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缉捕汉奸

大明之崛起1646 天海山 2342 字 9个月前

直到次日清晨,路振飞才总算停住了手。而此时刑部大牢里早已人满为患,以至于天兴府衙的牢中都被塞满了朝廷大员。

这一日早朝,众官员战战兢兢地聚于文华殿,四下观望,却见不少昨日还与他们同在此处的同僚已没了踪影,总人数少了不下三成!

待辅政王殿下临朝,却只将一只木匣交予庞天寿,而后者便从里面取出一封封信函,开始逐一念诵。

“……求有朝一日可往盛京亲拜,平生足慰……刘敏从敬叩……”这人乃是詹事府谕德。

“……望征南大将军早率天军入福州,臣定往北而迎……李为全拜上……”这个则是通政司左通政。

“……赵広敬叩……”这是礼部员外郎。

“……王选才叩禀……”这是光禄寺少卿。

“……”

文华殿前,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方才庞天寿已经念了能有七八十份投虏信件,而且看他这架势,那木盒里应该还有不少。

到了此时,朝上众臣才彻底明白过来,原来昨日路振飞大捕天兴府抓的皆是通虏官员!同时也有不少人心中暗道侥幸,当时没有一念之差前去投敌,却算保住了一条性命。

待庞天寿取出木盒里最后一封信念罢,朱琳渼厉声接道:“共有一百七十三人!其中三品以上大员就有十一个!

“食大明之禄,思建奴之忧,哼哼,好得很啊!

“再多些这种卖国卖族卖种求荣之辈,便是大明再强,便是有百万雄师,何愁不会灭于虏手!”

何楷随即持笏出列,朗声道:“下官请严惩叛国通敌逆贼,以谢天下!”

在场所有朝臣慌忙跪倒,跟着齐声高呼:“下官附议!”

次日卯时未到,陈王府门外便已人头攒动。看这些人服饰,竟皆是五品往上的朝中大员。

要说起来,隆武朝自立朝之始便被郑芝龙把持朝政,但这个海盗头子向来只注重捞钱,政事几近荒废。

后来隆武执意“亲征”,天兴府更是群龙无首。至朱聿奧监国,建虏又来了,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朝政仍是被丢在一旁。

而隆武死后,曾太后与唐王争权,那就更不用说了。两人彼此掣肘,相互挖坑,朝政甚至比没人管那会还要不堪。

是以昨日朱琳渼雷厉风行地解决了些事情,令众官员精神为之一振,一个个摩拳擦掌,连很多积年公案都翻了出来,只待禀奏辅政王殿下解决。

朱琳渼得石霖禀报说大门外已人满为患,忙出门去看,果见比昨日来的官员还要多出不少。王府前的街道已被完全堵死,两旁龙卫军士兵排成人墙,将看热闹的百姓隔在远处。

他皱了皱眉,心说这总在王府门口议政也不是事啊。

立于前排的黄道周瞥见陈王神色,忙上前揖道:“殿下,或可令众朝臣往奉天殿去,仍如往昔朝会为宜。”

朱琳渼摇头道:“奉天殿乃是天子听政之所,不妥。”他想了想,接道,“还是改在文华殿前议事吧。”

不同于正对着午门的奉天殿,文华殿乃是皇宫东侧的一间偏殿。朱琳渼选择此处,一来因为这里距离宫门更近。要知道,从午门走到奉天殿可是有小一里地的,大大拖慢了办公效率。

二来文华殿紧邻内阁的办公室——文渊阁。每天朝会结束后,内阁大学士转身便能开始工作。此外这里距离六部官署也更近些。

“老臣遵命。”

众朝臣注意到辅政王出来了,忙齐齐跪礼,而后又在黄道周的招呼下,向皇宫而去。

朱琳渼所没料到的是,他这不经意间的决定,却变成了大明往后延续数百年的文华殿听政制度。

半个时辰后,满朝文武已齐聚文华殿前。

这入了皇宫,整体流程也正规了不少,鸣钟三声,官员们再次行礼,这才正式开始议事。从这一刻起,混乱了大半年的大明朝政总算是重回了正轨。

第一个出班奏事的是一名都察院御史,正气凛然地要弹劾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