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坐在床对面的榻子上,听到周瑞家的话,虽然不满意,但也只是说了一句‘没个轻重缓急’,而听到两人对话的王夫人娘俩都在心里撇嘴。
没错,假晕的不用说,真晕的也醒过来了。娘俩个都躺在床上听到了这番对答。
乃闺女生死未卜的时候,你竟然还有心情去处理什么狗屁公事?
要真这么出息,也不会二十多年没升上一级半职的了。
本就对这辈子的亲爹没啥好感,这一回印象分怕是以n次方的速度跌到了地平线以下,再也捡不起来了。
元姐儿也没有想到她会这么倒霉的被压在床帐下,心中也不由的大叹倒霉。果然还是原来的名字更吉利一些。
而王夫人也是咬牙切齿的在心中大骂贾政不慈。
这闺女是她从娘家带来的还是粪坑里捡回来的?
出了这么大的事,你特么跑得比兔子还快不说,竟然还能想出这么个理由来敷衍人。
真当她傻?
你可让老娘省省心吧。
想到此,王夫人又想要刚刚贾母说的话,心中越发的恼上了贾母和贾政。
视线也很模糊。
姓韵不舒服的动了动,想要出声询问,一个女人低声喝了一句:“吉时未到,快捂上姐儿的嘴,不能让人听到姐儿的哭声。”
为了让大姑娘一出生就有个好八字,她们做了许多的准备,可不能在这一刻前功尽弃。
姓韵不知道这是在说自己,可当她被人抱起来,抱着自己的那个女人还伸出手,捂住自己的嘴,姓韵见此,隐约觉得这是在说自己,一头雾水,却也乖乖的自己闭上嘴了。
叫她姐儿的人,年纪什么的不应该比她小吗?
视线并不怎么好,除了能用耳朵听一听,姓韵也没旁的办法可想。
手脚也不听自己的使唤,就像以前做恶梦,想跑却动不了的样子。这样的感觉一度让姓韵以为自己又是在做梦。
可刚刚被人生出来的感觉太真实了,还有哪怕是看不见,却可以听见的两种惨叫声。
没错就是两种。
她生出来的时候有一种叫声,之后那个声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女人的叫声。
这个声音很像刚刚吩咐人捂她嘴的女人发出来的。
姓韵真心的祈祷,这真的只是一个梦。
哪怕她仍要心怀内疚地夜夜梦到那个男人错愕以及不敢置信的脸
姓韵,是个血统纯正的花国姑娘。
她的姓就是姓名的‘姓’字,听说春秋战国时姓这个姓的人最多。不过到了现代,已经极少见到这个姓氏了。
因为赶上了计划生育,姓韵这一代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不过姓韵上面却有个哥哥,大了姓韵十五六岁。
姓韵之所以能够出生,还是多亏了她这位比她还能折腾的天才哥哥。
姓韵她哥赶上了好时代,十五岁就出国读书。然后国外发生暴乱,学校的师生们在爆炸的废墟里发现了他哥哥带着身份证的钱包以及一具面目全非的男尸。
于是姓家父母悲伤过后,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要了二胎。等到姓韵满月的时候,她那位疑似英年早逝的天才哥哥竟然通过大使馆打了通越洋电话。
此为防盗章
贾母心里惦记着出了什么事便扬声喊了一声鸳鸯,问门外谁在说话。
鸳鸯听了消息整张脸都绿了,还不及进来告诉贾母,就听到贾母的声音响起。于是连忙转头推门进去回话。小声的将得来的消息告诉了贾母,她连看一眼贾母的表情都不敢。
老二爷这也忒出息了。
贾母听了就是一惊,连忙坐起身,让鸳鸯服侍自己穿衣。不大一会儿一身家常衣衫便朝着荣庆堂行去。
此时的贾母还不知道她大孙女儿还活着。因此心中是又气又怒,还带着难过和遗憾。
自古小儿易夭折,富贵人家更是如此。贾母基于种种考量,虽然大孙女出生的时辰好,八字吉利。但贾母还是准备等到她大孙女满了周岁时再抱到身边教养。
虽然没有养在身边,但毕竟是自己的孙女,感情多多少少有一些。此时听到她这么小就出了意外,一时间觉得白瞎了自己制定的孙女培训计划的同时,又觉得这个孙女怕是个没福气的。
不然咋就这么早就没了呢。
真真是白疼她了。
一路上贾母想了不少,就在她惋惜不已的同时,又有一个丫头小跑过来,说大姑娘没事,二太太叫了太医的话。
贾母一听这话,放下心的同时也对自家小儿子少了几分恼怒。
罢,罢,罢,哪有猫儿不偷腥的,这也要怪老二家的平日里管的严,否则哪能出现这样的事。
不过小儿子这么‘淘气’,确实要说说他了,胡闹也要有个限度。
╮╭
快到荣禧堂的时候,贾母站住了脚,对着身旁的赖嬷嬷吩咐道,“不要让老大一家知道。老大家的身子弱,这一胎怀相也不甚好。这些日子就让老大家的留在自己院中养胎,”顿了顿,贾母又说道,“告知家下人等,若是谁将消息传出府外,全家发卖。”
赖嬷嬷连忙应下,向贾母告罪一声就越过贾母去吩咐封口之事了。
贾母看着走远的赖嬷嬷,转身进了荣禧堂。
四年前,贾代善病逝。贾家正经守了三年孝。三年后不等贾母带着老儿子搬出荣禧堂,大儿媳妇与小儿媳妇便都先后有了身孕。
孕妇最忌讳搬家这种事情,贾母见此,只自己先搬到了荣禧堂西后的荣庆堂居住。
贾母本来是想要让小儿子住到东大院,再让住在东大院的大儿子一家搬到荣禧堂去住。也因此,在大儿媳妇尚未生产前,贾母便一直让小儿子一家住在荣禧堂那边,省得折腾。
说起折腾,贾母就想到四年前因为丧事而疏于照顾没了的长孙贾瑚,仍是心痛不已。早知道那也是个没福气的,还不如当初少疼他几分了。
自从那孩子没了以后,大房至今没有子嗣,这一胎必须要保住。若是因此受到惊吓
想到这里,贾母抬脚进了屋子。
此时的王夫人已经镇定下来了,闺女脸上和身上没有伤,呼吸也平稳,知道没有生命安全。不过在听到贾母过来的时候,眼珠子一转,瞬间便有了主意。
那贱人虽然死了,可他贾政却不能不受到一点惩罚。她有闺女,要顾及自己的名声,这种事情上,她若是一味的不依不饶,那就是善妒。所以必须有个人为她出这个头。
而这府里又有谁最有资格出这个头呢?
自然是自家的婆婆喽。
王夫人自从出嫁后,便觉得自己当年真特么不懂事。当年没出嫁的时候,她和她妹找了她那两位嫂子多少麻烦。
她老娘还是个偏心的,于是俩位嫂子刚嫁进府的时候挺不容易的。
等到她出嫁后,风水轮流转。俩位嫂子的待遇便换成她了。
想到守完父孝就出嫁的贾敏,再想到自己的婆婆,王夫人早就没了对俩位嫂嫂的愧疚之心。
切,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她有啥好愧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