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看着跪在不远处的张老太太,元姐儿坐在张府的廊下时,心中充满了后怕。
她想到了王夫人对贾珠的看重,对贾琏的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阴暗心思。
她想到了道貌岸然的贾政,想到了贾慈悲的贾母然后元姐便越发的觉得,她当初真的很二。
多看了几本红楼同人文,便觉得张家多好多好,在张家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一二,仿佛是尽了一份人道主义。可实际上呢
右手握住左手,然后又轻轻的松开。若不是她这份天赋异禀,说不定她与贾琏就死在了她的自作聪明之下。
再看一眼余嬷嬷以及这一次一同陷在张家的贾家下人们。她害得可不只是他们姐弟两条小命。
扪心自问,若是从来一次,知道她与贾琏不会有事,那她会不会救张家那两个六岁的小孩?元姐儿想要摇头,可是这头却怎么也摇不下去。
她知道,若是不危及性命,她是一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然后什么都不做。可若是危及了性命,那她就只能闭上眼睛了。
人心,永远都是那么矛盾和直白。
“姐,姐。”
就在元姐儿感慨红楼果然是鲜血书就的时候,蠢狍子贾琏那颤抖的小声音也传进了元姐儿的耳中。
转过头,元姐儿有些不高兴贾琏打断了她难得悲春伤秋的心情,嘟着个小嘴一脸不悦的看向贾琏。
然后元姐儿就顺着贾琏手指的方向看向了马车后壁。刚看到马车后壁的情况时,整张脸都囧在了那里。
哎呦,我的曹大大,马车壁上咋是一片窟窿眼子呢?
洽巧因事耽误,尚未回宫的七皇子也看到了贾家的马车后背,瞬间脸上也出现了一片茫然。
他看到了啥?他就不应该将轿帘掀起来。
元姐儿靠坐在一旁,看着亲哥可怜巴巴的模样,心中却想到了多年后的贾宝玉。
想到当初宝玉挨打时,王夫人说过的那句话。元姐儿也是真心希望贾珠能够活下来的。
除非宝玉转性,否则他是真的撑不起二房的门户。
一同养在贾母院里,元姐儿与贾珠的接触却并不多。贾珠是什么样的人,原著里的描写实在有限。不过在元姐儿看来应该是比宝玉更让王夫人骄傲的存在。
说真的,来到红楼的世界已经好几个月了,但元姐儿一直没有多少代入感。
这糟心的世界,糟心的身世,元姐儿排斥极了。可今天看到贾珠那更让人糟心的遭遇,元姐儿突然觉得其实她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太糟心。
对比出来的幸福,让元姐儿对未来一下子就少了许多的悲观。
至少她比贾珠这个亲哥要长寿。
话说回贾珠这里,在亲祖母的帮助下,成功脱离鬼畜亲爹后,贾珠正经过了一段好日子。
不过贾珠也确实到了启蒙的年纪,贾母思考了一会儿后,便写了封信给贾敏送去了。
贾母想要拜托林如海这个正经科举出身的探花郎介绍个脾气好,有耐心的坐馆先生。
真才实学那是必须的,但是有贾政的‘教导方针’在前,贾母更希望先生能够真的懂得因才施教。
贾敏是贾珠的亲姑姑,这点小事贾敏又怎么会推脱。洽巧她成亲没两年,与林如海也是蜜里调油。晚膳的时候,贾敏便将亲妈的事说了,林如海当即便点头应了下来。
科举犹如过独木桥,每一科录取的人数都不及参考人数的十分之一。他一路考过来,同窗不知凡几,想要给媳妇娘家的侄子找个坐馆先生,忒轻松了。
不过数日林如海便找到了位同窗,然后又写了封信给自已岳家。等过了中秋佳节,贾珠幼儿园小朋友的生活也就正式开始了。
元姐儿本来还想着仗着自己年纪小,跟着贾珠去蹭课。不过只犹豫了一会儿的功夫,元姐儿便觉得她还是趁着自己现在年纪小,多听听这荣国府的八卦吧。
也许这些事情,于自己将来更有用也未可知呢。
这一日午膳后,元姐儿仍是按着往常的习惯靠着贾母撒娇不肯离开,贾母见元姐儿这么亲近自己,心里也是欢喜。再加上元姐儿年纪小,这个年纪的小孩哪怕是听到了什么,估计也听不懂。于是阻止了元姐儿的嬷嬷,只让打着哈欠的元姐儿就睡在她身旁。
嬷嬷见此,只得让小丫头取了小锦被,盖在元姐儿身上,然后才带着人退了出去。
等到贾母的房间只有贾母和赖嬷嬷,以及‘睡着’的元姐儿时,贾母才沉着声音对赖嬷嬷说道,“宫里传来消息,太子怕是不好了。”
此为防盗章荣国府那边,死了个贾代善。剩下一个废物贾赦,一个残废贾政,俩个儿子是哪一个都拿不出手。
一个是没实权的闲职,天天在家自己玩。另一个干啥啥不行,让他干点活,能逼死自己上司
贾家现在连个有实权的人都没有,他家那恩封的五品官之女凭什么当皇子侧妃?
真当皇子侧妃不值钱咋的?
可自己母妃却说,贾史王薛是当初跟着太祖打天下留下的老人,四王八公,人脉深厚,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许一个侧妃之位却可以得到这四家的全力支持。于是五皇子便决定忍辱负重一回,大方的许了一个侧妃之位给贾家。
但这些事情的前提却是他并没有看见自己的侧妃灰头土脸的钻狗洞。
有这么一个幼时钻过狗洞的侧妃,五皇子觉得太丢面了。
看了一眼一院子的张家人,再看一圈九门提督带来的兵丁以及户部清点张家财产的官员,五皇子决定一会儿回宫后,就先找母妃将这事说了。
这个侧妃,说啥他都不能要了。
斜了一眼拉着弟弟小声说话的元姐儿,五皇子撇了撇嘴,就这样的资质估计也就配得上他七弟那个废物了。
五皇子哪里知道,他这么想的时候,他那位好七弟也在想着这件事情。
荣国府的大姑娘,他是娶呢,娶呢,还是娶呢。
且不说七皇子那猥琐的心思,只说才十三岁的五皇子,正好处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年纪。但凡认准了什么事情,想要让他改变印象那是比登天还难。
反正元姐儿这个侧妃,在他这里是没戏了。
哼
说的好像你要,人家就会嫁给你似的。
就咱们元姐儿那性格,真要是让她嫁给人做侧妃,还不得将吃了熊心豹子胆的男人挠成另一个密室门洞?
无知的人是幸福的,至少五皇子因为元姐儿三岁时这点破事远远的避开了。
就在五皇子在心中打着如何说服他母妃的腹稿时,九门提督也带着亲信回来了。
而荣国府的人也在这个时候到来了。
按理来说,九门提督派去荣国府的人此时估计还在路上,荣国府的人是不可能这个时候赶过来的。
可问题在于赵嬷嬷在送走了兄弟和外甥女以及张家那对小兄弟后,便在城门口租了个马车,一路快马加鞭的赶回了荣国府。
一进入荣国府,赵嬷嬷只犹豫了一下,便冲到了荣禧堂,找了正在那里处置家事的王夫人。
有后娘就会有后爹,虽然现在新大太太还未入府,但贾赦这个亲爹对于贾琏这个儿子也是多有不管的。
贾母是个啥样人,赵嬷嬷这个做下人的,不能说多清楚,却也知道这位不说无力不起早,也绝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么慈祥。
张家的事情很有可能会牵连到贾家,那么在这种时候她就不应该去找贾赦和贾母。
大姑娘元姐儿是王夫人所出,若是先说动了王夫人再由着王夫人派人去张家,说不定少一些波折。
你说贾政?
不,不,不,她一个做奶娘的,还是别往这位爷身边凑了。
正如赵嬷嬷所想的那般,王夫人一听元姐儿姐弟被张家那黑心的老太太关了起来,换她俩个孙子的命当即怒火中烧,恨恨的拍了拍桌子,口不遮言的大骂了一通张老太太和亡故的张氏。看了一眼赵嬷嬷,犹豫了片刻,便带着赵嬷嬷去了荣庆堂找贾母。
在进入荣庆堂的时候,王夫人的脸上又多了几分焦急和担忧,脚下的步子也变得匆匆起来,神色慌张得仿佛真的很担心元姐儿姐弟的性命安全。
其实,没有人知道王夫人此时是希望贾琏遇害的。
若是贾琏遇害,那么她的珠哥儿就是两房唯一的元配嫡子,唯一的子嗣。
那么将来这府里的爵位
可王夫人也知道,若是贾琏遇害了,她的元姐儿也不可能再活在这个世上了。
只是,
女儿终究是要嫁人的,她将来能够依靠的只有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