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稳妥为上

大明之崛起1646 天海山 2209 字 9个月前

“如今虏必以为我军怯弱不堪战,且临敌只会筑防以据。

“我军此时正当出奇兵,绕敌侧后袭之,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又何来余力进犯杉关?”

他说着指向地图,“下官建议,当弃白塔河。由郭侍郎所部退至新城驻防。永宁王殿下于正面疑敌,只需与其虚应,接战即退。

“赵总兵率军往铅山截敌粮草辎重,若有机会,当可北上扰敌徽州。

“辰总兵所部桂军则绕至贵溪而后南下,自敌后袭之。刘光弼这一个月来惯于压着我军打,对奇袭必无防备,正可一战破之!”

辰钊乃是广西狼兵出身,性格最为剽悍,听闻让自己负责敌后主攻,立刻对杨廷麟拱手道:“末将愿往!”

朱由槙却翻了翻白眼,心说你一个小小守备也敢在此指手画脚,凭得把自己当陈王不成?当下轻哼了一声,“弃关不守,却四处分兵,这若是有所闪失,谁负这个责?

“要依本王之计,当速筑成沙洲防线。再令全军集于白塔河严防,若有闪失,则退守沙洲,若再不行,方退至新城。如此,当可保无虞。”

杨廷麟见众人皆望向自己,不禁心中思忖,戴修远只守新城,新城乃是杉关门户,已到了杉关脚下,只用郭维经五千新兵防守,殊为冒险。

他从戎以来受万元吉影响颇大,军事思路极为保守。当初戴修远让他大修防御工事,他自是极为乐意,眼下要分兵偷袭,他便犹豫起来。

“陈王殿下所托为重,”杨廷麟终是下定了决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能挡住刘光弼南下,我军便是全胜。”

他看了眼戴修远,“亭轩之策虽精妙,但永宁王殿下的部署却更为稳妥。着令除修筑沙洲防线的士卒外,全军即刻退守白塔河。”

“属下遵令!”

待跑出了二三十丈,曹宏祖的一名亲兵心有余悸地回头望去,却见建虏骑兵背向而去,相距越来越远了。

他忙对曹宏祖道:“将军,敌骑并未追来。”

曹宏祖闻言拉住缰绳,圈马回望范绍祖等人背影,猛然惊道:“不对,此三四骑应是建虏斥候。”

他自己的刀早已丢失,此时抓过身旁侍卫的马刀,向前一指,“随我去擒住虏骑,否则这几人片刻之后便会引大军而返!”

性命攸关之下,他手下的十多人再顾不得累,立刻拍马向“建虏斥候”围去。

范绍祖昨夜逃出包围之后一直未得换马,此时马力已至极限,故而须臾间便被追及,又架不住曹宏祖人多,仅几个照面之后既落马遭擒。

曹宏祖这才松了口气,正要吩咐侍卫将俘虏宰了,却忽见那为首的一名建虏甲胄鲜亮,不禁皱眉道:“还是个虏贼军官?”

“哼,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乃大清参领范绍祖是也。”

“参领?”曹宏祖闻言大喜,转对侍卫道,“速速绑好,随我带回天兴府去。老子要时来运转了!”

……

杨廷麟等最后一名军官看完,将陈王的密信交还给他,这才轻咳一声,对帐中诸将道:“福京邸报大家当已看过了。陈王殿下这封信是今晨刚送到的,是以招诸位来议一议,我军此番当如何部署为宜?”

吏部侍郎郭维经先揖道:“阁部大人,按邸报所言,福京大势已定,虏贼残部不日即将被肃清。”他环视在坐军官,“故而下官以为,刘光弼此时已是强弩之末。我军当以稳守为上。待陈王殿下击溃阿济格残兵,率军出关,刘光弼必不战自败。”

赵印选是见识过龙卫军实力的,当即点头道:“郭大人所言甚是。我军依白塔河沿线所筑防线已告完成,沙洲防线也已开始动工。我军抵挡月余当不成为题,届时福京大军来援,事可期矣。”

杨廷麟点了点头,又对戴修远微笑道:“亭轩七线连防之策果见成效,如今这第六道防线还未使用,虏贼便已现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