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看他,温柔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忍。
杨志清的模样,很像是自己时日无多了,却又贪恋尘世不舍离去,绝望而悲凉。
她点了点头,扶住杨志清,将他再次带到了树下。
从那日起。
有时候,两人会到荒林深处的百花烂漫处坐一坐,有时候,又会去荒林边缘的大河边,看湍流的河水,看一整天。
杨志清不再愤懑,不再发怒,不再满心的怨恨。
他有时候会给小青作画,有时候,又会在蝉鸣鸟啼的夏夜,给她讲书中的故事。
炎热的盛夏,在这里,却只有平静与安凉。
一天傍晚,杨志清正坐在树墩下看天边如火如荼的夕阳云层时,小青从荒林外回来。
手里竟端着一盘鲜嫩晶莹的葡萄。
她满目盈笑地将那葡萄放到杨志清跟前,难得有些急切地说道,“不是说最近口苦么?快吃吃看这个,我尝过了,甜得很呢。”
杨志清低头,看那盛着葡萄的盘子,竟是一枚前朝的青花瓷碟,价值不菲。
他又抬眼看了看对面的小女子。
小青见他望来,有些不好意思,“快吃,吃完我还要把盘子还给人家去。”
杨志清笑了笑,捡起一颗葡萄,送进嘴中。
苦涩多日的口舌之上,果然一层甜味,慢慢散开。
他含笑吃下,看向小青,慢慢地说道,“青儿,你可知晓,葡萄乃是多籽之物么?”
小青被他如此一唤,明显怔住。
愣愣地看着他。
不想也被送了一颗葡萄到唇边。
她看着满是病态的年轻书生眼中的笑,听他温柔地说道,“若我不是此般残躯,当真愿与你结百年之好,绵延子嗣,乐享永年。”
小青白皙的脸庞,渐渐被一层红晕覆盖。
她看了看杨志清,又看他送到唇边的葡萄。
噏动唇畔。
(520?那是个什么节?收到小狼狗表白的都站粗来!接受一下某灯唾弃(羡慕)的眼神。)
小女子拿着干净的帕子走过来,递给他,轻声道,“我叫小青,你病了,我照顾你。”
说完便转身,钻出了小屋。
杨志清拿着帕子,怔了半晌,察觉到口腔里浓浓的血腥味,才拿着帕子擦了擦,一低眼,便看到帕子上全是血。
他绝望地重新闭上眼,将那沾血的帕子,死死地攥在手里。
冬日最寒冷的时节过去后,天气渐渐转暖,白雪消融,地面也露出一点青嫩的草尖儿时。
杨志清终于被那叫做小青的女子扶着,走出了那矮小到人都几乎站不直的小屋。
这才发现——那屋子,竟然是架在树上的!
难怪小到人都几乎站不直。
正疑惑自己是怎么上到这树上来的时候,小青已经扶着他,脚尖轻轻一点。
落在了地上。
杨志清神情骤变,不可置信地看向身旁神态自若的小青。
“你……”
小青笑了笑,也没说什么,扶着他在树下的一个矮木墩子上坐好。
又折身到一旁,蹲在正燃火的小火炉边,专心地扇着蒲扇,盯着上头正在煎的药。
蹲下的时候,杨志清才发现,她掩在裙底的双脚,似乎不是人形。
隐隐露出一抹灰色的亮光,似是鳞片。
小炉子上扑扑地冒着热气,小青又直接伸手,将那滚烫的药蛊抓起,倒进旁边的药碗里。
然后端着碗,走回到杨志清身边,将热气腾腾的药递到他眼前,“趁热喝。”
依旧是笑意点点的好看模样儿。
杨志清惊了又惊,心神不知动荡了多少回,看着面前小女子漂亮的眼睛,毫无防备的眼睛,以及甜甜的笑容。
终是伸手,接过药碗,在小青的注视下,将药一点点地喝干净。
放下碗之后,缓缓说道,“多谢姑娘,在下……杨志清,是进京赶考的学生。”
小青笑着点点头,接过碗,又到旁边忙活,依旧是不多话的样子。
杨志清就坐在树墩边,看她来回不停的身影。
片刻后,又问:“姑娘,我这病,多久能好?”
小青正抓着一只山鸡在拔毛,闻言,手上顿了顿,片刻后,摇摇头,继续收拾手里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