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第 187 章

红楼之金钢指 外乡人 4589 字 9个月前

一路走到贾母的荣庆堂,耳边都是丫头的通报声,脚下却没有停下来。就着丫头帘起的帘子,元姐儿提了一下裙角,跨了进去。

给贾母请了安,又给一旁摆菜的王夫人请了安。之后走到贾母身边,高高的举起双手,做扶着贾母的姿态准备扶着贾母去用膳。

贾母个不高,元姐儿举高双手倒也能扶着她。

不过贾母还没傻透气,让一个三岁的小丫头踮着脚尖扶她。贾母一只手由身边的大丫头鸳鸯托着,另一只手则是牵起了元姐儿高举的左手,向着摆了餐桌的偏厅走去。

走了两步,贾珠也牵着贾琏一道过来了,与贾母和元姐儿互相问了好,便跟着贾母一道坐在餐桌旁。

贾母这里用饭,无论多少人都是极静的氛围。一大三小在王夫人的侍候下,用了膳后,贾母因着要磨搓儿媳妇,便在饭后打发了三小出去,又留着没有用晚饭的王夫人说话。

而出去的三小,则是被元姐儿都叫到了她的院子。

发育早一些,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十一岁的小少年,朗眉星目,龙驹凤雏。这会儿子有人想要染指他,宫里这些活人又哪里不明白这其中的道道。

只是这位怕是还没开窃吧?

人家窥觊你的清白身子,你却以为人家想要谋刺于你。

这就尴尬了。

这种时候,要不要将那个小宫女带走?

不过猥亵未遂,也或是诱惑失败,这个罪名又要怎么定?大良开国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有皇子遭遇到这种另人发指,丧心病狂的事情呢。

一群带着兵器赶过来抓刺客的禁卫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视线全部落在他们的副统领身上。

禁卫军的副领导此时眼尾嘴角都在不停的抽搐着,凭他自认见多识广也不曾遭遇这种状况。

然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突发状况也在他琢磨撤退的时候发生了。

七皇子因为受惊过度跳到了书案上,此时平复了那股惊慌失措,便注意到自己站得有点‘高’

恐高的人,一但注意了自身所处的高处,那么恐高症的一切症状就会随之而来。

眩晕、恶心,即将坠落的不祥感以及那一跳一跳的青筋一直压迫着七皇子的神经。

脸上因为惊吓和愤怒带出来的血色也迅速的被苍白取代,整个人站在书案上打起了摆子,那抖动的速度就跟得了癫痫似的。

禁卫军副统领洽巧找到了说词于是正抬头准备跟司徒砍说道说道时,就看见司徒砍那副摇摇欲坠的样子,当即吓出一身冷汗。

祖宗诶,你又没被那啥,至少弄出这么一副不可承受的样子吗?

禁卫军副统领在心中拼命的刷着屏,不过出于职业操守以及对自己小命的珍视,副统领哪怕此时已经是满头黑线,仍是将手中的兵器交给身后的人,小心的上前准备将仿佛站在悬崖边上的七皇子带下书案。

七皇子平日里一直很低调,长这么大最让人诟病的事情便是他那太医怎么治都没治好的恐高症。

此时见司徒砍这般,在场的多数人也都想到了七皇子莫不是犯了病?

就在司徒砍摇摇晃晃差一点就一头栽下书案的时候,禁卫军的副统领也走到了近前。就在他倒下去的瞬间,一个箭步冲了上去。

在接住司徒砍的那一刻,副统领觉得若他真的没有将人接住,那一定是皇子的书房太大的缘故。

一间书房比他们家三间正房还要大,不摔你摔谁呢。

副统领接住司徒砍后,待司徒砍站稳便退离了司徒砍的身边。哪知副统领导刚走开,先前被司徒砍指控的小宫女会在这时候冲过来。

“殿下”小宫女见司徒砍站稳,便想要扑到司徒砍的怀里。

司徒砍刚缓解了恐高的各种不适感,就又被冲过来的小宫女吓得汗毛竖立。

她,她又,又要推我?

然而就在司徒砍准备大声高叫时,小宫女的速度太快,力道过大,直接将司徒砍扑了出去

飞出去的瞬间,司徒砍除了害怕以外,竟然下意识的觉得这种感觉忒熟悉了。

他到底什么时候还被人推过呢?

被推出去后,再加上这一夜的惊悚,在身体落地的那一瞬间,司徒砍终于‘幸福’的昏了过去。

再不用面对这草蛋的世界了,真星糊。

此为防盗章现在的王朝之主姓司徒。

当然起兵造反之前人家并不是姓这个姓的。

不但姓很随意,就连名字也与明太祖的旧名字也不逞多让。

相传明太祖刚出生那会因为身上有虫子爬,所以起名来虫爬,后念了重八。而咱们大良王朝的开国太祖是真正的孤儿出身,小的时候没名没姓。后来再大一点,就自己给自己起了个姓。

姓什么呢?

大户人家都会在门上挂个姓氏牌匾,而自从有记忆以来就寄居破庙的太祖则非常痛快的给自己取了个‘佛’姓。

名字则是被大家混着叫出来的。

组合起来就是——佛毛头。

后来开灾人祸,官逼民反,身无长处又身无分文的佛毛头就顺势跟着起义了。

从来光脚的都不怎么怕穿鞋的,一无所有闹革命,就更不怕会失去什么了。

敢拼敢杀的佛毛头倒是真的凭着自己的本事杀出一片蓝蓝的天。

然后佛毛头就发现了,他这个姓和名字不太好哇。

叫起来一点都不威风。

于是在驻守某地的时候,绑了个读书人,让人家给他念百家姓,然后又让人家给他说历史名人。说着说着,他就给自己找了个祖宗。

你瞧,像他这样有本事的人,他祖宗怎么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平头小百姓。

这一定不能的呀。

于是这位太祖直接给自己换了个姓,又碰瓷了一位祖宗。美美哒的通知了所有他认识的人,他认祖归宗了。

那个年代,大家都忙着呢。谁还会管这种事。听说之后也不过道了一句恭喜,从此佛毛头变成了司徒xx。

等到这位成功干掉了所有的同僚荣登九五之后,天下人也不是没有对这位的身家来历进行过考究。

可这连个线索都没有的事情,又让旁人怎么去查证呢?

新朝廷给这位皇帝建太庙祠堂的时候,只能连蒙带猜的编了一段莫须有。这位太祖见人家弄的比自己瞎编的还有鼻子有眼,大手一挥直接当成真相的记到了本朝历史里。

没错,事情就是这样滴

老子与前朝是有着血仇家恨地,老子绝不是为了一套衣服和两个粗粮馍馍才走上造反这条路的。

于是在太祖皇帝血泪控诉前朝灭他满门的情况下,太祖的出身和姓氏就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

然而血统与遗传永远是没办法掺假的。

大良王朝传到了这一代,当朝的太子最近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那日与他老子顶了半天嘴,直接说什么他一无所有,还不如姓司空了。

本意是讽刺当今偏心打压之语,却正好说中了当今从父辈那里听说的辛密。当下又气又恼,罚了太子禁闭。

太子地位不稳,前朝后宫自然是人心浮动。

但凡有儿子的后妃就没有哪一个不幻想着男人死了,自己当太后的。

你说女皇?

倒也不是没想过。不过那多累呀。

本朝以孝治天下,生个好儿子不是比自己当女皇更轻松?

面前的这位后妃自然也不例外。

尤其是她还不指一个儿子的时候。

只是这个长子太让人操心了。

超过三尺高,就害怕的双腿发软,两眼发直。

今天大儿子学骑射,那小母马还是她娘家特意挑的矮腿马,却不成想还是将大儿子吓得一张脸苍白似雪,动也不敢动。

摇了摇头,陈妃娘娘让人带着大儿子下去换身干爽的衣服再过来说话。而她则抱着小儿子在那里想着大儿子这毛病到底要怎么治才能治好。

半晌,陈妃娘娘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