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海外工匠

大明之崛起1646 天海山 2278 字 9个月前

明代可不比二十世纪那会儿,人人都削尖了脑袋想出国。时下明人皆称外国为荒僻野地,不是实在没办法谁都不想离开大明。

果然,郑广英道:“其言吕宋工匠常思返乡,只是夷人监管甚严,却难得机会。”

朱琳渼点头道:“你挑些精干手下,让礼部助他们去趟吕宋,需要使银子的地方尽管花,想办法给我搞些优秀船匠回来!”

“属下遵命!”

朱琳渼又看向马彦珍道:“你倒是个人才,连续两次立功,往后便升任千户吧。”

马彦珍忙跪伏在地,“谢殿下栽培!”

……

申时刚到,龙卫军四千主力便在朱琳渼率领下朝上杭而去。他们将在那里出福京,进入广东最东边的潮州府。

与两个多月前不同,此时的龙卫军已基本完成了步兵骡马化。

得益于杉关大捷时缴获的大批战马,每一名龙卫军士兵至少都配备了一匹战马,炮兵两人三马,骑兵更是一人两马。

眼下龙卫军的《训练手册》规定,所有步兵都必须会骑马才行。虽然仅经过两个月的突击培训,很多人的骑术还很是一般,但应付日常行军却毫无问题。

是以这四千龙卫军的行军速度之快,简直与普通的骑兵队伍相差无几。正常行军的情况下,一天前进七十里不在话下,紧急情况下急行军甚至可以达到日行二百里!

仅八天时间,大队人马便已走过永安,进入闽南地界。

而自打到了闽南,便常能见到百姓自发地聚于道路两侧,为西征大军践行。

这些都是闽南灾民,其中大多数人都曾以为自己必会饿死无疑,正是朝廷不遗余力地赈灾,他们才得以活了下来。

故而他们对朝廷那是打心底里感激,更是把辅政王当作再生父母一般!

“殿下此行定能一举克复两广。”

“殿下用兵如神,粤、桂之兵自难以敌……”

“天军所至,逆贼必望风而降……”

“先定江南,再伐东虏,我大明必得中兴……”

朱琳渼见朝臣们奉承话不要钱般说个没完,只得抬手示意安静,又让庞天寿宣读另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遇大厄,陷半壁与贼,天下震动,万民倒悬。举其因,盖军战不利,将受命无断,兵临阵无勇,而兵将之疲弱,又以卫所糜烂起……

“故,先帝乃令操行新军,以振国威,经赣、闽数战,其效彰然……

“今为复社稷,继北进两京,正当据新军成法,推以效之……

“诏令兵部,即日起革军制,废卫所,停私兵,天下皆行。其后始,国之兵马以野战、驻地而分,取府库养之。野战主讨逆、御外敌,尽以精锐。驻军主勘乱、维秩,分域而守,以定地方……

“钦此。”

大明自立朝起便倚为柱石的卫所兵制即刻废止?军官再不许募养私兵?野战,驻地?全部以朝廷税赋供养?

朝臣们被这连串举措惊得面面相觑。

其实经过之前的军队转制,卫所已经不复存在,私兵虽还有些,但基本没有兵力过千的。

而野战军和驻军的区分方式没在明面上提到过,但龙卫军和破虏营便是实质上的野战军,万元吉、朱由槙等人所部只能守御地方,正与驻军职责无二。

故而这军制改革的第二步看似动静极大,但实则早就润物细无声地完成了,现在只不过正式宣布一下,定为规矩而已。

朝堂上的武将几乎皆出自龙卫军和破虏营,便是有其他来源的,基本上也都唯辅政王马首是瞻。

是以,待庞天寿将圣旨念完,武将这边立刻高呼,“臣领旨,皇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