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 45 章

红楼之金钢指 外乡人 6919 字 9个月前

出嫁后,距离又产生了朦胧美。于是这种观念一直到死,贾敏都没发现哪里不对劲。

泥嘛,当然是乃的参照物错了呀。

╮╭

这个时候的贾敏成亲的时间还短,无论是她自己还是贾家这边谁都没有担心过她将来会子嗣艰难。于是贾母一边笑呵呵的收下节礼,一边也打发人送更多的节礼回林家。

林如海是正经科举出来的探花,谏在帝心,前程不可限量。贾母对于这个女婿还是满意的,自是要好好的笼络一下这个女婿和闺女。

王夫人这会儿子还只是个次子媳妇,既不当家也不掌权。对于贾母拿着荣国府官中的财物贴补闺女这事,王夫人虽有些心疼,却并不会太心疼。

这也有可能是一旁坐着的大房的张氏吧。

大房的张氏倒是看不出什么来,她摸着肚子上的小锅,笑得极温柔。

单看这一点,大房的张氏便极适合做个管家太太。

实际是什么,怕也就只有张氏自已清楚了。

她早就在怀上这一胎的时候交了管家权,再不用做那拿着钥匙的‘大丫头’了。

原著中,王熙凤是如何管家的,现在的张氏便是如何管家。

现在看来,王夫人这一手还是师从贾母呢。

“林府家大业大,就是人丁单薄了些。妹妹一个人操持府上诸事,老太太多疼她一些也是应该的。”不经意地看了一眼王夫人,张氏对于贾母加重给林家的节礼的事,只是笑着赞同说道,

“前儿我嫂子还让人给我送了些桂花浆蜜,媳妇记得妹妹也爱吃这个,本来媳妇还想着不过是两瓶子蜜,就特特的派人送去,让人瞧着也不像。正巧今儿要还礼,稍后媳妇让人送过来,也好一道送到林家去。冲水喝或是做馅料都使的。”

贾母笑着点头,“这样就很好了。”说完这话贾母转头看王夫人,王夫人抽了抽嘴角,笑容有些僵硬,不过却并没有表示说自己也有东西送给贾敏。

烦她都烦不过来呢,凭啥还要送她东西?

贾母眼底划过一抹不悦,又转过头来继续跟张氏聊天。元姐儿和贾母同坐在一张榻上,听了半晌,没意思地打了个哈欠。

好多人都说贾家的爷们里贾琏长的极好,住在荣庆堂后,元姐儿先后见过贾赦以及张氏,倒是认可了那个说法。

只要不长残了,或是专挑父母的缺点生,那贾琏的容貌自是不用说了。

看着张氏肚子上的小锅大小,元春真心希望张氏能活下来。

哪怕张氏活下来了,她们二房可能就不像原著中那么得势。可张氏活着,贾琏许是就不用娶了胭脂虎。不会孝期再娶,不会去一趟扬州,林妹妹就成了‘打秋风’的可怜虫。

而没了王熙凤,也许贾家就避开了放利子钱,以及逼死张金哥那对苦命鸳鸯那等破事。

无论是贾家还是她自己,越是往下想,元姐就觉得这人生悲催得不能再悲催了。

小小的人,就坐在那里一会儿皱眉,一会儿撅着小嘴巴,本就长相精致,现在又凭添了几分可爱逗趣,坐在下面的张氏见了,也有几分喜欢。

“咱们元姐儿长的可真好,眉眼之间倒有几分姑太太的品格。将来长大了,必是错不了。”

贾敏长的好,但多半是袭承了贾母的好容貌。现在夸元姐儿,夸贾敏,其实就是在变相的夸贾母。

这话贾母听了高兴,可王夫人听了却未必。

就贾敏那一脸的刻薄没福样,有啥看头?

也是这个时候,王夫人才发现她这闺女这一场病真的瘦了不少。

以前小脸圆圆的,一看就是他们王家人。

王夫人是个溺爱孩子的家长,当然了,她的溺爱只限于她生的。看到亲闺女瘦得‘脱相’了,王夫人如何不心疼自己生的崽子呢。

做为王夫人的亲生闺女,荣国府的长孙女,元姐儿无疑是在她溺爱的范围里。

只是这还是一个重男轻女的时代,王夫人心中最重的还是贾珠这个嫡长子。

也因此,在那一场贾母与王夫人的博弈中,王夫人的心里是有点迁怒元姐儿的。

现在听到张氏这么说,王夫人看着元姐儿,咽下了心疼孩子瘦了的话。

这话若是说出口,她那么刁钻的婆婆说不定又要说出什么话来呢。

她闺女只是瘦了,才不像那死老太婆呢。

元姐儿还在这里悲春伤秋的感叹命不好,却不知道她那亲老子也与她一同感慨人心不古,世道艰难。

贾母让人封口,到底不可能真的将所有人的口都封住了。

哪怕是当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事后也会慢慢的知道一些。

贾政在自己的小书房里就接待了他那位一直让他瞧不上的亲哥。

而他亲哥贾赦来这里的目的自然不是友爱兄弟或是探讨学问。他是来奚落自家兄弟的。

老二,你出息了。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吧。

老子再不忌口,也没想过要动崽子们的奶娘呢。

长兄如父,咱爹不在了。当哥哥的可得好好说说你了,顺便问一问这奶娘是不是真的比普通的丫头媳妇有韵味。

嗯,应该是有滋味

贾政一直很清高,仗着读了几本书,又离他们老子娘住的近,从小到大时常挤兑文不成武不就的贾赦。这一会儿终于有了这么一件逼良为娼,害得闺女奶娘撞头自尽的事情了,贾赦能放过他去?

一朝失足,终身气短,说的怕就是贾政了。

有了这么一场‘塌方’事件,也就不怪贾政心底多么瞧不上贾赦,可也在面对贾赦的时候气短听话了。

所以说,贾家这么个不讲规矩的地方,又怎么可能会有弟弟听哥哥话的规矩。

此为防盗章

相较于没心没肺,只记得住他姐儿暴力威胁的贾琏,那睡得提脚卖掉都没啥知觉的好睡眠,元姐儿这一夜睡得并不安稳。

可能是白天的运动量太大,元姐儿晚上睡着了,还梦见了她一个劲的挥动自己那佛山无影爪在那里挠来挠去。

半夜睡在帐子里高高的挥动左手臂,时不时的还会蹬蹬腿像是在踹着什么的样子,让一干侍候的丫头嬷嬷都认为元姐儿还是白天被吓到了。

毕竟才三岁多的孩子,表现得再聪慧,再稳重,可年纪在那里摆着呢。

想到下晌元姐儿‘喝得’一干二净的安神汤,众人便想着明早起来再多熬两副来。

其实那安神汤,元姐儿压根就没有喝。

感谢张老太太友情赞助的那套茶具,元姐儿和贾琏在将里面的茶水喝得七七八八后,元姐将剩下的茶水倒入配套的茶碗里,然后特有先见之名的将一整碗安神汤都悄悄的灌进了茶壶里。

旁的不说,那茶壶装上几碗安神汤一点问题都没有。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倒在空间里,回头趁人不备的丢掉,还是因为元姐儿觉得这好歹是药,说不定啥时候就真的用上了。

荣国府奢侈的家风,不能体现在她身上。

话说想到今儿这一天的忙碌,她收了一密室的好东西,可最终真正属于她的怕是只有之前张老太拎进去的食盒以及挠成‘琉璃’片的大片石板了。

联想到原来空间里费了老鼻子劲攒下来的十二块点心,元姐儿满心庆幸至少还有一块琉璃片可以证明她不是吃货

╮╭

自认并没有受到惊吓的元姐儿,在第二日一早醒来就又被盯着喝了一碗安神汤。等汤药服下,又过了半刻钟,元姐儿才独自留在自己的院子里用早膳。

因为昨日就寝前,荣庆堂那边的丫头就传了贾母的口讯,说是今天要进宫,早膳各自解决。元姐儿是知道每日早上王夫人会侍候贾政用膳,因此便也没过去凑这个热闹。

再加上对亲爹,她真的没好感。对亲娘,好吧,如果没有从王夫人的眼睛里看到她看着贾琏那一闪而过的可惜神色,说不定元姐儿还愿意在‘受惊吓’的早上去跟着王夫人母慈女孝一番。

但今天,她确实没那么兴趣。

元姐儿知道贾母今日进宫是去见甄贵妃,心中对于贾母以感谢为由的‘上进’表示精神上的支持。

王夫人汲汲算计是因为有荣国府的爵位让她抓心挠肝的惦记。可元姐儿一直闹不明白贾母这般折腾算计图的是啥?

贾赦能活到现在,他是贾母亲生这一点无须置疑。要不是亲生的,估计他都活不到娶妻生子的年纪。

贾母一直偏心的贾政,就更不需要怀疑什么了。

两个亲生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俩个孙子,哪怕是孙子他妈不咋得她欢心,可也应该放在手心里的。

可元姐儿就是发现,在贾母的心中,她是有价值的,贾琏是可有可无的,若他不是大房现今唯一的子嗣,怕是也不会得到贾母多少关爱。

而贾珠那里,算是整个荣国府最得宠的孩子。

然而哪怕是贾珠,贾母的重视程度也不如后世那些喜欢跳广场舞的老太太们对待亲孙子的感情。

既然对子孙都是这副德行了,那她还折腾个啥?难道这就是红楼版的女强人事业心?或者这些儿孙里,只有贾宝玉才是这老太太的心头肉?

而理由就是贾宝玉长的酷似贾代善?然后疼着哄着纵容着

被自己的想法雷得不轻,元姐儿下意识的打了个冷颤。

生活如此美好,她还是继续用人格魅力征服生病卧床的余嬷嬷吧。

余嬷嬷昨日也遭了些罪,再加上柴房下面的地窖环境并不怎么好,今天一早起来余嬷嬷便觉得身上不大好,特意派了侍候自己的小丫头跟元姐儿说了一声,又跟贾母和王夫人道了一声恼。

贾母和王夫人分别赏了药材,就连元姐儿在听说这个事后,也特别吩咐人炖上两盅滋补汤水送到余嬷嬷房中。

用过早膳,元姐儿又歇息了一会儿。然后就让人端上两碟点心去探望病号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已经进宫去的贾母因为辈份和年纪的缘故陪坐在甄贵妃下首处。

先是感恩戴德的感谢了一通五皇子救助之恩,然后又好生夸了一回甄贵妃出身高贵,教养非凡,总之贾母那话说得甄贵妃整个人都是心花怒放。

哪怕知道贾母这些话都是恭维之词,可这世上又有哪个人不喜欢听好话的呢?

不过转念一想到昨日宝贝儿子回来时说的那番话,甄贵妃便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贾母发现。

反正等到贾家那姑娘长大了,还有十多年呢。

先拿着侧妃的名份吊着贾家往前跑。十来年后是个什么局势,他们母子是否还需要四大家族的势力还未可知呢。

先吊着她再说,反正也不吃亏。

昨日便想明白的甄贵妃在今日被贾母好言好语的捧了一番后,语气也比之前更柔和。“昨日便听砘儿回来说了,你们家的大姑娘玉雪可爱,极招人疼。”甄贵妃说完便转头看向一旁的宫女。

那宫女知机,连忙捧出一个托盘。

甄贵妃指了指那托盘上的东西,笑得极温柔,“昨儿砘儿回来,本宫便替砘儿准备了份见面礼,还想着今儿一早让人出宫去府上,不曾想老太君竟是进了宫。这样也好,只麻烦老太君将给‘我们’大姑娘的礼捎回去也是一样的。”

在这里甄贵妃仿佛没查觉自己口误的说了一个‘我们’,然后贾母听了,心里便越发的笃定甄氏母子对元姐儿的满意。

连忙起身谢过甄贵妃的赏赐,等到甄贵妃笑着让起时,贾母才又坐回刚刚的凳子上。

看着正面大榻独坐的甄贵妃,再想想自己屁股下那小的不能再小的凳子,贾母心中更加坚定了要让元姐儿上进的心思。

等她成为贵妃的祖母,乃至皇后的祖母时,她又何需在此战战兢兢?

下了早朝,当今便派了太监宣甄贵妃伴驾,贾母闻言,只得起身告辞出去。

她本来是想要见一见五皇子,看看五皇子对她是什么态度的。可惜早朝比尚书房下的早

转身看着宫娥捧着的托盘,贾母又觉得看不看也无所谓。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宫里撕杀出来的胜利者可不是小小的荣国府宅斗出身的贾母就能看透的。

甄贵妃娘俩摆明了是想要空手套白狼,又怎么会在这种事情上吝啬表达自己对贾家大姑娘的‘喜爱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