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厌华国

千尸镇 张无忍 3353 字 11个月前

因为不了解金鱼眼的性格,所以我也没有再问,而是把话题往别的方面开始牵引。当我问到大家为什么不顾艰难险阻的来到海之都的时候,金鱼眼却好奇的睁大了眼睛,说:“难道你们不是为了那个人来的?”

我愣了一下,心说我们还真不是为了别人来的,而是被黑暗大王那个王八蛋强行带过来的。不过我也没告诉他,只是笑呵呵的说,当然是为了那个人来的。我只是好奇,他现在在哪里?

金鱼眼果然是半点城府都没有,要是换成任何一个在江湖上厮混的驱魔人,肯定会从我的表情上看出不对劲来。偏偏金鱼眼毫无心机,张口就说:“那个人当然还在冰棺里面了。你想见他的话估计有点困难,外面来的客人都想把他带走,你们人太少,比不过他们的。”

我心里没来由的砰砰砰的跳了起来,那个人还在冰棺里面沉睡?

既然是冰棺,想来想去也应该是当初跟张无忍和何中华一起坠入无尽深渊的舜帝冰棺了。

张无忍和何中华都出现了,没理由舜帝冰棺不出现啊。

我总算是明白这群人为什么要削尖了脑袋往这里钻了,原来都是冲着舜帝冰棺来的。

作为全世界驱魔人的祖宗,舜帝的确是有这个资格吸引所有人过来。

就是不知道舜帝他老人家现在醒过来了没,这一觉睡的时间也太长了点,简直比永恒金尸还要长。

我脑子里转动的很快,但是嘴里却仍然继续问,忽然间金鱼眼一挥手,大家都停了下来。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已经到了海之都的城门口。

海之都的城门都是用坚硬的岩石铸成,中间灌满了一种海蚌分泌的粘合剂,尽管周围狂风呼啸,暴雨倾盆,可这座城市仍然岿然不动。

金鱼眼一边给我们介绍这座城市的伟大,反正大概意思就是海民的祖先在这座小岛上繁衍生息,如果没有舜帝的敕令,厌华国上下永不踏上陆地一步。

严格算起来,这座海之都其实也算是一座千年古城了,最起码因为厌华之人的存在,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天灾人祸,保存的相对也完好。

甚至其中还有可以号称活化石的厌华之人,他们对三皇五帝时期的事情,传承的比那些考古学家还要多。

说句不客气的,考古学家们知道的都未必比厌华之人多。

我一边心中暗叹,一边准备跟着金鱼眼进城。不成想忽然间金光一闪,我侧头看去,正好看到一个全身都是金色的人影。

那人影全身金色,神色冷漠。最主要的是他手里还拎着一柄极其熟悉的武器,妖刀镇鬼。

我立刻后退了一步,说:“郑克秀!”

听到我叫他的名字,郑克秀陡然转过头来,双眼如电,冷冷的盯着我。我不愿意被他气势所压制,毫不犹豫的反瞪过去,嘴里还冷笑着说:“郑克秀,这柄刀可不是你该拿的。”

既然被人发现了,我和张杀畜也不好意思在路边藏头露尾的。所以我俩直起身子,把家伙事放在最顺手的位置,满脸都是戒备的神色。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所谓的厌华之人,从大体上来看,他们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只是仔细看去的话,才发现其实还是有一点区别的。

厌华之人的眼睛很诡异,就像是鱼眼一样突出来,上面还有一层薄膜,这应该是人类常年生活在海边,为了潜水方便而进化出来的。

而且他们的脖子上还有一个类似伤疤的的痕迹,应该就是所谓的鱼鳃了。

传闻厌华之人在遥远的舜帝时代就是海民,脖子上有腮,看来传闻果然是有一定道理的。

站在人类的审美角度上来说,这一双金鱼眼实在是谈不上美观,偏偏这人温文尔雅,一派绅士风范,虽然站在大雨中,却没有任何狼狈的样子。

我和张杀畜不愿意被对方比下去,于是稍稍挺直了背,说:“你是谁?”

那金鱼眼微笑着对我们鞠了个躬:“厌华之国城门守备官,姬如海。”

姬姓乃是上古八大姓之一,跟姒中恒几乎是一个时代的姓氏。而且姬姓乃是黄帝的姓氏,在上古时代最是尊贵不过。

姓姬的人,无论如何都跟黄帝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可偏偏这么一个有着尊贵姓氏的族群,竟然被驱逐出了中原大陆,在大海深处一待就是几千年。

对方彬彬有礼,我们自然也不能恶言相向。于是我和张杀畜都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出乎预料的是,姬如海对我们两个人的名字很有兴趣,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于不仁,好名字!”

又对张杀畜说:“归藏易书失传多年,杀畜乃是上古卦象之一,同样是好名字!”

我忍不住说:“你也读过道德经?”

按理来说,厌华国早在尧舜时期就被驱逐了,从此以后在深海中不见天日。而道德经则是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所著,无论如何他们也不应该看过道德经。

至于归藏易书倒是有可能看过,毕竟相传归藏易的作者就是黄帝。

金鱼眼微微一笑,说:“自然是读过的。”

他似乎不想过多解释,而是一弯腰,做了一个迎宾的礼节,说:“有请两位尊贵的客人前往海之都。”

站在他身后的厌华之人齐声说:“请!”

我和张杀畜对视了一眼,心说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倒不如进城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于是就对着金鱼眼说:“如此叨扰了。”

金鱼眼的行为礼貌的过分,虽然是在大雨之中,可他们的礼仪做的十足,看起来很像是那些研究古代礼仪的老学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