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怎就城南损失如此之大?”
“那黄鸣俊冥顽不化,袒护奸佞,竟率军强阻苏大人入城。朝中忠良皆甚义愤,说服黄鸣俊手下军官,大开天兴府南门,放大军入城。”
“原来如此……”
“据说丁都堂此次立下大功,朝廷已颁旨加封梧州王,尊荣之至啊……”
两人正说着,便有一官员匆忙赶来,见木靖在场,拼命对那张大人使眼色。后者向木靖告了个罪,走开十数步附耳倾听,忽而双目圆瞪,失声惊道:“什么?!你说皇上被……”
他急忙掩嘴,吩咐手下将木靖一行送去驿馆,自己却急匆匆不知往何处去了。
又过得两天,天兴府城中逐渐有了些生气,胆大的店铺已开张做起了买卖。
木靖和木芷晴却在驿馆闷了两天。驿馆乃是一座三进大院,由于近来局势不靖,这里除了他们几乎再无旁人,颇显凄凉萧瑟。
至傍晚,木靖却听到院中有悉悉索索的声响不断,片刻,牙勒轻敲他的屋门,“大少爷小心,似有刺客。”
木靖翻身披了衣衫,一把抓起佩刀,手刚触到房门,就听屋外有人低声道:“莫要声张,我欲求见木家公子。”
听声音是个女人。
木靖心中念头飞转,未等牙勒回话,先冲门外低声道:“让她进来。”又整了整着装,将佩刀插在腰间。
“是!”
来人进了屋,示意她身后那两名护卫先出去,这才摘了面上黑纱,竟是名四十上下的雍容贵妇。
她对木靖盈盈一拜,肃然道:“妾身乃是陈王府,太王妃。此来欲求公子挽救大明苍生。”
天兴府的空气中都开始弥漫着令人焦躁的紧张和不安。
木芷晴将客栈的窗子推开条小缝,就见街上除了官兵来回奔走,已看不到一个路人。
忽闻一长两短的敲门声,木靖虽知是自己人的暗号,但仍示意屋中侍卫戒备,这才令人开了房门。
牙勒穿了普通百姓衣衫,返身关门,又向木靖拱手道:“大少爷,属下探得消息。有数万大军已至城外二十里处,据说竟是苏聘的粤军兵马。”
“粤军?”木靖一愣,“他们入闽御虏,怎会往天兴府而来?城中又为何要戒严……”他说到一半,猛然想起妹妹之前所言,立刻惊道,“难不成是要造……”
他硬生生地将最后一个“反”字吞回了肚里。
牙勒继续道:“另有传言,说刘若鳞率新威军进驻辅政王府,箭上弦刀出鞘,百丈之内不得靠近。
“而黄鸣俊黄阁部则令人将禁军换为自己麾下,又分两千人马以固天兴府城防。现城门紧闭,如临大敌,任何人不得出入。”
木靖望向木芷晴,苦笑道:“皆被妹妹言中,建虏刚败,辅政王和皇太后便已迫不及待了。”
木芷晴微微摇头,“此次我却说错了。这苏聘大军来得如此迅速,应是根本没往延平去,而是直奔天兴府。唐王怕是在建虏未退之时,便已谋划调大军逼宫了。”
是夜,天兴府中火把不断,人马奔走不断。
牙勒又冒险出去了几趟,自木家在天兴府中略有交情的官员处带回消息。原来今日朝堂之上,有十余名御史言官联名弹劾姜正希谎报军功、贻误战机,弹劾林欲楫愚钝轻敌、陷国险境。辅政王当场便在文武百官之前严令彻查。
而这些不过是开胃菜,随后才是重头戏——有一被曹守备所俘的建虏伪官,名为范绍祖之人,供称虏军在延平时若无曾太后同意调拨的粮草,怕根本撑不到五日。
礼部尚书王应华随即以皇太后偏信奸佞、干政误国之过,请其移出慈庆宫,日后深居简出不得过问朝政。
朝堂之上立刻炸了锅,辅政王系的朝臣纷纷附议,太后一派人数虽少,但也是毫不退让,双方几乎就在奉天殿前动手上演全武行。
木芷晴烟眉微蹙,问牙勒道:“可知朝中清流是何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