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三十四章

权奸投喂指南 海的挽留 5606 字 10个月前

点灯熬油查了半日书,却是毫无头绪。

陆听惠翻书翻得眼花,末了怒而砸书:“我连题面都看不懂,这题怕是给举子们做的吧!这功课如何交得出!”

刘氏被她嚷得脑壳疼,厉声斥责,让她安生些。

陆听惠噘嘴。她娘近来跟吃了炮仗似的,一点就着。又嘟囔道:“我没处问,陆听溪更是如此。我看她不过面上镇定,指不定而今如何抓瞎呢。罢了,反正有她跟我一起抄书……”

刘氏一笸箩砸在她身边,抬头看赵妈妈进来朝她打眼色,知是永定侯府那边传来消息了,即刻掀帘子出去。

“世子说您这事,侯府那边不便插手,今日便不来了。不过世子有封信给太太。”

刘氏接过赵妈妈手里的物什,对着信封上“姨母亲启”四字和永定侯世子的朱印晃神片刻,微颤着手指拆信。

信上只寥寥几字,刘氏却看了半日。

她立在夜风中,喃喃道:“这事若被老太太和老爷知道了,我可怎么好……”

陆修业得知邱先生给妹妹出难题的事,当即就跑去看了题面。

他有心私帮妹妹,但他发现,他也不会解。

正抓耳挠腮,小厮来报说楚王府的镇国将军到了,老爷叫他过去。

陆修业甚觉惊诧。

沈惟钦此番入京,应当就是奔着和左家的婚事来的,按说纵当真要来拜会,也理该等亲事尘埃落定再来,怎么这会儿就登门了?

陆听溪立在墓前,点起香烛,燃了冥纸,又认认真真拜了四拜。

一旁的兄长瞧见她肃着小脸一板一眼做这些,忍俊不禁,却又在望向墓碑之时,面色讪讪,也跟着上香行礼。

陆听溪起身。

她近来的经历实在堪称曲折离奇。

而这一切异常,还要从她祖父的失踪说起。她祖父南下赈灾,差事未完,一个月前,突然失踪。朝堂上谣言四起,上头已派人追查此事。陆家上下奔走,母亲打算带她离京去寻外祖求助。

启程前,她做了个很长的梦,真实得仿佛身临其境。

她梦见她随母亲离京不多时,祖父平安归来。

是个极好的预示。但这梦还没完。

滞留外祖家期间,她表兄江廓私下来说,祖父是在他的暗助下才得以平安归来,只此事不便传扬,让她们母女务必保密。

陆听溪几乎吓醒。

她宁可相信是她烧香拜佛感动了上苍,也不能相信江廓这么大本事。不知江廓说了什么,她母亲信了他,江廓趁势求娶她,母亲有意应允。

接着,画面几变,梦境突转。

前头才刚深情款款对她剖白心迹的江廓,转过头又与她说起了纳妾之事——他打算在娶她过门后,纳两个官家庶女为良妾。

陆听溪觉得他简直脸大能遮天。陆家乃高官显贵之家,江家门第不及陆家,他娶她本就勉强,如今婚事未定,竟就开始想着纳妾之事了。

哪来的勇气?

答案很快揭晓——江廓发现自己的母亲只是外祖家养女,而他认定他真正的外祖家是永定侯府,如今的永定侯是他的亲舅舅,故有未行婚娶先言纳妾的底气,且一次提了两个。

母亲最是护短,闻讯恼极,无视江廓的吹嘘,当场叫来一群悍勇家丁,拎破布似的把江廓丢了出去。

下一瞬,眼前画面化为虚空,庞杂意识强行灌入脑中:

——江廓实为冒领功劳,暗保陆家的另有其人。是这人授意户部尚书孙大人出面斡旋陆家之事,才得以稳住局面,祖父也才得平安。

——而江廓一心要认下的外祖家实则跟他没有丁点关系,他不知得罪了哪路神仙,被下了这么个套,这才得志猖狂。

……

订阅比例≥50可正常阅读,否则需等三天,补足比例可立即阅读淘淘是陆听溪的乳名,叶氏看她幼时总淘气捣蛋,遂拟了这个乳名。陆听溪的父亲听后大赞,说淘淘者,水流貌也,和乐貌也,寓意极好,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

陆听溪即刻懂了母亲的意思。

祖父失踪后,陆续有几户勋贵家的孟浪子弟着人来传话说,若陆家肯以她的亲事为交换,他们便可请家里帮忙疏通打点,陆家将人全轰了出去。今日怕是又来了一拨。

不过这帮人约莫过不久就该消停了。她听闻遣媒来陆家无理取闹的子弟无一例外遭了秧,不是被自家老子打个半死,就是出门摔断腿,邪乎得很。

“你廓表哥今儿还劝我不必忧心,说你祖父这事不日便能平息,但愿借他吉言。”叶氏叹道。

她将女儿拉进怀里,抚着她的背脊:“虽说你再过两年才十五,但娘也帮你留意着。等你祖父这事过去,娘便帮你仔细挑挑,必定给你选个顶好的夫婿。”

叶氏低头一看,见女儿面上全无羞赧之色,显是又神游天外去了,神色一僵。

她这女儿和别家姑娘不一样。别家姑娘瞧见俊美少年郎都是含羞带怯,她家女儿偏偏无动于衷。她犹记得有一回,淘淘正坐在园子里对景作画,家里来了贵客,内中有个样貌风流的公子,是永定侯府世子,府上几个姑娘都挖空心思露脸儿,淘淘倒好,跟人家行了礼就该做甚做甚。后头终于从椅子里起来,却是上前说人家挡了她的视线,请人家去别处看景去。

她至今都记得永定侯世子当时那神情。

叶氏叹息,罢了,女儿年岁还小,兴许过几年就开窍了。

陆听溪一回到物华院,就开始给甘松和檀香两个丫头交代差事。

“姑娘让奴婢们盯着二太太?”甘松满面不解。

陆家统共三房,她们太太是长媳,底下的二太太和三太太虽则平日里和太太偶有龃龉,但大面儿上过得去,三个房头也算是相安无事,近来没听说二房和大房这边有甚冲突。

“你们盯着便是,旁的不需知晓。”

檀香与甘松一道应诺。檀香便是今日跟随陆听溪入桃林的丫鬟。她站得远,不知究竟,但这不是她该操心的事。

她只是有些为自家姑娘着急。京城上下怕是没有不想嫁给谢世子的千金闺秀,陆家和谢家有一层拐了百八十道弯的亲戚关系,关系不硬,但能和谢家有这层牵扯已是羡煞旁人了,她家姑娘又生得玉人一样,还和谢世子有些交情——在她看来,互为对头也算交情。何况谢世子只是嘴上不饶人,实则并未为难过姑娘。

若她家姑娘多留个心眼,未必就入不了谢世子的眼。要是嫁入谢家,她家姑娘往后在这京城里就能横着走了。

亦且,谢家乃朱轮华毂的百年豪门,家中金山银山几辈子都花不完,姑娘若做了谢家少奶奶,且是富极贵极,京中那些千金小姐怕都要眼红得滴血。

陆听溪却在为祖父暗祷。

祖父自该逢凶化吉,否则好人没有好报,岂非没了天理。

祖父虽居高位,但自来耿介,仁泽广被。有一年雪灾,祖父往京师周边诸县赈济,见百姓房屋坍塌,夜宿雪地,而朝廷的赈济银迟迟不下,当即将自己在附近添置的庄子并两处宅邸让出来,给灾民安置,又自掏腰包多设了几处粥厂,保障百姓得以果腹。

祖父对家中男孩要求严苛,贯来不苟言笑,对女孩却颇亲和慈爱,祖母常打趣说,在祖父那里只有女孩儿是亲生的,男孩儿全是捡来的。

约莫因着她是最小的孙女,祖父对她颇多偏疼,在她面前时常显出小孩性情,还三不五时塞体己银子给她。此番南下,祖父临行前还私下里问她想要什么,他给她捎带。

祖父还说要回来跟他们一起过端午,如今却是归期未有期。

分派了差事,她又开始思量揭露江廓的事。只她累了一整日,实是乏了,沾着枕头就睡着,也没想出个章程来,于是翌日往学里去的路上,继续琢磨。

陆家给姑娘们预备的学堂在外院,她为了活动筋骨,习惯步行一段路,等到了垂花门再坐上软轿。

她预备下抄手游廊时,正遇上二婶刘氏。

刘氏向来心高气傲,又因亲外甥是永定侯世子,觉着自己是妯娌里独一份,对于长嫂叶氏掌家私下颇多微词,也给叶氏使过绊子,但上头有陆老太太镇着,后来倒也收敛着。加之永定侯那边渐渐和她疏淡下来,刘氏只能越发讨好陆老太太。

陆听溪其实至今也不明白刘氏和她祖父的失踪能有何干系,但既然谢思言那般说,她防着盯着刘氏便是——谢思言那样的人,是不屑于污蔑一个后宅妇人的。

刘氏与她搭了几句话,便领着仆妇过去了。陆听溪刚走了几步,就听见身后传来刘氏的呵斥声,回头一看,一个丫头瑟瑟跪在刘氏脚边求饶,刘氏似是怕引来众人目光,吩咐身边的婆子将那丫头拽起来,沉着脸去了。

陆听溪收回视线。刘氏近来好像心绪极差。

到得学堂,陆听溪照例温习功课。

她儿时虽然皮,但那是平时,读书作画时,她都乖巧得很,从来按部就班。曾经她年幼无知时还想和谢思言在功课上一较高下,但在她看到谢思言每日要做的堆积如山的功课时,就默默放弃了。

男孩读书是为科举,女孩读书则为养性,增广见识。陆家乃诗礼之家,特特为女孩们也设了学堂,有些不重女孩文墨的家族,不过简单教家中姑娘识得几字,不碍着出嫁后管家便是。

陆听溪很庆幸自己生在了陆家。

府上的姑娘陆续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