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投入运行

大明之崛起1646 天海山 2431 字 9个月前

随着钻头接触到铳管,细碎的铁屑乱溅,另有一人旋动固定铳管的滑轨上的螺杆。螺杆不断旋入,推动滑轨缓慢而稳定地沿水平方向前进。

整个过程无论是铳管还是钻头都稳定无比,没有丝毫歪斜的迹象。

钻了片刻,又有工匠拿湿毛巾擦拭铳管降温。只用了两刻钟,那钻头便已深入铳管一尺有余!

这些福建来的火器工匠们已经被朱琳渼的各种发明搞得麻木了,反正认定了他学过什么超自然的技艺。

鲁宁将钻了一截的铳管取下来仔细观察,镗孔光滑平整,而且非常笔直,比最熟练的工匠做出来的活只好不差。

“依照这个速度,这根铳管不用半天时间便可钻好。”

那名负责踩脚踏板的工匠也站了起来,赞道:“这比拉弓钻孔轻松多了,用这东西,连着钻一天也不会累。”

朱琳渼将鲁宁唤至面前,问他道:“如果有五六台铳床,再加上八九十名工匠,两个月能否能制出三千支燧发铳?”

鲁宁立刻点头道:“人歇镗床不歇,当不用两个月便能制得。”

“好!”朱琳渼点头,“这些天你不要做别的,就带人制作镗床。”

身旁有工匠发出一声欢呼,朱琳渼转头看去,原来是最后试制的那根铳管用镗床钻好了。

铳床和铳机都是现成的,几名工匠七手八脚将铳管装好,一支全新的燧发铳便交到了朱琳渼手中。

整铳重不到十斤,口径接近二十毫米,长一米五左右,加上新式的枪托,看上去非常漂亮。

朱琳渼立刻便带了众工匠到铁场旁的荒滩上试铳。

鲁宁等人已在此地多次试铳,木靶、支架等物一应俱全。

新的燧发铳装好弹药之后被绑在木架之上,有人远远地用绳子拉动扳机。只听一声巨响,一颗六钱半的铅弹瞬间将两寸多厚的木靶轰去了一大半。

朱琳渼点头道:“铳管承受得住了七钱火药,战场上足够用了。就以此铳为范,再打造三千支。”

炼钢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碳渗入钢水中,所以出来的基本都是高碳钢。

解决方案朱琳渼很清楚,只需加入铁锈,也就是氧化铁,利用三价铁离子的强氧化性将钢水中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排出,便能得到低碳钢。

熊忠让工匠按朱琳渼所说的方法试过之后,果然得到了软钢。

但这一操作又引发了新的问题,坩埚内的钢水变成了糊状。

朱琳渼听了熊忠的描述,立刻明白是由于低碳钢的熔点较高,坩埚的温度无法将其液化。

坩埚炼钢只能达到1500度,这正好超过高碳钢的熔点,而低碳钢则需要接近1600度才能液化。别小看这100度,历史上人类足足用了近百年才掌握了融化低碳钢的方法。

其实糊状的低碳钢也没什么,只是碳分布得有些不均匀而已。但朱琳渼想到反正最近也不会离开铁场,干脆来一次技术改造也好。

提高炼钢炉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蓄热式热风室了。

随即他又想到,既然是要搞热风室,干脆给炼铁的高炉也上热风。

这样炉温便能提高到1200度以上,这个温度下生铁铁水流动性好,可以进行铁水脱磷脱硫的预处理。距离现代炼钢技术又更近了一步。

于是他让人找来泥瓦匠,在炼铁高炉前建了三座厚实的砖屋。

因为没有蜂窝状耐火砖,他便因陋就简,让泥瓦匠在砖屋内将耐火砖砌成连续的“田”字形。

等热风室开始使用之后,这些耐火砖会被加热到七八百度以上。然后鼓风机送出的凉风从大量排成“田”字的耐火砖中间经过送入炼炉。此时凉风已经被加热到三百度以上。

热风室外面用厚厚的泥土密封,一套简陋的热风设备便建设完成。

朱琳渼又吩咐工匠打造了些粗大的铸铁管,用来连接热风室和炼铁高炉及炼钢炉的入风口。

他原打算将炼铁高炉烟囱排出的高温废气引入热风室储热,这也是现代炼铁工业常用的手段。

但工匠们打制铸铁管的速度太慢,引高炉废气需要六七十米的铁管,最终他放弃了节能的想法,直接用煤加热热风室。

三天后,水力锻机最先安装完毕投入使用。

水轮在河水的推动下快速旋转,通过一系列传动装置,带动一柄锻锤连续敲击在锻台上,发出一连串当当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