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四十八章

权奸投喂指南 海的挽留 6249 字 10个月前

谢宗临嘴角微扬,心中大慰,儿子果然成长不少。

拜望了祖母,谢思言回到自己的院子鹭起居。命人烹了一壶万春银叶,他坐到书案后头,一面吃茶一面听长随杨顺禀事。

待他听罢沈安之死的前后,冷笑森森:“果然是个狠人,终究是走了这条路。”

杨顺不懂世子何意,怎生听着倒像是沈安设计陆姑娘,蓄意赴死?

谢思言慢条斯理吃茶。

这世上能让一人永生铭记另一人的法子统共就那么几种,除开终身的陪伴,便只剩下刻骨的爱、铭心的恨,以及以命施恩。

如若前三样无法达成,那还有什么比“因你而死”更深刻的呢?死得越惨,记得越牢。

什么救命之恩,全是假的。

沈安心机深重,正是看准了陆听溪不是个轻易忘恩之人,这才设计这么一出,为的不过是让陆听溪牢牢记住他。

他这是终于发现自己不可能娶到陆听溪,才做出的疯狂之举。即便放弃大好前程也在所不惜。

死了倒也省些麻烦,若再不死,他恐怕就要亲自动手。

杨顺追随多年,每每瞧见世子阴冷的面色,仍会胆寒。这世上但凡得罪过世子的,有哪个能讨得了好。

不过,那个花儿似的娇娇小姑娘,是绝无仅有的例外。

谢思言想起“陆听溪”这个名字,胸臆间瞬时涌起一股激荡炽烈的火浪,嘶吼着、翻滚着,下一刻就要呼啸而出。

他问陆听溪如今可在府上,杨顺硬着头皮道:“似是……似是不在。陆姑娘今日一早便出了门,听闻是去给陆老爷子祈福,外加给……给沈安扫墓。”

杨顺话未落音,便听“啪”的一声,世子按下茶盏,起身便往外走。

陆听溪眼下还滞留道中。

方才沈惟钦发现陆家三房竟与他有渊源,便和她兄长多言了几句。

陆听溪在一旁等待时,左婵却是绞紧了帕子。

她方才在马车中等待母亲,沈惟钦到来不久母亲也回了。她得了母亲的暗示,才知眼前的沈惟钦就是要与她议亲的那个宗室子弟。

她先前就听母亲隐约提过,她要跟一个宗室子议亲,但一听说不过是个镇国将军,就没了兴致。

镇国将军岁禄少,无封号,子孙还只能降等袭爵。总之,这爵位不值钱。

她对这门亲事满怀怨气,当时也便未留意细节,是以方才并不知沈惟钦就是那个要与她议亲的。

但她现在转了念头。看在沈惟钦生得逸致翩翩的份上,她忽觉勉强可接受。只是想起沈惟钦那钉在陆听溪身上、拔都拔不开的目光,她难免心下不快,陆听溪处处都要压她一头。

陆听溪见兄长与沈惟钦叙话毕,欲上马车,却听身后有人走来。

左婵笑吟吟上前:“过几日是我的生辰……”

陆听溪见左婵伸手来拉她,侧身躲闪。

她才避开,骤闻闷响,低头一看,左婵手上的翡翠手串掉到了地上。

左婵捡起手串查看一番,心痛道:“这手串是我新得的,水头最足,我花了两千两银子才买来的……”

陆听溪生于膏粱锦绣,阅遍珍奇,扫一眼便知那手串根本不值那个价。

“听溪妹妹下回记得小心些,我也不过是要问问妹妹届时可否赏脸光临,妹妹何至于这般激动……”

陆听溪暗笑,她方才根本连左婵的衣角都没碰到,左婵竟就要嫁祸给她。

左婵拿帕子小心擦拭手串:“这珠子都裂了,往后怕是戴不了了……也亏得今日遇见的是我,不与妹妹计较,若是换做旁人……”

手串实则并无一丝损伤,她方才是看准了下面是松软泥土才扔的。擦拭干净,她正欲收起,手腕猛地被碰了一下,她手一松,眼睁睁看着她才擦好的手串脱手坠下。

这回落得偏,那地方正耸着一块嶙峋怪石,手串不偏不倚砸到上头。

这下珠子真裂了。

往后真戴不了了。

左婵惊呼。这手串虽不值两千两,但也确是上品,兼且样式别致,她十分喜爱。

如今竟硬生生被陆听溪摔了!

左婵捧起惨不忍睹的手串,心痛气恼无以复加,定要让陆听溪赔,全没了方才的大度之态。

陆听溪笑嘻嘻道:“左姑娘在说甚?方才两次不都是左姑娘自己脱手弄掉的?我还纳闷儿左姑娘说什么不与我计较是何意。”

左婵吃了闷亏,气得只字难言。她瞧得一清二楚,确实是陆听溪碰的她。只是陆听溪那小动作极快,兼限于角度,在场余人怕都没瞧见,只她看见顶什么用。

她忽而转头,捧了残破的手串给沈惟钦看,请他评理。

陆修业看得忐忑,挪到妹妹跟前,打算先把人护住再说。

他也是刚得知沈惟钦是来跟左家议亲的。沈惟钦爵位不算高,没道理为了他们这些不痛不痒的亲戚去得罪未来岳家。沈惟钦方才不知左婵身份,如今知道了,必会加以回护,恐会让妹妹难堪。

订阅比例≥50可正常阅读,否则需等三天,补足比例可立即阅读叶氏措手不及,愣了下,方回神。

正低声和三房堂妹陆听芊说笑的陆听惠僵住,低头闭嘴。

这礼怎么是给大房的?

孟氏脸上挂不住,老脸涨红,不敢看旁人神情,灰溜溜站了回去。

陆老太太在一旁看得直蹙眉。

老三媳妇就是眼皮子浅,白白现眼。那沈惟钦虽则是三房的亲戚,但依着长幼次序赠礼也是该的,她竟这般急慌慌去接礼。

待到礼物尽搬来了,那长随笑道:“小爷与次妃入宫去了,诸位稍候。”他所谓次妃,自是指沈惟钦的母亲,郡王次妃李氏。

沈惟钦正缓步宫中甬道。

他今日一早就着人备好了车驾,要去陆家正经拜会一回——上回去得匆忙,不过打了个照面而已。

争奈尚未出门,就遇着了传旨的内官,这便命人先将帖子和礼物送去陆家。

皇帝宣他来,不过问些无关痛痒之事,譬如到了京中可还习惯,如今落脚何处,如此等等。陛见之后,他北行出宫。

李氏被太后召去说话,他纵出了宫门也无法即刻转去陆家,这便放缓步子,暗观宫中光景。

殿阙丹墀,宫室玉宇,一切都是那样陌生。

他依旧记不起自己是谁,只觉自己丢失了一段至关重要的记忆。他宁可丢失关乎学识的记忆,做个一字不识的白丁,也想寻回那段紧要的记忆。

纵穿御花园时,沈惟钦耳中飘来女眷的说笑声,有意避让,才转步子,就听一道女声扬起:“那是谁家子弟?”

须臾,但见一娉婷少女袅娜步来。

少女云鬟高拥,珠环翠叠,一袭八宝七珍如意纹紫绡掐腰湘裙勾勒出窈窕身段,白皙腕子上套的一副金宝地镯子,嵌一颗硕大的鸽血红宝石,浓郁鲜亮的红与长指上的蔻丹互为呼应,愈加显出一段冶艳之态。

沈惟钦看着少女一双眼睛,却是想起了陆听溪的眼眸。

眼前少女眼睛圆大,但非杏眼亦非桃花眼,黑眼仁和眼白均露出过多,睁眼望人时,双目炯炯,显出一股迫人的威势,毫无灵动之气。陆听溪的眼眸也是大而圆,然乌瞳居多,眼形精致,是令人见之不忘的秋水杏眼。水眸澄澈,眼神纯净,随意一瞥,便是灵气盈盈。

一旁引路的内侍低声告诉沈惟钦,这位是泰兴公主的独女,高瑜。

沈惟钦来京后听过高瑜之名。泰兴公主为人强势,教出来的女儿性子亦肖母,全不似个闺阁女子。高瑜心气高,已至婚配之年,却挑挑拣拣,迟迟未成婚。

他听说高瑜在作画上亦十分自负,自觉画技顶绝,可称天下女子之魁首。但他却觉这等人画不出什么好画,所谓第一,不过是没有被人外之人当面打脸而已。

论辈分长幼,沈惟钦是高瑜的表兄,只略跟她点个头算是打过照面。

高瑜见沈惟钦竟这般便走了,向一旁的内侍问了他的身份,嗤笑道;“倒是有趣儿,一个镇国将军而已,架子摆得比亲王都大。他这股冷淡劲儿,倒跟魏国公世子有的一比。”

她先前也曾想过嫁与谢思言,满京千金闺秀都巴着望着的豪门公子,若成了她的夫婿,旁的不论,仅是整日瞧着那些女人歆羡妒忌的目光,她都觉得浑身通泰。虚荣之心人人皆有,女人堆里的攀比更甚寻常。

但谢思言全不理会她,她碰壁两次,惹得谢思言不快,被整治了一番,只好作罢。

高瑜盯着沈惟钦的背影看了几眼。这表兄生得好,瞧着也是个傲到骨子里的。

她对侍从低声吩咐:“去打探打探沈惟钦底细。”

去往陆家途中,李氏道:“你若有与陆家结亲的打算,娘今次就帮你留意着,看他家府上哪个姑娘堪为我儿媳。”

沈惟钦缄默不语,低头翻书。

李氏看着靠坐马车一侧的儿子,心中大骇。

她也算摸准了儿子如今的脾性,沉默几同于默认。

本是试探,如今瞧见他这态度,李氏道:“娶陆家女也好,不过这事不急,等他家老爷子那事了了,再行筹谋不迟——眼下时局尚未全然明朗,你这般着急忙慌和陆家攀的哪门子亲?不过见面礼,竟送得那样重,唯恐旁人不知咱们跟陆家沾着亲故似的……”

“往后陆家之事,母亲少开言,儿子自有计较。”

沈惟钦将书丢在一旁,心下烦乱。

一字都看不进。他如今睁眼便是竭力回想,可缺失的那段记忆始终无法明晰。但陆听溪与陆家却能激起他的异样心绪。

到了陆府,和陆家众人两厢叙了礼,沈惟钦的目光从随母出去的陆听溪身上划过。陆听溪并没看他,他收回视线时,反而和一道怯生生的目光撞上。

陆听芊慌忙掉头缩颈,与众女眷一道离开。

沈惟钦皱眉,目中厌色一划而过。

两批见面礼分送下去,陆听芝拉着陆听芊在后院四处串门。

等串到陆听溪这边,见这小堂妹屋里堆满了各色摆件配饰,惊问她哪儿来这么些好东西。

陆听溪道:“内中有些是杂物,素日堆在手边,正好趁着今日归置礼物,一并打整打整。”

陆听芊小心翼翼打量陆听溪的书房。

进门即可见一扇黄花梨博古纹画屏,前置画案,案上画具一应俱全,后置黄地粉彩梅花绣墩。书案上摆一高逾一尺的紫金釉大卷缸,内里散放几幅书翰字画。架阁上铜胎掐丝的玉壶春瓶在菩提叶花窗透入的天光之下,流溢如玉润色。

非但有文人书房醉意书画的格调,还满盈女儿家的柔婉幽怀。

因要练画,陆听溪自小就有自己的书房。陆听溪天分极高,又勤勉好学,总角之年便才名远播,还有人慕名上门求画。

女子迟早嫁人,识得几字能掌家便是了,陆听芊其实无法理解这个堂妹为何要多耗工夫习画。她只是羡慕陆听溪会布置,她一踏入这书房就眼前一亮,具体哪里精妙也说不出,只是觉得处处透着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