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建虏动手,自己家里却先吵成一团。如此以往,莫说挥师北伐收复河山,便是能保住江南偏安一隅都是奢谈。
朱聿奧的为人朱琳渼非常清楚,对外御虏不行,打内战却是把好手。
历史上朱聿奧曾在隆武死后,赴广东建立绍武政权,定都广州。但他登基之后不思御虏,反倒将所有主力部队都放在西线对付明昭宗永历,以至李成栋仅率数百骑兵便将广州攻破。至此,距绍武立朝不过月余,足见此人的昏聩无能。
故而朱琳渼的总体规划还是力保泰征小皇帝,想办法从朱聿奧手中夺权。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是很注重皇权正朔的,有了皇帝这块金字招牌,至少何腾蛟、丁魁楚之流就不敢随意据藩自立。
就算这两人阳奉阴违,宣调都不听,但只要江南还维持着表面上统一,大明的人心便是稳的。
只是具体要如何打压朱聿奧,朱琳渼此时却还没有既成之策。不过曾太后此番命他辅圣,便已算是个不错的开端,接下来便只能回到天兴府之后走一步看一步了。
“殿下,殿下。”一旁甄真见朱琳渼沉思不语,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不禁关切道,“您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要不,还是回车上吧。”
“不舒服……哦,没有。”朱琳渼忙摆了摆手,转而一想,又点头道,“上车也好。”
他下了马,改乘马车,让石霖取来纸笔,将这两日的所思整理一番,就在车厢中的木几上提笔写下“大明发展纲要”几个大字,后面则列出“农业”、“工业”、“海事”、“政治”、“军事”、“教育”等细分领域。
入夜,甄真看着马车中闪动的烛光,想去劝陈王殿下要注意身体多加休息,却又怕打扰了他的思路,一时间瞻前顾后,眉间挂着一抹愁意,不知要如何是好。
此外步兵火力、后勤以及行军等方面朱琳渼也想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最明了的当属步兵火力方面。此战猎兵们的表现就很能说明问题,仅有二百八十多人的猎兵连竟然一共击毙了八百多名建虏!几乎人人立功!
当然,这部分源于猎兵皆是精挑细选的神枪手,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线膛枪巨大的优越性。
比起命中目标全靠运气的滑膛枪,线膛枪的射击准确性简直有质的飞跃。另外其射程、威力也有较大提高。
如果能将龙卫军步兵的主战武器全部换成二型猎兵铳,可以预见,整体火力至少能提高两三倍之多!
不过线膛枪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否则米尼弹便无法准确契合在膛线中。龙卫军眼下这二百多支猎兵铳,那可是从数千之铳管里精选出来的,若依此比例,全军装备线膛枪的成本将高得无法想象。
是以,想要普及线膛枪,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工艺标准化。这也是朱琳渼计划中的大明工业化的必要基础之一,但实施起来却绝非一日之功。
还有后勤问题。由于福京遍燃战火,基本无法筹集到粮草,龙卫军的后勤承包商只能从广东、江西运粮入闽,成本高得惊人。好在此次大量缴获了建虏的粮草,否则仗还没打完,朱琳渼便要破产了。
于是他立刻就想起了后世解决粮草问题的神器——罐头。当然,铁皮真空罐头是不大可能的,钢铁轧制以及抽真空技术都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搞一搞玻璃高温灭菌罐头还是可行的。
有了罐头这东西,便能一次性携带大量食物,而不用担心变质问题。由于无需反复从产地运输,粮草成本将会极大降低,甚至使大军长时间深入漠北之类难以获取补给之地成为可能。
当然,生产玻璃瓶和建设罐头厂都是复杂的工程,也得一步步来才行。
最后便是行军问题了。虽然龙卫军的行军速度在这个时代已是非常惊人的了,但这都源自士兵们体力好、军纪严。一则难以持久,二则对建虏并无压倒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