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第 122 章

红楼之金钢指 外乡人 3655 字 9个月前

以后怕是再也听不到任何的辛秘了。

打量自己未来可能要住上许多年的院子,元姐儿满意的点了点头。

还不错,配得上自己大年初一的吉利生辰八字了。

三间正房,两侧皆带耳房,还有左右厢房,她一个人带着丫头婆子住这么一套院子,心里美美哒。

不过当元姐儿在刚刚搬完家后就遇见了贾母给她找来的教养嬷嬷后,元姐儿的人生都黑暗了。

好,好像容嬷嬷呀

新来的嬷嬷姓于,四十多岁,面容姣好,但看起来却有些严厉和刻薄。在被贾母请到府里教养元姐儿之前,好像是在慈宁宫里当过差。

于嬷嬷将全权接手元姐儿身边所有的大事小情以及元姐儿的启蒙教养。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元姐儿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都被于嬷嬷盯得紧紧的。

若是做错了,于嬷嬷对元姐儿的处罚就是罚饿,罚站等等既能让你印象深刻,还不会让你我受伤的各种处罚。

水深火热的日子,让元姐儿非常庆幸她是带着手心里的小空间一起穿越的。

不然大半夜饿得人都睡不着,更别提什么睡姿了。

“于嬷嬷,听说有人睡觉会打鼾?这个可以通过养成的睡姿改正吗?”

于嬷嬷:“不能。”

“于嬷嬷,听说久站腿会变粗,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于嬷嬷:“不曾听说过。”

这个还真得去好好的查一查,若真是如此,那以后她可不能再用罚站这招了。

在那里练习如何捏兰花指更自然更好看的元姐儿见她问了好几个问题于嬷嬷都答不回来,有些失望。

不过元春的这点失望,微乎其微。跟宫里某位宫妃的失望相比,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这位宫妃看着脸色苍白,浑身冷汗的儿子,那是既心疼又无奈。

她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恐高的儿子呢。

府里的下人在进府当差后都有专人教导规矩。她一般这个时辰歇觉,能进她院子的下人不会不知道规矩怕是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才会不管不顾。

贾母心里惦记着出了什么事便扬声喊了一声鸳鸯,问门外谁在说话。

鸳鸯听了消息整张脸都绿了,还不及进来告诉贾母,就听到贾母的声音响起。于是连忙转头推门进去回话。小声的将得来的消息告诉了贾母,她连看一眼贾母的表情都不敢。

老二爷这也忒出息了。

贾母听了就是一惊,连忙坐起身,让鸳鸯服侍自己穿衣。不大一会儿一身家常衣衫便朝着荣庆堂行去。

此时的贾母还不知道她大孙女儿还活着。因此心中是又气又怒,还带着难过和遗憾。

自古小儿易夭折,富贵人家更是如此。贾母基于种种考量,虽然大孙女出生的时辰好,八字吉利。但贾母还是准备等到她大孙女满了周岁时再抱到身边教养。

此为防盗章

哭了半晌,张老太太的儿媳妇们便都上前劝慰自家婆婆缓着点悲伤,切莫伤了自己的身子骨。

而贾母这边,王夫人是个不怎么会来事的人,再加上她对于张氏的死并不怎么悲伤,被张家的媳妇们一比,倒显得她极为木讷。

贾母见此,心里存了气。见儿媳妇留在这里也帮不上她什么忙,便将王夫人打发出去料理家事了。

少时,张老太太终于缓解了悲痛,便提出来要见一见女儿遗容。

贾母闻言长叹了一口气,“老大家的自从嫁到府里,上上下下就没一个人说她有周妥的。唉,我陪你一道过去。”

张老太太点头,两人便互相搀扶的去见张氏最后一面。

之后贾母又陪着张老太太哭了一会儿,这才先回了荣庆堂,将张家婆媳留在东院里。

等到贾母离开,张老太太便让人叫了张氏的陪房过来。一一询问了张氏的情况以及到底是怎么发生的难产。

张老太太记得前两天与闺女通信,闺女还说一切顺利呢,怎么就会难产了呢。

那心腹当时也是进了产房的,听到张老太太问。便问当时的情况一一说了。

说是张氏迟迟不生产,羊水即将留尽,不得不保小弃大

产婆做的手脚,一般人哪怕是双眼盯着,怕也是看不懂。因此张氏的心腹能说的也只能是她看到的情况。

张老太太叹了口气,只叹了一句便又转移了话题问起了旁的。

堪堪一个时辰,张老太太才在儿媳妇的掺扶下来到荣庆堂,又见了贾琏这个刚出生就没了母亲的外孙子,抱着痛哭了一番后,这才告辞离去。

姑娘嫁出去了,很多事情就是她这个当亲娘的能做主。今天暂且离开,等到灵堂支起来了,她们才能再过来。

等到张老太太一离开,贾母脸上的悲伤迅速的收了回去。叫了赖嬷嬷到近前,小声的询问了一番。

知道张家婆媳并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这才放下心来。

贾母在后宅里历练几十年,想要做些手脚,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发现的。张家婆媳又不住在府里,日常往来又能了解多少。

虽然这么多年张氏回娘家的时候也时常会跟着亲娘和亲嫂子说一说荣国府的事情,以及贾母这个婆婆。

但说得最多的也不过是贾母有些小偏心罢了。

赖嬷嬷那个当产婆的姐妹在这种事情又是干成了惯犯,手脚麻利的情况下,还真不容让人看出什么破绽。

总之在找不到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张氏的死亡就被这样定性成了难产。

而也是在这个时候,元姐儿才真正的看到了内宅的残酷。

杀人不见血的残酷。

张氏的葬礼在即,没了亲娘的小白菜,不论是洗三还是满月都没人想起来,或者说哪怕是记得这事,也因为娘死爹不疼的没人想着。元姐儿想到自己数月前的满月宴,就由衷的心疼这个小猴子。

而更让元姐儿心疼这个堂弟的原因还是来自她亲妈的落井下石。

贾琏一出生,大太太张氏便去了。整个荣国府都在传他八字硬,克母。元姐儿知道,这里面一定有王夫人的手脚。

亲妈一直不满亲爹是次子,在贾瑚没了以后,一心盼着大太太再不生育。满心满眼的想着将来爵位会落在贾珠这个鱼眼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