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案永无可能。
她枯坐了整整两日,滴水未进,最终将酒液倒入杯中。
临终前,取下颈间羊脂玉雕琢的平安扣,许侍卫以重金,请他将此物转交宫中梁妃。
那是玉嬛满月时,祖父的挚友梁侯爷为她和孙儿梁靖定亲的信物。她以外室女的身份藏在舅舅身边,梁家一直以为她已死了。直到两年前机缘巧合,她遇到那位名叫梁靖的健勇小将,他兴许是得知了她的身份,认出这玉扣,便寻机让她离开宫廷,随他远走。
可惜彼时她还深信永王会帮她翻案,亦存着几分爱慕的情愫,婉言谢绝。
梁靖大抵视她为贪慕权势之辈,孑然离开。
到头来,她没能翻案,亦不配再留着这玉扣。
甘甜的酒液入喉,带着滚烫的辛烈味道,毒火般烧入脏腑。
外面春雨淅沥,依稀想起数年之前,也是这样连绵不绝的雨里,她跟奶娘落魄瑟缩,永王锦衣而来,朝她伸出手,端贵俊伟,唇边带着笑,如芝兰玉树。而后救下她性命,一语道破她的身世与委屈,爱护照顾,还许诺帮她。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是她痴心妄想了。
……
平安扣送到梁靖手里,已是两年之后。
新帝登基,世家仍旧盘踞各处,几乎与皇权平分秋色。然而利益相争,彼此倾轧仍未停止,皇后入主中宫不到半月便被废入冷宫,他那位在宫中封妃的堂姐因病而逝,曾为永王夺嫡立下汗马功劳的梁家,也被政敌打压,阖府问罪。
梁靖回府时,男丁多锒铛入狱,女眷被禁足府中,暗自抹泪。
数年之前太子与永王夺嫡,政见相左,势如水火。
沿袭数百年的高门世家树大根深,不止倒逼皇权,更仗势在地方作威作福,太子年轻气盛,主张重用科举入仕的官员,在几位重臣辅佐下,意图瓦解世家。而永王则盯着皇位,笼络高门贵族,包括彼时颇有势力的梁家。
他夹在中间,一边是至交好友的太子,另一边则是血脉牵系的家族。
两处为难,索性自请驻守边陲,保家卫国。
边地苦寒练就钢筋铁骨,他率兵拦住外寇数次南下的侵袭,收复了被人占据六十年的数座城池,令十数万敌军闻风丧胆,却没能防住朝堂射来的冷箭。猛虎相争,梁家倾塌,他虽因赫赫战功而未问罪,却被夺去官职,贬为白衣。
这一路回京,沿途所见所闻,都是世家大族在地方横行霸道,仗势欺压盘剥百姓,几乎令民不聊生。
倘若太子还在,那几位心系百姓的清正重臣还在……
梁靖看着京城的满目绮罗、奢靡铺张,在拿到那枚平安扣时,更是五味杂陈。
他当然认识这玉扣,记得谢家玉嬛。
即便时隔数年,梁靖依旧能清晰想起跟她独处的那天。
是在盛夏的上林苑,绿浓红稀,树影揉碎,她穿着司空见惯的女官服制,满头青丝笼在冠帽里,脸颊姣白如玉,哪怕站在盛装华贵的宫妃之间,昳丽的容貌也丝毫不逊色。
那双眉眼尤其漂亮,藏着书画大家都难以描摹的灵气。
偏僻逼仄的废弃宫殿,他提起旧日婚约,她捧出玉扣,托在纤秀的指尖。
窗外有合欢花团团簇簇,她的声音藏着歉然,顾盼之间娇美婉转。只可惜在永王府浸得太深,不知是记挂那份尊荣还是记挂永王,执意要留在宫里面,最终香消玉殒,令人扼腕。
若他能早点遇见她,也许她不会在两度家破人亡后投奔永王。
若永王没了她和皇叔怀王的助力,也许不会是今日的局面。
梁靖立在月下中庭,对着玉扣出神,念及府中女眷的惊慌绝望,狱中铁索锒铛、疲弱将死的父兄,皱眉沉吟,脸色愈发阴沉。
忽然背后有冷风乍起,携风带雷往这边激射而来。
他听风辨音,扬手便捉住一支疾劲射来的弩箭,反手掷向来处。
有闷哼隐隐传来,没等他回身擒贼,背后铮然之声不断,弩箭如雨,兜头罩下。
霎时间,万箭穿心,血透重衣。
梁靖双拳紧握,挣扎着回身,只看到远处一道模糊的轮廓,藏在深浓夜色。黑色的衣袍在风里翻飞,那姿态架势,尽是斩尽杀绝的狠厉。
是……他!
京城三月,春深日暖。
满院的玉兰开得如火如荼,风吹得枝头乱晃,洁如细瓷的花瓣落入草丛,无声无息。
玉嬛午睡醒来推门而出,便见廊下的漆红坐凳上又积了许多,水瓮里游鱼得趣,正绕花竞逐——仿佛一辈子困在那方天地里,也能自得其乐。
可那毕竟只是鱼,与人不同。
玉嬛看向反锁的院门和两旁躬身肃立的侍卫,唇边挑起嘲讽的笑。
半月前大行皇帝驾崩,遗诏由永王承继大统。如今丧事过半,礼部郑重筹备,择定后日行登基大典。永王府的旧人们也都翘首期待,盼着能跟进宫伺候主子,换取荣华恩宠。
哪怕不能进宫,留在潜邸当差,也能有享不尽的富贵。
阖府上下暗自欢喜,除了被困在这里,格格不入的她。
门外成群的脚步声渐渐靠近,玉嬛心里一紧,忙提起裙摆朝院门走去。
还没到跟前,紧锁的朱红门扇被推开,一袭墨色镶金边的衣襟便映入眼帘,锈了精致的云纹金蟒,张牙舞爪,庄重端贵。
是已继位却仍住在潜邸的新皇帝,从前的永王李湛。
玉嬛连忙在甬道旁驻足,恭敬跪地行礼,“拜见皇上。”
李湛没出声,摆手屏退侍卫,反手关了院门,踱步到她跟前,握住手臂将她扶起来。
前几日忙于先帝的丧事,沉甸甸的黑棺白幡令心绪颇为沉闷,这会儿瞧见娇媚的美人,紧锁的眉头便舒展些许。
单薄的春衫勾勒出曼妙身段,上等素色宫缎裁剪的衣裙,穿在她身上相得益彰。青丝堆叠,两鬓如鸦,国丧里除了素净的玉簪挽发,别无装点。那张脸却是绝色,黛眉如远山,底下修长的眼睫微垂,遮住妙丽双眸,唯剩肌肤如玉,秀腮雪颔,春光下莹白细腻。
只是唇角抿着,没了往常烂漫动人的笑意。
李湛握着她柔软手臂,不舍得放手,连声音都变得温柔。
“第五天了,玉嬛,你想清楚了吗?”
玉嬛颔首,眉目微抬,眼底隐隐期盼,“还请皇上能如当初许诺的那样,为韩家昭雪冤案。”
李湛却摇了摇头,“朕是问另一件事。”
很温柔的声音,却让她神色微僵。
另一件事……带着阖府冤屈,不明不白地跟他入宫,去做个连身份都不敢告诉世人的妃嫔吗?他将她困在这里五天,却原来还是如最初那样,只想把她留在身边,却不肯履行当初的诺言。
期待跌为失望,玉嬛笑容微敛,垂眸道:“等祖父冤情昭雪,任凭皇上安排。”
“你——”李湛眼底掠过不悦,低声道:“怎么还是如此顽固!”
玉嬛垂眸不语,外头跟来的老太监却像是撑不住,发出几声沉闷的咳嗽。
李湛眉头微皱,忽然抓住她手臂,拉着她大步走近屋里,随手掩上屋门。
……
先帝在时,永王备受宠爱,这座府邸也修得轩昂恢弘,除了建制不及东宫,其他陈设器物,皆冠于京城。锦帐长垂,珠帘半卷,底下铜鼎香炉里甜香慢腾腾散开,满室旖旎。
没了和暖春光,屋里有点凉。
玉嬛试图挣开李湛的手,却徒劳无功,只能抬眼看他,“当初我答应为皇上效力,是因皇上曾说过,一旦得偿所愿,便为我祖父的冤案平反,还他清白。如今我做到了曾答应过的,皇上呢?”
“朕会做,但不是此刻。”
“那是何时?”玉嬛反问,见李湛不答,哂笑了下,“一年?十年?还是二十年?”
李湛眸色微沉,单手握住她,铁箍似的,在玉嬛试图掰他时,猛然伸臂将她抱进怀里。
“别闹了,玉嬛!”声音压低,如同斥责。
怀里的人却不像平常乖顺,眼底泛红,挣扎之间,强忍喉间颤抖咬牙质问,“皇上一直在骗我,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为我祖父洗雪冤情,是不是?”
李湛沉眉不说话,紧紧抱着她,眼底渐渐聚了浓云。
等玉嬛稍微安静点,才柔声道:“朕曾许诺娶你,是真心话。哪怕此刻不能封你为皇后,也会封你为妃,甚至贵妃,等朕握紧权柄,便能废了杨氏,让你入主东宫,再也不宠幸旁人。玉嬛……”
他声音渐低,凑在她耳边,“我是真的,想要你陪在身边。”
溽热的呼吸落在耳侧,放在从前是浓情蜜意,此刻却如鲠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