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事情,因为目的不同,结果自然也是不同的。
等到小宫女被贾家的丫头挤走,绿柳才拿出宫里历练出来的手段将两个贾家丫头拿捏在手心里。
当然,那已经是绿柳进府好几天后的事情了。
给贾赦和绿柳挑纳妾的吉日这种事情,王夫人一定弟媳妇做起来便有些个尴尬。于是王夫人在这一日的晚膳后便亲自捧了本黄历去跟贾母挑选。
贾母看都不愿看一眼,只问王夫人可有吉日。
王夫人说了几个,贾母指了一个一个月后的日子,这事便定了下来。
王夫人好奇宫里的事情,尤其是好奇甄贵妃与贾母,以及绿柳之间的谈话,从贾母那里出来,王夫人脚跟一转便朝着元姐儿的小跨院行去。
她去的时候,元姐儿洽巧还没睡。王夫人便打发了一屋子的下人想要问问元姐儿今儿白天在宫里发生的事。
元姐儿见王夫人这样,简单的说了一下今儿的行程。王夫人听了并不满意。半晌,才对元姐儿说道,“你大伯那人色令智昏,又是个浑人。倒不似你老爷,读书上进,人品端方”王夫人又说了几句贬贾赦而褒贾政的话,就是希望她这闺女出门见到贵人的时候多夸夸她老子,除了赐妾这种事,其他的好处都可以分给贾政的。
听了这话,元姐儿整个人都惊了,只能木木的点头。
这兄弟俩明摆着就是一丘之貉,你糊弄谁呢?
圆房的日子定下来了,自是要通知绿柳一声。
绿柳在正式成为贾赦的姨娘前,是有资格来给贾母请安的。这样的大家礼数,绿柳做得很到位。
贾母从不留膳,等早上请了安,绿柳便回自己自己的房间里用早膳。之后元姐儿在贾母那里用过早膳后,便会回自己的院子跟着于嬷嬷学习宫规和各种才技。
每每路过绿柳的房间时,元姐儿都在想着贾母瞧不起妾室,却精心教养亲孙女去做妾。
这样很讽刺的有没有?
好吧,她承认贾母看不上绿柳,还有其他原因在里面。但送亲孙女去作妾也是事实不是?
“姐,住在佛堂的那个女人真的是我们老爷的新姨娘吗?”因为每次绿柳去给贾母请安都是避开了贾府的所有主子去的,再加贾母的态度,住在贾母院里的贾琏一直到绿柳进府第四天,才听到风声。
元姐儿正悬腕描红,听到贾琏的话,可有可无的点了点头。
蠢狍子却疑惑了,“不是说我们老爷要娶新太太的吗?”
“那并不冲突。”元姐儿放下笔,又将手腕上的沙袋解了下来。她对于这种速成的练字方法非常的想要咆哮,不过她也知道这个时代的女人,没有多少时间是用来学习这些事情的,也是只能默默的忍耐了。
“琏儿,这个世上是不公平的,也是扭曲的。男人可以一次性娶很多个女人。但女人却只能一次嫁给一个男人。”走过去拍拍蠢狍子的头,“所以你们老爷可以在一年里娶很多人回去。”
贾琏眨巴眨巴眼,似懂非懂,“所以是因为我们老爷娶的太多了,那个女人才会住到佛堂那里的吗?”
元姐儿:这娃倒底是怎么得出这种结论的?
就在贾琏注意到绿柳的时候,绿柳也已经将注意力放在了贾琏身上。
绿柳是官府做过登记的良妾,身份差不多就跟后来的尤二姐一样。良妾在正室死后被扶正的,俗称为填房,在礼仪待遇上视同续弦。然而这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此种“有辱门风”,宁肯再娶良家女也不肯将妾扶正。
所以甭管贾赦有没有正室,绿柳这辈子也只能是姨奶奶了。
其实绿柳这样的身份还好一些,丫鬟抬起来的妾如果被扶正,这就表明她们可以和她们以前服侍的人平起平坐,这对那些主子们是很大的一种侮辱。
想想看,如果平儿被扶正成链二奶奶,宝玉与三春姐妹还有林妹妹等人见到平儿时就都要对她行礼问好了,这让这群天之娇子的脸往哪里搁,又成何体统呢!
这要是带出去应酬,是要被同一个圈子里的官宦人家笑话的。也因此,像贾家这种大户,是绝对不允许妾被扶正这种现象出现的。一日为奴,终身就再无出头之日。
绿柳知道自己的路也就这样了,再想到自己被甄贵妃赏过的那碗药,绿柳担心自己这辈子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于是便想要拉拢贾琏为将来做考虑。
她无子,贾琏失母。她想要趁着邢氏没嫁进来之前,与贾琏打好关系。只是她才有点行动,贾母那里就发现了。
然后赏下一些佛经,让她在圆房前修身养性。
绿柳看着那厚厚一摞佛经,无语了半天。然后换了身衣服,又让人拿着这些佛经去荣庆堂给贾母请罪。
她一个宫女字都认识不了几个,能看得懂佛经上辣么多笔画的字?
甭逗了。
第二十八章
王夫人出身王家,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嫁妆丰厚,还有个前程似锦的哥哥,只这样出身的王夫人嫁给了‘人品端方’的贾政,最后靠着死去公公的面子,蹭了一个五品的诰命身份。
贾赦是一等将军,他的妻子不论是原配还是续弦都是一品的诰命。邢家的门第,以及邢氏自己本身也没出众到让人摈弃门户之见,能得了荣国府这门亲事,在世人眼里就跟走了狗屎运似的。
且不说贾母当初为什么要选这么一门亲事给贾赦,但此时贾母却是丁点没将未来大儿媳妇的面子放在眼底的。
大户人家的大丫头养的比小户人家的小姐还要尊贵,更何况是甄家精挑细选,又送进宫里侍候甄贵妃宫中能够委以‘重任’的大宫女了。
单不论出身,只绿柳人生履历就比邢氏要出彩几分。而哪怕是论出身,邢氏这个落魄人家的小姐,怕也比不上绿柳这个甄家出身,又在宫里混了一个身份的丫头。
旁的不说,若是原著中贾元春的侍女抱琴出嫁,那她就比尤二姐,尤三姐有身价。
毕竟尤氏的那两个继妹除了一个寡母,也没个父亲兄弟帮衬。
续弦本就容易让人拿原配做比较,邢氏倒霉催的竟然还会被人跟宫里出来的宫女姨娘做比较,这人生不可谓不悲催。
四年的甲醇生涯,元姐儿有将近三年的时间都是住在荣庆堂。对于身边这位和蔼可亲的祖母到底有多心狠手辣,元姐儿虽说不上多么了解,却也能凭借一些细节判断出这位对自己儿子的新姨娘带着某种人道毁灭的情绪。
想到绿柳的身份,再想一想贾母能做的事情,元姐儿肯定贾母怕是又要启动赖嬷嬷的姐妹了。
您就不怕遭了报应
想到各个续本的贾母,好像并没吃到什么苦。
要么是在抄家前就老死了,要么就是在抄家当时受惊过度死的。反正人家折腾了一辈子,也风光享福了一辈子。
╮╭
虽然不知道这位绿柳姨娘会不会成为迎春的生母,但元姐儿却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她早早的死掉。
如果她真的非正常死亡的话。
不是她圣母,也不是她忘了张家的事情,好了伤疤忘了疼。荣国府不是那么好生存的,有个亲妈在,迎春再不济也不会再成为个小可怜,年华正好的时候,被人活活作贱死。
斜了一眼身边已经闭目养神的贾母,元姐儿觉得这位绿柳姨娘进府的方式着实没法让人喜欢,尤其是在现在这种关键时刻。
太子,秦可卿,甄贵妃,五皇子,还有位心挺大的七皇子怎么感觉出现的这三位都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呢。
太子和五皇子就不用说了,这俩肯定没戏。至于那位七皇子,元姐儿摇了摇头,傻不拉叽的。
接个头还能让人撞见,他还能干点啥事?
若是司徒砍知道元姐儿这么评价自己,那比下水沟还要宽的眼泪都得逆流成河。
这样的大冷天,谁特么还会去御花园玩那见鬼的捉迷藏。
那假山下的小路通两头,俩人在里面以最快的速度接过头,就各走一个方向离开那里,这可是冬日里最安全的接头方式了,哪成想会碰见元姐儿这个闲得蛋疼的家伙。
想了一会儿,元姐儿没意思的悄悄将桥帘掀起一条缝,看了看外面并不算多的行人。她也不知道走到哪里了,可转头看贾母淡定的模样,便也觉得可能还要许久才能到。
一边是木头的桥子壁,一边是软呼呼的胖祖母,元姐儿放下桥帘连考虑都没考虑一下,便将头靠向贾母学着她闭着眼睛假寐。
贾母身有触感,睁开眼睛看了看,复又将眼睛闭上继续想着心事。
老大是个孝顺的,但却是个耳根子软的。那绿柳看起来温柔和善,但能被甄贵妃重用,心计如何不需要怀疑。甄贵妃安排人入府,除了监视,提醒外,许是也有离间他们母子的意图,甄家的心忒大了,五皇子还没得到皇位,甄家就这般轻慢贾家,假以时日
祖孙俩个一路无话,由着桥子将她们抬回家。
两人身后坐着双人小桥的绿柳,心却跟长了草似的,不得平静。
她的人生总是旁人的棋子。
不过好在,她还活着出了宫。
想到多年前跟着甄贵妃进宫,后来年纪大了被放出来的那位姐姐,回到甄家不过数月便没了。
想到前两日甄贵妃派人送来的汤药,绿柳心中便涌上一股暗恨。
甄贵妃怕她有了孩子会倒戈,便赐了绝育汤给她,绝了她生育的希望。虽然她喝下汤后,拼命的催吐,可终有些留在了体内。没有孩子就没办法在后宅立足,她就得依靠甄家并且为了得到甄家的看重,而拼命做一条听话的狗。
摸了摸小腹,又看了一眼放在腿上的描金匣子,那里面有她进宫多年攒下的积蓄,也有这一次出宫甄贵妃给的厚赐。有了这些私房,等她在贾家安顿下来后,慢慢的找个大夫调理,说不定就会有自己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