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了“成德”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再次运用比喻说理的写法,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分析、小结。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洋洋洒洒800余字,温故终于写完了。
此次温故抄写的,实际上是上一世荀子的《劝学》节选部分。荀子可是温故上一世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也是温故最为崇拜的人之一。上一世的韩非子,秦朝丞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开篇文章,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其中,前半部分,论述的是学习的重要性;后半部分,论述的则是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刚才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温故会毫不犹豫就选择这篇《劝学》。看到写得满满的试卷,温故满意的点点头,举起手向老师示意。
看了看手表,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夏天天黑得更晚,但是也就只有半个多小时的亮了,温故得抓紧时间回家,不然路上就看不清了。
“温故同学,你有什么事吗?”看到温故举手,监考老师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