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超友谊

凑齐三百能量值。

使用定点传送返回北宋。

大概凌晨五点,王琛看了看窗外白茫茫一片,没再睡觉,而是拿着从现代社会搜索到的北宋全景地图开始制定行程计划。

这次他从现代社会带回来的不仅仅是一系列生活用品,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北宋周边地图,既然想要北宋皇室全力支持自己,那么献上任何东西都比不上地图。

按照地图上所看,如今宋朝最大的敌人应该是北边的契丹,这份地图王琛精心准备好了,一旦到达汴京有机会接触皇室,他会毫不犹豫献出去。

至于周边党项、六谷部、多弥、大理、吴哥王朝等等,他准备伺机而动,并不一定要献出去。

至于还称作蒲甘的缅甸地图,王琛是不准备交出去,他还想着去开采翡翠矿呢。

按照地图上所看。

自己前往汴京的路径大致可以分为楚州、泗州、宿洲、毫洲、徐洲、宋洲、陈州和汴京等八站路线,总计一千六百里左右路程。

这八个城市在北宋都是属于规模还可以的城市,似乎可以一路走一路交换东西。

为了能够利益最大化。

王琛琢磨了下,准备每个城市出售一台座钟、一只手表和五瓶花露水,至于生活用品和剩下的座钟、手表、花露水不会出售,要带去汴京结交达官贵人。

那么座钟、手表和花露水定价多少呢?

王琛在本子上涂涂改改,大致确定,座钟至少值五百金,相当于现代社会五百元样子,手表三百金以上,至于花露水,量稍微大点,加个玻璃瓶,预计两百金样子吧,也就是说,没路过一个城市,他准备至少挣一千两黄金价值的东西。

当然,他不会收钱。

只收取同等价值的宝石、顶尖药材或者其他珍贵东西。

相对而言,这些东西比黄金拿到现代社会更容易变现。

确定完毕。

已是清晨六点半样子。

外面传来了家丁们晨练的声音。

“报数!”

“一!”

“……八!”

“……二十七……”

聚精会神的王琛这才惊醒,朝外一看,原来天都亮了啊。

他伸了个懒腰,揉了揉发麻的肩膀。

起身。

打开门,来到院子口。

王琛对着正充当“总教头”的王云仓喊道:“王云仓,过来。”

王云仓急忙丢下一众家丁,兴匆匆跑过来,道:“琛哥儿,啥事?”

王琛想了想,“待会给家丁们配备点武器,这两天我要出远门去汴京,让他们随行保护我,嗯,带个八十个人吧,留下二十个人看家护院。”

王云仓嗳了一声,“好,我知道了,还有什么事吗?”

“咱们这有人会说官话吗?”王琛关心起来。

北宋的官话有点像粤语,又有点像后来的客家话,反正任何一个现代人穿越过来,肯定是听不懂的,据说北宋的官话称之为“雅音”,貌似来源于洛阳读书音,具体如何王琛还真不知道。

要是不找个会北宋官话的人通行,食宿都不方便,更别说交换商品了,自然,他要随身携带几个会官话的人。

王家大宅一直是王云仓在管理,他对各人情况倒是了如指掌,想了想,道:“我记得王文秀会官话,其他人暂且想不到了。”

王琛呃了一声,“就她一个人会吗?”

“我也会,当年念私塾的时候先生曾经教过,你要我一起同行吗?”王云仓眼睛里闪动着莫名的光芒,似乎很想跟着去汴京。

考虑到家里要人把持,王琛毫不犹豫拒绝道:“不用,你留着看好家就行。”

王云仓满脸失望道:“好吧。”

王琛没再理会他,转身朝着王文秀闺房而去。

……

门口。

敲了敲门。

“秀秀姑娘,醒了吗?”

“正在梳洗,公子有何要事?”

“听闻你会官话,我这两天要去汴京,不知你愿不愿意同行?”

里面沉默了片刻。

小半响后,门被打开,一身青色打扮的王文秀出现在眼前,她款款行了一礼,伸手道:“公子请进。”

照理说男人进女人闺房不太好。

不过王琛都在她闺房里让她用嘴替自己服务过了,早就不把那些事情放在心上,他抬步跨过门槛,看见小翠正打着哈欠在梳头,他笑吟吟道:“小翠儿,梳头呢?”

还穿着白色内襟衣着的小翠脸微红,显得有点羞涩道:“公子晨安。”

“嗯,早上好。”王琛自顾自在小圆桌边的椅子上坐下。

王文秀顺手带上门。

因为冬天了,哪怕六点半样子,屋子里还是黝黑一片,幸好王文秀点了油灯,勉强能看得清。

她来到王琛旁边坐下,眨眼道:“公子此去汴京有何要事吗?”

王琛把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大致告诉对方前去认义父,另外,有可能会见皇帝。

这不是他托大,认为自己够资格上朝见皇帝,而是在北宋初期,凡是在京城的无论文武官、各等级爵爷,只要无需执行自己业务的,每天都要去参见皇帝。

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宋神宗元丰改制之后,从此只有门下省起居郎以上、中书省起居舍人以上、尚书省侍郎以上、御史台中丞以上才能每日参见皇帝,其他品职低微就没资格了。

王文秀露出疑惑的神色,“既然公子前去认义父觐见皇帝,为何要妾身陪同?”

王琛有点不好意思道:“那个……咳咳……嗯,我听说你会官话?”

王文秀恍然大悟,笑盈盈道:“原来如此,行,什么时候动身,妾身收拾下行李。”

“不出意外明天吧。”王琛把日期说了一遍。

王文秀颔首道:“好。”

……

下午时分。

通州府、静海衙门的各级官员都把要带的东西送来了。

曾知州、朱知县等人,一而再再而三叮嘱什么东西是送给谁的,总共三十多驴车东西,从绫罗绸缎到金银珠宝都有。

王琛让王云仓盘点了下货物。

这三十多驴车货物大概值五万贯。

嘿,这群当官的真有钱。

《水浒传》里梁中书给他岳父蔡京送生辰纲的时候,也不过才十万贯金银珠宝,要知道那时候宋朝已经通货膨胀过好多次了,而且那时候因为交子的发行,宋朝一两银子兑换的一贯钱只有七百七十文,不像北宋初期,一两银子兑换的一贯钱是一千文。

也就是说,《水浒传》生辰纲的十万贯,大概只有北宋初期两万贯的购买力。

如今整个通州府当官的拿出五万贯价值的东西,王琛当然觉得他们有钱了。

仓库里。

刚刚清点完通州官府的货物。

王琛站在门口对王云仓道:“把另一个仓库里咱们的四千套生活用品都放驴车里,用东西遮好,千万不能淋雨弄湿了。”

王云仓答应道:“我知道。”

王琛又嘱咐道:“还有二十台座钟给我额外用驴车放,上面垫些柔软的东西,不能颠簸坏了。”

“座钟?那是啥玩意?”王云仓不明所以。

王琛按照着座钟的样子形容了一遍。

之所以把这些东西都拿出来,是因为本次随行的人员有点多,除了自己宅子里会带张青、徐江等八十多个家丁出去,官府方面还会派五百士兵护送,人多眼杂,他不想暴露神秘空间的秘密,自然只能把东西先拿出来。

两人正说着呢。

忽然,已经成为通州王记掌柜的王大郎匆匆从外面跑进来。

见到王琛和王云仓,王大郎先是行了一礼,随即从袖子里抽出一封粉色信笺,道:“王总,柳琦红姑娘让我托一封文书给您。”

“柳琦红?”王琛愣了下。

“是的,她今日来到王记找您。”王大郎大致解释了一遍事情经过。

王琛大概听明白了,柳琦红不知道找自己什么事情,可惜去王记找没找到,这才写了一封信,他从王大郎手里接过信笺,撕开封口,从里面抽出宣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