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这么小心,我走得很好。摔不了。”薛春昭侧头对着永安浅笑着说道。
永安一脸严肃,“小主子应该坐步撵的。”
薛春昭默然,几步路而已,用得着坐步撵吗?
永喜,“小主子……今天梅林也没人……要不,我们回院子里吧。姑娘说了,想和小主子用晚膳的。”
“我找到那本书了我就回去。”薛春昭说着,明月去忙快马帮的事了,梅林里有没有暗中留守的他不知道,可也不想让老师的书房随便有人进,所以,找书的活他自个来好了,而且他习惯了给老师收拾书房,老师已经离开两天了,前两日,雪太大,娘亲不准许,他也不敢出来,难得今日雪停了,太阳也出来了。他便想着来给老师整理一下厢房,清理一下书房。
于是,沈深在今日午后踏进梅林,走进书房的时候,便见到一个总角小童正拿着一块抹布擦着他的桌子,略微有些苍白的脸蛋还是那认真严肃的小表情。
而那总角小童在看见沈深的时候,先是一愣,随即眉眼都弯了起来,笑容大大的,眼睛犹若夜空的星星,璀璨干净,他放下抹布,快走几步,来到的沈深跟前,挺直背脊,鞠躬拱手,“学生拜见老师,老师安好。”
沈深站在大门口,高大的身影挡住了身后的大把大把的阳光。
薛春昭疑惑的仰头,老师怎么了?阳光被挡住,老师的脸被阴影挡住了,他看不到老师的表情,只是凭借直觉,他感觉老师的心情似乎很好??
很快,这个征兆获得证实。沈深弯腰,将薛春昭抱起,抱在怀里,素来神色清淡的脸上露出温柔,他温润的声音有些低哑,“阿宝儿在做什么?”
“学生在打扫书房,找书。”薛春昭说着,在被沈深抱起的时候,他的双手就很自然的环住了薛春昭。他歪头看着沈深,见老师的深邃漆黑的眼眸亮亮的,满是愉悦,不由也高兴了起来。
沈深弯唇一笑,他待过的地方素来都有暗卫专门看护,阿宝儿今日一早就来整理他的厢房,烧炭火,整理他的书房,不假手其人,而永安永喜就去打扫其他地方。在日夜赶路返回宁阳后,他还在想着怎么去山庄带回他的阿宝儿,他的阿宝儿就在梅林里,他的地盘上,为他打扫房间,整理书房。
明明可以叫人做的,他却亲力亲为,这不是献媚,是因为阿宝儿知道,他不喜欢外人进入他的房间。
“老师今年过节不回去了吗?”薛春昭问着,一边看着沈深抱着他穿过走廊,走进了偏厅,偏厅里暖烘烘的,角落里的炭炉,靠窗的软榻上的小茶几已经摆放了热乎乎的茶点和热乎乎的汤。
清风,还有一个未曾见过的侍从正恭敬的站在角落。
“他是红日,也是我的侍从。”沈深将薛春昭放在软榻上,摸摸薛春昭的头发,然后指着红日说道。
红日上前,双膝跪地,行磕头大礼,“小的红日拜见小主子。小主子安好。”
薛春昭盘腿而坐,挺直了背脊,微微点头,“起来。”
“谢小主子。”红日说着,垂首站起,又默默的退回角落了。
薛春昭眨眨眼,看向沈深,开口说着,“老师,我让明月去做快马帮的事,只怕他今天赶不及来给老师请安了。”
“你的事要紧。”沈深说着,将小茶几上的热汤移了过去,语气柔和,“这是用雪米熬煮的粥汤,你试试。”
薛春昭微微点头,又问了刚刚没有被回答的问题,“老师今年过节在宁阳吗?”
“为师不回上京了。怎的?阿宝儿想和为师一起过年?”沈深说着,微微一笑,只怕薛大元帅不会高兴了。
“老师若留在上京,自然是学生陪着老师一起过年。”薛春昭一脸严肃的说着。
老师看似温和,实则疏离淡漠得很,亲人不靠谱,只怕朋友也没有几个,他不知道便罢,如今知道了,怎可留老师一个人过年?
庆国,上京,中宫深处的——慈德宫
老妇人在被老年太监搀扶起来后,又叹了口气,“三郎还未曾回来?”
“您别担心,瑞王殿下他已经在京郊了。”老太监小心的掖掖被子,尖细的声音小心的安抚着。
“哎……三郎不来也是常理,他那脾性,不是晋王,更不是太子,他一旦决定了,就不会改变。罢了罢了,你让二郎回来罢。莫要惹怒了三郎。”老妇人喃喃说着。
老太监恭敬应着。
恰好这时,宫女在外头禀报,说太子爷来了。
老太监一听太子爷三个字,就有些厌恶的皱起眉头,小心翼翼的看向脸色苍老发白的老妇人。
老妇人声音漠然的开口,“让他回去好好念书,少想些有的没的。我这里不需要他伺候!”
“是!”宫女小心翼翼的应着,退了下去。
老太监见老妇人没有见那太子爷,微微的松了口气。
却不想这几乎无法分辨的松了口气的动作,也被老妇人发现了,老妇人突兀的说着,“你怕我见小十一,惹怒了三郎是吧?”
老太监低头,不敢说话。
“你都这么想了,其他人还用说吗?三郎未曾入住朝堂,他也未曾执掌兵事,可这庆国上下却都已经看他的脸色行事了。”老妇人说着,倏忽一笑,笑容冰冷,“都不明白,当年,我那蠢儿子,为什么非要他回来入住天一阁?当年若是直接封了三郎为太子,如今还有这些麻烦事吗?”
老太监抖脚,这些事可都不是他这个老太监能够知道的。
老妇人冷冷说完这些话,便不再开口,沉默疲惫的靠在那里。
老太监跟随老妇人多年,有些话不好说,也不敢说,便也安静的在那里站着。
许久,仿佛过了一盏茶,老妇人疲惫的开口,“宣王呢?”
“宣王殿下去接瑞王殿下了,还没有……回来。”老太监小心翼翼的答着话。
“等宣王回来,你让他去传旨,让晋王和太子爷,还有沈珏,都去白马寺,给我斋戒祈福。后宫诸事,全都交由宋太妃掌管,让皇太后也去祈福去!”
“是!”
老妇人的话刚刚说完,外头就有人慌慌张张的跑来,踉跄跪地,禀报着,“太奶奶!三郎去了祖祠!还,还带着神策军!”
床榻上的老妇人脸色一变!身躯晃了晃,喃喃自语,“神策军……神策军……他当年,当年就是这般想的吗?”
话音一落,老妇人便猛地吐出一口鲜血!整个人软绵绵倒在了床榻。
惊得老太监急急尖叫,“来人!来人!传御医!御医!御医!”
庆国上京的太皇太后被瑞王殿下激怒吐血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中宫。
朝上京匆匆赶去的宣王只恨不得将这个消息传遍中宫的蠢货捏死!他巴不得能将这些事按下去,可恨的是那个蠢货,竟然宣扬开来!三郎如今已经丝毫不在意这些皇室脸面了,朝堂上下的重臣们也只会暗地里笑话!
“真是该死!三郎去了祖祠的事,是会告诉太皇太后的?”沈洪阴沉沉的目光盯着地上跪着的老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