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重中之重

大明之崛起1646 天海山 2255 字 9个月前

张家玉闻言恭敬一揖,“原来大人早有深谋远虑,远比属下所思周全。既如此,属下便放心了。”

待张家玉离去,朱琳渼不禁望向西面,心中暗道,漠南和湖广的布局都已见成效,就连朝鲜都有意外之喜,现在唯独不见四川有动静,难道是计划不够周密?还是另有波折……

翁茂揉了揉酸疼的腰背,吩咐车夫稍停一会儿,便欲下车舒活一下筋骨——从北京一路赶到陕西,每日车马六七个时辰,简直要将他颠散了架。

“些许都忍耐不下吗?”对面的老者眼望窗外,沉声道,“还想成什么大事儿?”

翁茂刚离开座位三寸的屁股立刻又落了回去,无奈招呼车夫,“老李,继续赶路。”

他又瞥了那老者一眼,抱怨道:“大伯,其实要我说,也不差这一两日。您看,在京里,陈部堂、钱大人光是召集一应大人们商议,便耗去了半个月,这会子却要我们在路上挤时间……”

“凡事成败皆在庙算,没有诸位大人谋定,哪儿有今日之事?”老者仍望着窗外,“你跑跑腿就能得一份大功,竟还不知足。”

“哪里是跑腿这般容易,”翁茂哼了一声,“要说服肃亲王,还不得靠我三寸不烂之舌?”

“你还真瞧得起自己,”老者笑道,“没有诸位大人联署密信,你当肃亲王会听你聒噪?没有赵御史先前传讯,怕是你连正主的面都见不到。”

翁茂撇了撇嘴,不在此事上继续争辩,却道:“大伯,侄儿有些不明白,时下南兵连胜,朝廷已失江南大片,正是根基动摇之际,为何陈部堂、钱侍郎、龚侍郎他们却选在此时发动?若由此导致朝堂震动,前方便更难打赢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之崛起1646》,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除了银子的问题之外,大明还有很多不宜立刻渡江北伐的因素。

例如新兵的补充,明军武器装备的换发、升级都还没有彻底完成,此次在江北大平原上作战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讨巧之处,又是百分之百的敌占区,必须要做比以往更充分的准备才行。

而海上的较量更是重点。在没有彻底消灭郑芝龙舰队之前,长江的控制权很容易落入建虏之手,轻率北上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

按朱琳渼的规划,至少要在水师取得全面优势之后,才会考虑北伐。在那之前,最好是能完成迁都事宜,以一个极具凝聚力的朝廷来面对那场旷世决战。

朱琳渼遂虚按双手示意众臣安静,“大家一心收复失土、驱灭虏贼,这我甚感欣慰。

“不过凡事都有自己的既定规律,打仗更是如此。具体军务上的事情我且不说,光是府库空虚一项,便不宜贸然渡江。”

他指向杨廷麟,“大家可以向杨阁部了解一下情况。”

路振飞却是早有准备,立刻揖道:“殿下,眼下户部账上确实没多少银子,不过,据臣所知,海关司那里却有五十多万两,还有工部也有三十万两上下。”

他“志得意满”地扫了眼黄宗羲和方以智,接道:“据闻这些钱是要用来组建‘远洋商队’,或是修建铁厂、马车厂。臣以为,这些事宜皆可暂缓,将银子用到伐虏大业之上!”

朝廷上立刻一片赞同之声。

朱琳渼却被路振飞一席话气得差点儿笑出来,这还真是毫无商业诚信的概念!远洋商队、铁厂之类都是私人入股,怎可能随便动用筹来的股银?

“路阁部,这些钱皆是股银,必须专用,怎能任由朝廷调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