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得最多的也不过是贾母有些小偏心罢了。
赖嬷嬷那个当产婆的姐妹在这种事情又是干成了惯犯,手脚麻利的情况下,还真不容让人看出什么破绽。
总之在找不到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张氏的死亡就被这样定性成了难产。
而也是在这个时候,元姐儿才真正的看到了内宅的残酷。
杀人不见血的残酷。
张氏的葬礼在即,没了亲娘的小白菜,不论是洗三还是满月都没人想起来,或者说哪怕是记得这事,也因为娘死爹不疼的没人想着。元姐儿想到自己数月前的满月宴,就由衷的心疼这个小猴子。
而更让元姐儿心疼这个堂弟的原因还是来自她亲妈的落井下石。
贾琏一出生,大太太张氏便去了。整个荣国府都在传他八字硬,克母。元姐儿知道,这里面一定有王夫人的手脚。
亲妈一直不满亲爹是次子,在贾瑚没了以后,一心盼着大太太再不生育。满心满眼的想着将来爵位会落在贾珠这个鱼眼珠身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大太太不但走出了丧子之痛,她还成功怀孕,并且又生了一个儿子。
老太太上了年纪,身边还养着三个嫡出孙子和孙女。府中的事情便都落在了二太太身上。老太太明显要保这个孩子,亲妈虽然因为老太太‘悲伤过度’而暂理荣国府,但时间尚短,手上又没权,她也撼动不了老太太的决定。于是便只能在这种小事上动动手脚了。
荣国府里向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大房没了当家太太,大老爷还是一副赋闲在家的颓废样。大房唯一的子嗣也不知道能不能养活的情况下,二房一家便渐渐的在府中占了上风。
管家的王夫人都不必做什么,只话里话外带出几分意思,府中的下人,就会将她的意思当成圣旨一般捧着。
不过在克母这种流言传得满府皆知的时候,贾母站了出来,杖杀了几个嘴碎的下人,这件事情才平息下去。
至少表面再没人传贾琏克母的话了。
正如贾母最开始设想的那样,张氏虽然去了,但张家对贾琏却一直上心着。
时常派人来看望不说,也提过几句想要接贾琏过去住的话。
贾母怎么可能会放任张家将贾琏带走?
她自是不会同意这件事了。不过在张家老太爷和老太太或是其他贾琏的舅舅舅母生辰的时候,她都会派人抱着贾琏去祝贺。但也是当天去,当天回,从不让贾琏在张家留宿。
一来二去的,两家倒是习惯了这种相处方式。不过,虽然张家和贾家因着贾琏的原因,关系倒是不曾疏远。
不过也不会再近一步就是了。
荣国府对人对外的局势一直在贾母的掌控中,这不得不让元姐儿更加的小心和防备起贾母来。
就在这样你算计我,我防备你的日子里,时间飞快的向前狂奔而去。
元姐儿终于三岁了。
而比她小了九个月的贾琏也按这个时代的算法三岁了。
不过元姐的三岁是实打实的年纪,贾琏就只能说是虚岁了。
这两三年来,元姐儿和贾琏一起住在贾母的碧纱橱里。
开始的时候,元姐儿还有心疼自己这位堂弟。可随着这位堂弟的入住,她便时常被小婴儿吵得睡不好觉后,这种心疼就都元姐儿团吧团吧丢掉了。
也有可能是住在一起的缘故,元姐儿与贾琏的感情倒是极好,比元姐儿跟贾珠还要亲近一些。
贾珠这几年跟着先生读书,虽然现在看不出来将来有多大的出息。但至少贾政考校功课的时候,凡是贾珠学过的,贾珠都能答上来。不过很可惜,鬼畜亲爹一般考校功课的时候,百分之八十的题目都是儿子不曾学过的。
回答不上来,那就又是一顿披头盖脸的训斥。
荣庆堂里也不是没有空余的房间,元姐儿与贾琏也渐渐的长大了,因此贾母便让人收拾出来两间厢房给元姐儿和贾琏居住。
不过贾琏的房间是挨着贾珠的,元姐儿的房间则被安排在贾敏曾经住过的小跨院。
说是跨院,那也不过是荣庆堂边角用月亮门隔出来的三间正房罢了。
老太太之所以这么安排还是因为她找了好几年终于找到了一位让她满意的教养嬷嬷已经进府了。
她孙女今年已经三岁了,她的宫妃培养计划也应该开始了。
从碧纱橱里搬出来,元姐儿是喜悦中带着几分遗憾的。
以后怕是再也听不到任何的辛秘了。
打量自己未来可能要住上许多年的院子,元姐儿满意的点了点头。
还不错,配得上自己大年初一的吉利生辰八字了。
三间正房,两侧皆带耳房,还有左右厢房,她一个人带着丫头婆子住这么一套院子,心里美美哒。
不过当元姐儿在刚刚搬完家后就遇见了贾母给她找来的教养嬷嬷后,元姐儿的人生都黑暗了。
好,好像容嬷嬷呀
新来的嬷嬷姓于,四十多岁,面容姣好,但看起来却有些严厉和刻薄。在被贾母请到府里教养元姐儿之前,好像是在慈宁宫里当过差。
于嬷嬷将全权接手元姐儿身边所有的大事小情以及元姐儿的启蒙教养。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元姐儿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都被于嬷嬷盯得紧紧的。
若是做错了,于嬷嬷对元姐儿的处罚就是罚饿,罚站等等既能让你印象深刻,还不会让你我受伤的各种处罚。
水深火热的日子,让元姐儿非常庆幸她是带着手心里的小空间一起穿越的。
此为防盗章如果她说她们是咔咔咔一顿挠,然后挠漏了石门钻狗洞爬出来的,乃们相信吗?
反正若不是当事人,元姐儿自己都不相信。
你咋就那么能呢?你再挠一个给俺们看看呗?
╮╭
若说刚刚一院子的人都因为元姐儿姐弟的出现懵逼傻眼,那么现在就轮到了元姐儿自己个儿了。
她眨巴眨巴眼睛,小嘴巴张了张,又合上了。
最后顶着所有人的视线,硬着头发小声的说道,“我们,我们是钻狗洞爬出来的。”至于门门上的狗洞是怎么来的,元姐儿表示她才三岁,她也很懵。
九门提督:“”张家那是什么密室?竟然还带狗洞的。
五皇子:“”连密室都带狗洞,他终于知道张家为什么会被抄家了。
张老太太:“这不可能。”
从狗洞里爬出来的?
这怎么可能。
谁家密室还会留个狗洞等着人爬出来?
他们张家那密室都是用的厚重山石砌成的,上上下下别说狗洞,就是个耗子洞都不可能有。
一个多时辰之前,九门提督就将所有赴宴的女眷都放走了,然后一边派人查抄后宅各院的财产,一边派兵清理张家内院的大小主子和仆侍。
因为人口对不上,九门提督正派人在张府各处一遍遍的寻找呢,却不想竟然从正院的东耳房走出一对姐弟。
看到这对姐弟,再听听这话,他们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不就是被人偷梁换柱,然后放跑了张家余孽嘛。
九门提督抿着了抿嘴,看了一眼还在懵逼状态的五皇子,一边派人去荣国府请他们家的人过来认领孩子,一边派人去追剿张家余孽。
九门提督知道这种时候,是不能指望五皇子说什么了。弄不好他还得替五皇子背了这口锅。
想到此,九门提督就有些个后悔。
这善缘让他结的。
直接结成了死疙瘩。
相较于九门提督的迅速应变,五皇子在反应过来后,首先想到的却是九门提督会不会将张家余孽跑出去的事情推到他身上,然后告诉父皇?
就在他心思不定的时候,九门提督忍着气对着五皇子抱拳承认了自己的失职。
五皇子见此,连忙大度的‘原谅’他的过错,并且吩咐他一定要尽快抓住张家余孽。
张老太太与张家的其他太太都跪在一侧,听到五皇子这句话时,眼睛便转向了元姐儿和贾琏,眼底深处的怨恨,吓得贾琏直接躲到了元姐儿身后。
元姐儿:
这特么都是什么破事,难道这还是她们的错?
怪她挠门挠得太快了?
“那密室现在何处?”九门提督看了一眼整个人都有些恍惚的张老太太,低下头问着也有些恍惚的元姐儿。
元姐儿闻言,转头指了指身后东耳房的方向。九门提督见此,直接大手一挥派人去查看了。
少时,九门提督派去的人带着一脸的不可置信回到院里,看一眼张老太太,再看一眼元姐儿姐弟,最后抱拳恭敬的回道,“回五殿下,回大人,东耳房东面那面墙确实,确实有个狗洞。”
一瞬间,集中在元姐儿姐弟身上的视线以及张家三位儿媳妇都不敢置信的看向张老太太。
您老可真会玩。
听说门上真的有洞后,张家三位太太的眼中都是对张老太太的不满神色,张老太太则是使劲的摇头不愿意相信自己刚刚听到的话。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而看着面前的这一切,九门提督却想到了既然张家有密室,那里面说不定还会装了什么好东西,于是与五皇子说了一声,便带着人进了东耳房。
到了东耳房,九门提督看着正对房门的那面墙上不小的狗洞,眼睛又转向了他带来的这些兵丁身上。
东耳房有个狗洞都看不见,眼珠子都进水了不成?
几个兵丁也有些个迷糊,这么大个狗洞,他们咋就没有看见呢。
看了一眼那面墙上摆着的案桌,几个兵丁都觉得一定是这个案桌挡住了他们的视线。
九门提督狠狠的斜了几眼兵丁,然后便上前去查看这间密室的破洞门了。
这面墙若不是开了个洞,世人很难想到这后面还有一间密室。
墙上挂着一幅画,下面一个案桌,看着那空空的案桌,九门提督扭头在屋中仔细看了一眼,便可知道之前这案桌上摆了香炉等物。
俯身往案桌的下面看去,那里正好有一个不大,但也不会让人忽视的洞。
元姐儿弄出来的洞,大小也就刚够她们姐弟俩爬出来。
刚够三岁的姐弟俩爬出来的洞又能有多大呢?
相较于五大三粗的兵丁和九门提督来说忒小忒小。
不过趴在地上,倒是能够顺着那门洞看到里面的情况。
然后无论是兵丁还是不相信手下兵丁眼神的九门提督都挨个爬在地上看了一回密室里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