你能离婚,我就和你相处一辈子。
可现在我知道,你需要的生活方式与我想的不一样,既然这样,我也尊重你。
虽然说这辈子没有真正得到你,可我不后悔,能和你在生命中有过一些交集,也算人生的一点缺憾吧,生命,总是要有点缺憾才行”。
此时,吴天忽然想到一个雅典的哲学家柏拉图,也就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有一天,苏格拉底告诉柏拉图,让他穿过稻田,去摘一枚最大的麦穗回来,但不能走回头路。
于是柏拉图向麦田走去,最后却什么也没拿回来。
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什么也没拿回来?
柏拉图告诉苏格拉底说,自己走进麦田,看是看到一枚很大的麦穗,他总想着后面的麦穗比走过的麦穗好,可越往后,麦穗越差,最后两手空空回来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
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
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
我们可以以美为例来理解柏拉图所说的感觉世界、理念世界和人的思想认识三者的关系。
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
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
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了绿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间的绿色……
显然,他的理念论是客观唯心的,根本的错误在于抹煞了客观世界而把假想当成了真实。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