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解决方案也是现成的,后世任何一个小加工作坊里都有的镗床就能胜任。只是眼下没有电机,只能以人力驱动了。
朱琳渼要来纸笔,开始绘制镗床的结构图。
这次比设计水力锻机还要简单得多,一来镗床他见得多了,无需费心思设计。二来这镗床要求的功能单一,就是钻铳管。
所以什么升降机构、夹具之类全都可以省略,制成固定的不但可以减少技术要求,而且稳定性也更好些。
不多时,一台脚踏镗床的设计图纸便被他画了出来。
鲁宁等人对这种标准工业图纸已经很熟悉了,对身负“奇门遁甲之术”的陈州王殿下能设计出这种精妙至极的器械,那更是丝毫不觉得意外。
朱琳渼对他们讲清楚了结构原理,几人又从铁场找来些木匠,便开始动手制作这脚踏镗床。
镗床虽比水力锻机尺寸小很多,但制作难度却比前者大。主要是这个时代的精加工能力太一般了,不少精巧的小部件反复打磨、试验十多次都不一定堪用。
是以朱琳渼只能在一旁指导工匠们加工零件,中间不时去看看水力锻机的制造情况。
不料水力锻机进展顺利,倒是负责锻造板甲的熊忠苦着脸来找朱琳渼了。
原因很简单,铁场炼出来的钢锭里,根本找不到“软钢”。
软钢、硬钢是古人对低碳钢、高碳钢的直观称呼。熊忠试了上百块钢锭,最软的也是硬钢,很难锻造。
朱琳渼一拍脑袋,疏忽了!坩埚炼钢炼出来的大多是高碳钢,中碳钢都很少。因为炼钢用的坩埚就是石墨做的,石墨就是纯碳啊。
楚第和熊忠两名工头分工,一人负责制作水力锻机的部件,另一人带人尝试先手工打造一套板甲,以熟悉整套工艺流程。
而锻造骑兵剑这种“简单活”,他们就直接丢给了手下铁匠,只偶尔去查看一下工作进度。
乔千很快买了石墨等原料返回铁场。朱琳渼干脆抄起铁铲,将六七百斤的石墨、粘土等材料搅拌均匀,然后将烧制流程抄给乔千,让他运至瓷窑烧制坩埚。
纵然坩埚损耗很快,等这数百斤原料烧出来,应该也足够铁场耗用大半年的。
朱琳渼又花费了一整天工夫,指导楚第制作诸如曲轴、齿轮组等锻机核心部件之后,便去了火器工坊。只要这些核心部件不出错,工匠制作木质机械的功力应该是靠得住的,水力锻机制成只是时间问题了。
鲁宁等火器工匠见朱琳渼来了,忙上前大礼参拜,他们是铁场里为数不多知道他身份的人。不过没得允许,他们倒也不敢随便对其他人提起。
朱琳渼忙让他们起身,吩咐在工坊里不必拘礼,然后便问起试制六钱铳管的情况。
“殿下……”
“在铁场里叫我东家就好。”朱琳渼微笑道。工作时礼节太多也颇为麻烦。
“是,东家。”鲁宁躬身应道,然后取过摆在木架上的一根铳管交给朱琳渼,“这是三天前刚制成的铳管。装六钱五分的铅弹,九钱火药,试射数十次,无一次炸膛。”
朱琳渼接过八棱形的铁管掂了掂重量,大概七八斤的样子,因为是试制品,表面还没有抛光,透着一股铁器的粗野美感。
没等他询问,鲁宁便指向枪钻架上的另一根铳管道:“小人觉得大概用不到九钱火药,所以又试制了一根管壁稍薄些的。”
朱琳渼看到枪钻架后面摆了七八根粗细不等的铳管,显然这些工匠近来做了不少尝试才得到他手里这根成品。
要知道,这些铳管全靠手工镗孔,两个熟练的工匠花费五六天时间才能制出一根。
此外一旁还堆了十几套铳床和铳机,显然只要铳管一定型就能立刻装上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