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错误决定

大明之崛起1646 天海山 2339 字 9个月前

十一斤重的铁球砸入江中,溅起三丈多高的水花。明军第二轮炮击便取得命中——江面上如此密密麻麻的船,想不命中都难——一艘五六丈长的木船连同上面坐的十多个清兵转瞬便沉入江底。

然而横渡一里多宽的江面只需片刻时间,在那两门大炮击沉了十多艘船之后,大队清兵便已登上了赣江西岸。

皂口作为优良的渡口,经过无数代人的修整,地势非常平坦。王得仁抹了一把脸上的江水——刚才一发炮弹就擦着他的船坠入江中,溅起的江水把他全身都淋湿了——先命令自己的心腹黄天雷率一万大顺兵在要塞西侧列阵,阻挡杨廷麟的主力部队。

皂口要塞仅六七十丈见方,里面顶多屯驻三四千人,明军大队人马定会在他攻城时从外围增援。所以必须挡住援军,强夺要塞才有可能。

然后他又命令贾熊带一万杂兵先于要塞附近架设攻城器具。

很明显,这些人都只是炮灰。等他们架好攻城器械差不多也就被打残了,后面再由王得仁亲率精锐使用这些攻城器械来破城。

要说王得仁手下这些久经沙场的大顺兵确实了得,他们连渡江到完成结阵的时间,万元吉的部队还没全部集合起来。

王得仁见黄天雷已在要塞西侧摆好了防御阵势,也是心中大定。

他知道,以杨廷麟手下部队的战力,即使拼命死战,想要冲开这一万大顺兵的防线,至少也得一整天时间。

有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不计代价攻击要塞,足够将其拿下了。他曽带人攻打比眼前这要塞大得多的修武城,也不过花费一天时间便攻了下来,只是那一仗他损失了近万名手下。

很快,在棱堡四周,铳炮声、清军的惨叫声已响成一片。

王得仁令手下郭天才带着一万普通清军在前排督战,凡是贾熊所率的那一万炮灰杂兵有胆敢后退的,立刻砍死当场。

他自己则亲率剩余的一万大顺兵在后排积蓄体力,只待填壕车、云梯、幔车等全部就位,这些人便可以逸待劳,一鼓作气冲进城去。

金声桓脸色阴鸷得可怕。他顺手拿起望远镜朝赣江对岸看去,一座颜色灰黑,外形怪异的城寨矗立在那里,如同一只铁石浇铸的怪兽死死扼住西岸渡口。

上月初,他调集了手中所有的重炮置于赣江东岸猛攻皂口要塞。

在六门两千斤和四门一千四百斤红夷大炮昼夜不停的集中轰击下,只用了十三天,皂口的城墙便已塌碎。

正当他兴高采烈地准备挥师夺取皂口之时,却意外地发现在皂口城墙的后面,明军不知何时又建起一座小一号的城寨。

他起初并未在意,仍是下令重炮猛轰,当时他还笑着对王得仁说,看是我的大炮轰得快还是明军建城快。

不料这灰黑色的小号要塞竟硬如钢铁,十门大炮一连轰了十天,连个口子都没轰出来!

如今他已在皂口对岸待了一个多月,大炮也不停地轰了一个多月,却依旧未能击破对面那座该死的要塞!

而在这一个多月里,那个曾经“敲诈”他十多万两银子的朱琳渼,竟只带了不到四千人马就从抚州一路打到了九江,此时已横渡赣江,朝南昌扑来。

现在王得仁竟然劝他丢下皂口回防南昌!

“回什么南昌?”他瞪了王得仁一眼,“我去年在英亲王面前发誓,说定取江西之地献于朝廷。如今江西局面丝毫未见打开,若再退缩南昌,阿济格定会派个满人来接替我!

“你看看左梦庚,就是因为失了军权,被圈在北京像条狗一般养着。”

王得仁见他动怒,只得立于一旁不敢再出声。

左梦庚乃是弘光朝南宁侯左良玉的儿子。左良玉在弘光初年以“清君侧”为名率数十万大军进逼南京,不料病死在半途。

左梦庚接管了其父的部队后,被黄得功在铜陵击败,自觉取南京无望,遂率二十万大军投降了清英亲王阿济格。金声桓那时作为左梦庚的部将,便也跟着一起投了清廷。

不过这个左梦庚投降之后,便被清廷要求“进京朝见”,变相地夺了他的军权,虽不断加官进爵,却再也未得满人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