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人安好。”总角小儿规矩的拱手作揖。
一旁的薛大笑呵呵的看着,看着总角小儿的目光慈爱又和蔼。
宋德义忙拱手回礼,“小公子不必多礼。”这会儿他已经知道了,眼前的这个总角小儿就是给自己写信出主意的小公子——薛夫人的小公子。
“德义可有何打算?”薛大拍拍一旁的薛春昭,开门见山问道,这会儿的马车已经缓缓的驶离了宁阳。
宋德义恭敬拱手答道,“德义欲回云城,听候朝廷发落。”
薛大微微皱眉,此刻回云城,所得到的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一个流放罢了,宁阳重华两城被割让,南境战事不利,舜国皇甫一族恐怕不会对这些宁阳重华的官员有什么优待,当然,若是宋德义肯去打点一二的话,那就可能避免流放的结果,但宋德义此人性情耿直,嫉恶如仇,怎肯去巴结那些人呢?
薛大长叹一口气,看着宋德义,“罢了,你若是想去就去吧。只是,莫要断了联系,你有何事都可托老何来与老朽联系。”
宋德义恭敬拱手应下。
此时薛春昭才慢慢开口,“宋大人,若是流放,可选桐华城。”
宋德义看向薛春昭,他语气温和的问着,“小公子,为何选桐华城?”
“桐华城地处西南,是荒僻之所,但却有苗人,苗人淳朴,善栽云锦花,又懂得采石,若是宋大人到了桐华城,定能帮助苗人,若那时候,苗人种出了更多的云锦花,我娘就可以去收购了。”薛春昭说着,脸上带着几分天真的浅笑。
宋德义有些困惑,只是如此,所以让自己选桐华城?
一旁的薛大却是笑了起来,阿宝儿真是狡猾狡猾滴,怎的没有说出,那桐华城是西南的要塞,若是景国从西南攻打过来,那桐华城可是最重要的一道门户。而若是要去景国做生意,肯定要过桐华城,只是那桐华城一直都是流放之地,苗人虽然淳朴却也极其封闭,轻易不接受外族,若是有德义在哪里的话,不管将来要做什么都容易得多。
薛大拍拍薛春昭的肩膀,转开话题,叮嘱起这一路的安全来。而很快,马车停下。宋德义朝薛大恭敬拱手,下了马车,上了另外一辆马车。
随后,薛大的马车缓缓的又朝宁阳驶去,驾着马车的人已经换成了老徐。
“阿宝儿,你觉得你娘的生意能够做到景国去?”薛大笑眯眯的问着。
“能。”薛春昭回答得万分肯定。
“哦……为何啊?”薛大笑眯眯的问着。
“因为那是我娘啊。”薛春昭笑容满是愉悦。
于是,暖暖眉开眼笑的得意的歪歪斜斜的摸索着路走了,全然不知道,她身侧的安嬷嬷和听风听雨露出的心疼欣慰的神色。
薛春昭微微闭了闭眼,又慢慢的睁开眼睛,眼眸里尽是坚定,他得好好活,不可辜负上苍给他的这一次新生!
这一年,九月入冬之际,薛春昭终于被准许从厢房里出来的时候,宁阳郡,重华城归属于庆国了。
宋德义站在宁阳城门口,仰头看着宁阳二字旁悬挂的庆国标识,宋德义攥紧了拳头!
一年而已,当年薛家老元帅打下的宁阳重华就这么的,这么的拱手让人了!
“宋大人。”身后响起的死板低沉的声音,让宋德义警醒过来,侧头看去,是一青年,五官端正,面容严肃冷峻,身着庆国的黑色官服,慢慢的朝他走来。
宋德义心头警惕,这朝他走来的人,正是庆国派来接收宁阳重华的官员,庆国刑部侍郎蔡英,虽然只有二十六岁,却已经是庆国的三品大员了,传闻此人冷面无情,处事公义。
宋德义躬身拱手,“蔡大人见谅,宋某在宁阳居住五年,如今即将离去,心头有难舍之情,故而在此徘徊,宋某这就离去。”
蔡英抬手,止住,沉声开口,“宋大人此前可是司农知事?”
宋德义心头一跳,“宋某正是。”
蔡英点头,“甚好。宋大人,我刚刚翻阅郡府的账本,有些不解之处,还望宋大人为我解惑。”
宋德义一愣,随即点头应下,传闻蔡英此人刚正不阿,在庆国威望甚高,他也不惧蔡英会做何算计。
宋德义跟着蔡英又进入了他工作了五年的郡府,看着眼前井井有条,来去匆匆的穿着庆国官服的人员,宋德义心头五味杂陈,府君离开时,极为匆忙,庆国人前来接手的速度极快,府君压根没有办法带走什么,便将府库银两全部搬走,以及带走他的侍妾,其余人等一概不理,盖因传闻庆国人接手时,喜欢杀人,抢劫,掠夺女人,郡府一片荒乱,宁阳街上倒是不怎么乱,那些个消息灵通的世家贵族早已撤离,留下的只是离不开走不掉的宁阳百姓,而无法离去的恐慌的宁阳百姓便开始闹了起来。
幸得山庄的薛夫人相助,创建一年的义马楼也帮忙出来维持秩序,宁阳才安稳了下来,被府君指名安排转移接手的宋德义便是在薛夫人的派来的护卫下,和蔡英正式会面了。
出乎他意料的,前来接手的蔡英并没有侮辱刁难于他,公事公办,效率也极好,而驻守宁阳的庆虽然杀气腾腾,可也规规矩矩,昨日见到一小孩在路上不小心撞上了巡逻的庆,那庆板着脸,却扶起了那小孩,还很笨拙的给那小孩擦脸。
由此可见,庆治军极严。
如此,他也放下心来,他苦涩的想,只怕宁阳的百姓在庆国的治理下怕是日子要好过一些。
“这账本是宋大人做的假账吧?”蔡英指着桌上的一本账本,问道。
宋德义点头,那的确是他做的假账。
蔡英抬眼看着宋德义,“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