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姑侄两人

孰若孤 黄子凌 3324 字 11个月前

“我还没说,你倒是先害羞了。”姑姑轻笑,也不怎么当回事。

“不过这事也急不得,姐夫如今没有妾室就好。只是我心中的计划得拖延了。”

姑姑喝了口茶,随后笑,“你是想让丁姨娘上位侧妃?”

知道姑姑了解府内的形势,梧桐也不隐瞒,“谁知道我什么时候出嫁。察氏是个没脑子的,只会被人当枪使,我可不想王府还没落到容瑾手上,就先被那老太太全部搬到了自己亲生儿子的府里。”

“那个老妖婆,满脑子精打细算的算盘,你能从她手里悉数保住王府也是不容易的。”她冷哼,眼神中一副不屑的神色。

梧桐看了崔清妍两眼,“大姐,不然你先去西杏苑见见姨娘吧!你们母女两也是许久没见面了。”随后对煎雪使了个眼色,“带大姐去吧!”

这时候正厅只剩下姑侄两人。

“想问什么?”崔含珠自然看得出梧桐这是故意打发大姐走的。

梧桐也不客气,开门见山了,“姑姑,我两岁不到就离开朝歌随父王举家迁移南境,四岁拜师随师游历学习。现在我和父王初回朝歌,不了解如今的局势还有人脉关系,还想请姑姑多加指导。”

崔含珠倒是不意外的,“我早知道了,所以给你准备了一个小册子,一些都是记录朝歌内各位权贵的信息,都是最基本的,你先看看,都是接触了慢慢就知道更多了。再者其他的,等初五那日陛下设宫宴,命妇觐见皇后,我在同你多说说。”

“谢谢姑姑。”

“姑姑知道你聪明,但女子聪明过了头就不好了,需要藏拙。我虽然嫁给了高家,但是我依旧姓崔,你父王平安才是最要紧的。”

“姑姑的教诲我铭记。”

梧桐听说当年邹氏入主崔家,而刚出生的姑姑没人照顾,邹氏根本就不想管着两兄妹,所以姑姑是父王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两兄妹的感情很深。姑姑快十岁的时候才父王出征,因为战事的关系,父王孤身一人好几年,也没有娶妻,最后还是陛下赐婚才有妻子。虽然和陛下差不多大,可陛下的大皇子若还在,都年过三十了,而父王最大的长女也才十八。

听闻姑姑当初心悦益阳伯高齐,无论如何死都要嫁,可那时益阳伯夫人才去逝没多久,高家老太君不允,她都要快疯魔了。而父王那时候刚拿了战功,封一品军侯,为了妹妹,斗胆拿侯爷之位换陛下赐婚,当然陛下见他爱妹心切,不但给姑姑赐了婚也没有撤下父王的爵位。姑姑这些年因此一直很愧疚,总觉得欠了父王什么。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梧桐都相信姑姑是会帮自己的,因为帮她就等于帮父王。

梧桐饶有趣味的细细打量这个婶娘,小叔崔栋的正妻张吉莹,据说她娘家的父亲是礼部侍郎,也算是家底丰厚。虽然只是嫡次女,但相比之下崔栋的六品太府寺丞就有些不上台面了,她算是低嫁了。

冷眼只瞧见张氏微微低头,神色有些抑郁,“姐姐说的是,其实都怪我,这两年我身子有些不行,老爷担心我,又要照顾我,也不愿意走开。偏偏定一这孩子又远在昌水州的上梨书院求学,而身边的女儿更是不中用,我做娘的都操碎了心,更别说膝下给我侍疾……”

“别说了。”只见崔栋冲张氏冷声道:“大哥这些年在外打仗,为国效力实在是辛苦了,弟弟一无所长未能帮料到,心中实在是有愧。”

结果这一好好的拜年,阖家团圆突然变成了……梧桐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同时姑姑崔含珠如此不待见二房,也不无缘由,任谁看了这做作的样子也顿感不屑。

梧桐抬头,腾然间看到对面的崔定一似乎也在看着她,神色带着淡淡的探究。而她只是对眼看了两下便转移了视线。

说到初步了解二房,崔栋比姑姑崔含珠小上两岁而已,妻子张氏只生了一子一女,嫡长子崔定一年十七,长得还算不错,有几分俊俏,文质彬彬的,据说是块读书的料子;而嫡女崔文柔年十六与她同岁,倒是比她大上两月,人如其名有几分柔弱的气质。其次底下还有十三岁庶女和十岁的庶子,实际上子嗣不多。而今日跟着来拜年的只有崔定一和崔文柔。

等梧桐回过神来的时候,只听到……

“大伯,这便是梧桐吧?不不不,现在还称呼一声郡主了。”说这起身对梧桐行了一礼。

梧桐起身,微微一俯身行礼,“梧桐见过婶娘。”虽然她身居郡主的位置,但到底明面上张氏是她长辈,她要做做面子。

“真好,想想当年刚见到那会,郡主和世子爷还是襁褓中的小婴孩呢!如今都长这么大了,出落得亭亭玉立,而世子爷也是相貌堂堂,器宇轩昂,已隐隐有大将之风了。”张氏急忙扶着她起来,然后拉着她,看了看她,又看看崔容瑾,随后一副感叹的口吻道。

“婶娘过誉了。我看堂哥也是玉树临风,仪表不凡,而堂姐更是天生丽质,楚楚动人。”梧桐不咸不淡的挣脱了她扶住自己的手,反过来夸了她的儿女一把。

“郡主,快别这样说,婶娘听了都怪不好意思的。与世子和郡主相比,我那两个哪里懂事,世子年纪小小就征战沙场了,而郡主这般年纪就执掌整个王府,说出去真真是厉害的。你这个堂姐如今还只是会些诗词歌赋而已……”

梧桐没接过话,继续一边静静的坐着。

“母亲,哪有您这样贬低自己女儿的啊!祖母您看,母亲一看到堂姐就开始嫌弃女儿了。”崔文柔立马做出一副羞愧和佯装生气的口吻,还有几分女儿家的娇嗔。

老夫人看到崔文柔不满的抗议,俨然一副长辈教育晚辈的口吻,笑道:“你和堂妹各有所长,且女孩子家无才便是德,也无需非得如此苛刻。媳妇也该对孩子宽松些。”

“是是是,婆婆说的是,媳妇也只是怕她将来出嫁了,在夫家不受待见,不过女孩子家确实是温柔可人便好……”张氏连忙笑着附和道。

崔文柔嘟了嘟那殷红的小嘴,有些羞涩道:“母亲,女儿不要嫁人,要永远留在祖母还有父亲母亲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