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他在朝堂上应承杨廷麟,每月增加户部收入十三万两。这其中有三万多两由宣部拨付,两万两左右来自新增的“奢侈品”买卖,而余下的大头便落在这盐税上了。
“我打算请旨敕你为巡盐钦差,专办各省盐税。”
黄宗羲立刻起身,郑重揖道:“下官必鞠躬尽瘁,不负殿下所望!”
“对了,利用此次整顿盐税,还可试行一样新政。”朱琳渼令人取来纸笔,边画边说,“此物名为‘发票’,由户部统一制作,暂由你来发放。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票头有连续排号,还标记了商户名称、贩售货物类型、重量、单价、总价、经手人、日期、签章等,届时同盐引一道发给盐商。
“商户售盐之时,取发票一张同货一起交予买家。待征税之时,唯以发票为凭。而无发票售盐者,皆以私盐论。”
他看黄宗羲一脸懵圈的样子,只得又耐心解释一番,商户如何买票本,票本为何连号,售货时如何开票,征税时如何以票销账等等。
黄宗羲越听越惊讶,连呼“好办法”,又叹服道:“殿下此法绝妙,若广为推行,朝廷税赋至少能翻一倍!”
朱琳渼倒也不好意思说是自己发明的,遂干咳一声,道:“咳,哦,这是我从一本孤本古籍中看到的。”他没等黄宗羲问书的去向,忙又道,“此书随先帝南下,毁于途中。”
黄宗羲面露遗憾之色,又与辅政王对质了整顿盐税的细节,想起偏厅里还等了不少人,便起身告退。
朱琳渼想了想,又嘱咐道:“征税之事必不会简单,我回头让郑广英抽些锦衣卫的人手听你调用。不过也要切记,事事讲求证据,不可妄动私刑。
“但也绝不可放过一个奸商!”
“如此甚好。”陈洪谧点头道,“下官猜殿下再有两个时辰即返。”
“半个时辰。”郑广英悻悻地收回摸骰子的手道。
顾炎武想了想,道:“那下官便猜一个时辰好了。”他说完望向王来咸,“征南兄呢?”
王来咸正欲随口说个数,忽而眼皮一挑,微微侧耳屏息,而后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在下觉得,殿下即刻便至。”
果然,仅盏茶工夫,引礼舍人便来通传,说辅政王殿下已经回府。
王来咸便在众人注目下,带着一名瘦削的中年人随下人往王府正厅而去。
两人见到辅政王当面,忙先跪行大礼,待朱琳渼将他们扶起之后,王来咸道:“殿下曾令属下招梨洲先生入朝,属下幸不辱命。”他向身侧之人示意,“这位便是。”
梨洲先生?朱琳渼正诧异间,那瘦削中年人已深揖一礼,“学生黄宗羲久闻殿下威名,北驱鞑虏,内除唐逆,复定西南。今得殿下相召,学生怎敢不至。”
原来是黄宗羲!朱琳渼心中甚喜,没想到王来咸这么快便将名列明末三大家的黄宗羲给招来了,这两人的关系果然不一般。
正好自己准备新开福京通商口岸并设立福京海关司,黄宗羲熟悉税法、经济,又是西学大家,乃是主持福京海关司的不二人选。待日后商部成立,便可顺势令他执掌商部,总览海上贸易方面事宜。
“王先生此番可是立了大功啊。”
他忙吩咐给两人看座、上茶,也不兜圈子,便直接说了让让黄宗羲任福京海关司主事之事。
黄宗羲对“海关司”还不甚熟悉,又询问之下,方知这是个负责监管出入大明的船只、货物,对其依律征收税费,并兼负缉拿走私职责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