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一个电话

逆袭之1988 出长春飞国 1373 字 11个月前

“大老师”是什么人,那是不羁放纵爱自由的人,到目前这五十年里,韦格所能想到的职业里,就没有从政那一说。

没错,他受不了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

最根本的原因只有“大老师”自己心里明白,“怼王之王”的称号不是浪得虚名的……自已要是坐进办公室,那些领导们估计就像学校的丁主任一样,天天凉凉了。

高峰和张民强一直和韦格谈到了下午四点,韦格也并不介意透露些未来的趋势,比如重视教育、交通……

送走了知府h县太爷,韦格和大家说了一声,把礼品装上车回宋庄了。

当然,一起的还有宋阳、宋壮。

宋阳、宋壮现在已经成了村里的偶像了,十七、八岁的年纪,每天进出都开着汽车,在源城一提,那名字也是响当当的。

至于韦格,那是个妖孽,大家这一年来,就从来没把他跟自己做过对比。

无他——伤自尊。

宋庄在七公和宋有财还有老书记的领导下,已经开始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了。

村里的赵伯带着全村百十人的男人进了源城,在王峰的组织下并入了隶属“魏绝味”的建筑装修队,现在已经是经验丰富的一支队伍了。

各连锁店的装修都有了他们的身影,十五个养殖场以及那片80亩的厂区,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建筑经验。当然,还有从来没敢想的工资,每人每月200多再加上补发的奖金,足以让他们一年就能挣出一处大瓦房的钱。何况家里的婆娘还在养殖场做工,一个月的收入也足够一大家人天天吃得上肉了。

养殖场的收入,归到了村集体的名下。

老书记和李会计商量着去镇里,找镇长去谈谈能不能把小学给建起来。

村里的孩子上学要走10多里山路,这让不少孩子没上到小学毕业就辍学了。

周围几个村子加在一块也有200来个适龄娃,要是能把小学在这几个村中央的位置建,孩子们上学问题就解决了。

一个养殖场带动的是整整一片的区域,这都韦格告诉刘军的。

拿宋庄来说,养殖场的带动能力就以宋庄中心辐射向四周几公里,邻村的人即便不能在养殖场做工,也能每天弄些饲料原料来换些钱,家里收入高了,娃自然就送入学校了。

有了宋庄那个妖孽的传说,谁不想自家的娃能有出息?

韦格四人到宋庄时,天已经快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