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母后,儿媳觉得,母后只要陈以利弊,父皇应该会……”
没想到会突然被皇后点名,太子妃现编也没编这么快,一时吃吃艾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
皇后懒得听她说下去了,连连摆手:
“行了行了,苏侧妃,你来说。”
苏堇年又哪里有好主意,不过,她眼珠一转:
“母后,儿媳斗胆问一句,不知道昭贵妃娘娘对此事是如何看法?”
“她?她那个胆小……”
皇后差点咬到嘴唇,想起到底昭贵妃还是两人的长辈,不好在她们面前嘲笑昭贵妃,于是改了口:
“昭贵妃性子柔弱,就算内心是反对的,也不敢当面跟皇上说。”
苏堇年听罢,便清楚了,昭贵妃大概根本就不反对。
又或者,她觉得反不反对也没用,不愿去讨皇帝的厌。
倒不如……
“母后,依儿媳想,昭贵妃肯定也不愿此事发生,但毕竟……儿媳冒犯地说一句,昭贵妃的地位远远不及母后,自然不敢妄自评论父皇的做法,如果有母后和她一起,她定也愿意说上那么两句。”
苏堇年的方法很简单,让皇后拉上昭贵妃,一起去劝皇上。
她倒不是指望昭贵妃真的能劝得动皇上,而是指望昭贵妃真的胆小不愿去,从而侧面地起到阻拦皇后去得罪皇上的效果。
要是皇后真的惹恼了父皇,对太子又有什么好处?
对她们这些太子府的女人,就更没有好处了。
太子妃此时才转过弯来,发现原来苏侧妃也压根不赞成皇后去劝阻皇上,只是她选择了比较机智的办法,不由对苏侧妃有些刮目相看。
皇后皱起眉头,有些犹豫起来:
“昭贵妃那副风吹就倒的样子,真能跟本宫一起去劝皇上?”
“母后,昭贵妃再柔弱,也不愿宫中进更多新人与她分享皇上吧?只要有母后做她的支撑,她为何不愿一起去呢?”
如果她不愿,那就是昭贵妃的错了,可不是她这个提建议的人的错。
“罢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皇后总算点了点头。
“参见母后。”
“参见母后。”
太平宫中,太子妃和苏侧妃联袂而来。
她们两个都是奉了太子的命令,来找皇后商议如何反对皇帝选妃一事的。
只不过,太子妃心中清楚,皇帝想要选妃,哪里是皇后能阻拦得了的?
别说其他的,就是她不喜欢苏侧妃,当年也没能让还是侍妾的她进不了太子府啊?
更何况,如果现在是太子即位当上了皇帝,太子会不选妃吗?
太子会甘愿就这么两个妃子终此一生吗?
到时候,皇后肯定也不会同意吧,说不定,还要鼓励太子纳上几十个妃子,给她生下几十个孙儿呢。
想到这里,太子妃心中暗自叹气。
明明知道事情如此,可她还不能实话实说,反而要顺着母后的意思说。
苏堇年斜乜了太子妃一眼。
她自然也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可是,现在太子和皇后才是她们两个的直属领导。
太子妃莫非是傻了,还想跟这二位对着干。
皇后和太子本就性子拗,又长期横行霸道惯了,哪里能听得进去半句不顺耳的话?
“起来吧。”
皇后恹恹地坐在上位,一手捂着额头,脸色有几分憔悴。
昨天晚上被皇上训斥了之后,她就心情不佳,直到现在也没好起来。
看到下面坐着两个儿媳,更是心情不爽了:
自己的儿子才两个儿媳一个儿子,皇上不想着帮他多选几个妃子绵延子嗣,倒想着一把年纪还选妃。
不得不说,皇后娘娘也是日子过得太顺了些。
如果这些话她敢对皇上说的话,估计要去冷宫走一趟了。
皇后不说话,太子妃和苏堇年面面相觑,没有人敢开口。
过了半天,皇后终于坐直了身子,有些不耐烦地看着下面两截木头:
“太子让你们来,是为了帮本宫出出主意的,你们像两截木头似的杵着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