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茶庄。
男人大步走向田地,田地边,一个佝偻着腰的老人正蹲着,翻弄着田地上的菜。
“爹。”男人走到老人身侧,半蹲下来,随手将老人拔起的杂草拨弄着到一边,一边低声说着,“买下我们的人今天就要到了。”
老人没有说话,只是顿了顿手指,目光有些留恋的看向这亩田地。那么,很快他们就要开始接受新的一轮折磨了,那么,这亩田地,他就不能再来了。
“告诉宋大人,让他不要折腾了。别把命给折腾进来了。”老人哑声说着。
男人嗯了一声,继续收拾着老人拔起的杂草。
“你该去那边。”老人突兀说着,目光转向兰山的另一边,另一边便是庆国。
男人手指握紧了杂草,低声说着,“不去!”
“你要活着。”老人缓缓说着,“活着。”活着才有希望。
男人沉默了好久,好久,才低笑一声,笑声里透着嘲讽,“爹,我都没有了武技没有了内息,我怎么去?”
老人顿了顿,随即喃喃道,“会有办法的,会有办法的……”
男人看着老人的侧脸,目光里一片悲凉,就算有办法去,他怎么能丢下老父亲?薛家人都死了啊,连妹妹的孩子,安平侯他自己的亲骨肉,他都能下得手整死了……天地间,他只剩下老父亲了啊……
终于到达茶庄。
薛如玉走在最前,缓慢而优雅的步伐,挺直的背脊,身穿蓝织银丝锦衣,白色柳絮碎花百褶裙,身披墨色牡丹团花烟纱,头绾惊鹄髻,云鬓里插着赤金扁铀,肤如凝脂的手腕上是一碧绿手镯,芊芊素指,拢在腰前,目光冷凝,气势逼人,但难掩别致风韵。
薛春昭牵着暖暖的手,也如同薛如玉这般走着,只是放缓了步伐,让暖暖小步的跟着自己的步伐。
薛如玉一步一步的踏上广庭里的云台,茶庄的这个广庭本是晒茶的地方,现如今,却是薛如玉训话的地方。薛春昭带着暖暖也踏上了云台,安嬷嬷和徐管家带着仆从侍女在云台下首,宋德义则也是站在下首的第一位。
下头已经跪着几百人了,都是茶庄的茶农,佃农,茶奴和官奴。
薛春昭的眼睛依然目不斜视,尽管他知道,下头跪着的人里,就有他敬重的外公和二舅舅,可是这个时候,他得装。娘亲也得装。
“我姓薛,来自庆国江城,如今是一个寡妇,做着庆国和舜国往来的生意,我也不说废话,今日有三件事,第一件事,除了官奴茶奴,其他人,你们可今日太阳落山前做一个决定,是要继续跟着我做事,还是要离开,另择明主?如果要离开,可跟我的管家要你们的卖身契,离开时,我会赠你们一个月的工钱,但以后,不得再回茶庄。第二件事,我这人最不喜背主,若是背主,不论你是卖身的还是茶奴官奴,一律打死不论!第三件事,如今既然这里我为主了,做事的规矩,干活的细则,重新制定,留下来的人,你们有三天时间好好的休息,三天后,将按照我的规矩干活办事。若是懈怠,一律处罚!府衙的宋德义大人也在这里,我今日所言他为证人。”
说完这些,薛如玉缓缓站起身,嘴角勾了勾,似乎有意的看向了宋德义,见宋德义垂头沉默着,便拂袖转身,“都散了吧。”
宁阳府衙的司农知事宋德义拧着眉,拿着薛如玉的帖子匆匆的走了出来,看着四五辆马车就停在府衙门口,上面飘着欧阳家商行旗帜,宋德义心头一个咯噔,站了一会儿,才沉默的走了过去。
宋德义拱手朝老徐问道,“请问贵府夫人是哪位?”
老徐扬眉,上下打量了宋德义一番,发现这人眉眼长得挺严肃挺正气的,应该是个好官——啊呸!那个安平侯不也人模人样,还是舜国貌比潘安的美男子……结果呢!?
老徐想起那安平侯,心头就火起,不过,面上倒是谨记夫人的吩咐,对这些官,要谦恭一点,巴结一些,不要徒生不必要的麻烦,便拱手回答道,“夫人在马车上,请问宋大人,我们现在是否能够前往茶庄,这旅途劳累,夫人也是累了。”
宋德义默然了一会儿,朝老徐说道,“自然是可以,但有些事,须得告诉夫人,可否请老伯引见?”
老徐看了看宋德义,对宋德义拱手说道,“还请宋大人等候片刻。”说罢,老徐便朝马车走去,将宋德义的话如实告知了薛如玉。
薛如玉听了,低头看向薛春昭,笑眯眯问道,“阿宝如何说?”
“宋大人这么说了,我们应该见一见,毕竟我们在宁阳还没有站住脚。”薛春昭认真分析着。
薛如玉笑呵呵的揉了揉薛春昭的脸,阿宝一脸认真的小模样怎么这么可爱呢。
“徐伯,你请宋大人过来吧。”
老徐恭敬应着,带着宋德义来到薛如玉的马车旁。
薛如玉坐在马车里,没有掀开帘子,语气轻淡,“宋大人,男女有别,还请宋大人见谅,未亡人薛氏在此有礼了。”
宋德义做了一个长揖,低声说道,“夫人多礼了,是宋某冒昧。因着茶庄有官奴之事,不得不来告知夫人一声。”
薛如玉微微眯起眼睛,官奴?她当然知道!说什么官奴!那是她的老父亲,她的二哥!舜国曾经的元帅和大将军,为舜国立下赫赫战功的顶天立地的汉子!
“买卖茶庄的契约,府衙已经盖印了,我清楚的记得,茶庄的契约里标明,茶庄的土地,房子,栽种的茶苗,两个湖泊,梅林,还有茶庄里的茶奴,佃户,以及,十五个官奴都卖与我了。我可曾记错?”薛如玉语气带上了冷意。
这宋德义是什么意思?
宋德义额头冒汗,心头对终日吃喝玩乐不理世事的府衙令更是咬牙切齿的痛恨了,他好不容易将薛元帅和薛将军从铁矿里挖出来,送到干活最清闲的茶庄里去,却不想,才几天时间,这茶庄连同两位薛家人都被卖了!卖!了!
官奴买卖竟然这么草率!
不过,宋德义也心里暗暗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如果买下官奴的人是一个有良心的,或者,是一个心地不是很坏的,那说不定可以在宁阳庇护两位薛家人一段时间。
“夫人并没有记错,夫人别误会,宋某来,只是因为这里头有官奴,特意告知夫人一声,也想亲自带夫人前往茶庄。毕竟,官奴嘛,有些特殊。”宋德义低声说着,说到最后一句意味不明。
官奴,是没有多少人买卖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买下官奴,将来得到的是祸还是福?毕竟,舜国历史上,曾经就有一些大人物打了一场漂亮的官奴翻身仗后,就将曾经见识过官奴期间狼狈模样的无辜者一一的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