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阿是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印度可是时下整个亚洲最优良的钢材出产地。而大明受累于铁矿石杂质过多,钢材质量口碑一向不佳。
朱琳渼拿过石霖的佩刀——正是苏记铁场出产的第一批钢刀——递给季良,“试过再说。”
季良接过钢刀,心中颇不以为然,但碍于面子,仍是讨来一块质地坚硬的方木,用力劈砍几刀。
他从小贩卖军器,对钢刀再熟悉不过,几刀下去便感觉有异。待他砍完之后查看刀口,不由心中一惊,忙又要了一块熟铁,征得石霖同意之后,朝熟铁棒用力劈下。
那根擀面杖粗细的熟铁棒竟然应声而断!季良再看刀口,这下真的是被震住了——刃口平整毫无弯曲,更没有钝化或碎裂迹象。
他又反复试了半天,最后终于确认,这是一口上好的精钢宝刀,所用钢材质量绝对超过欧罗巴任何地方的出产!
如果能制成欧罗巴人常用的样式,恐怕一把能卖到十五个杜卡特金币,也就是白银十五两以上。现下欧罗巴没有国家不在打仗,可以预见这么好的精钢武器定会卖得很火爆,奇货可居,这可是大赚一笔的好机会!
季良舔了舔嘴唇,望向朱琳渼,“敢问殿下,这刀有多少?不过这刀的样式只适合大明军队使用。能否直接卖给我钢锭,我可以制成适合夷人的刀剑出卖。”
“这钢炼制困难,每个月能供给你一万斤吧。”朱琳渼这个用过小米手机的人自然懂得饥饿营销,实际上苏记铁场若敞开了出钢,每月能产近三万斤。
季良大为吃惊,要知道若按传统的锻打炼钢法,这一万斤精钢至少要消耗五六万斤铁料才能制得。
每月锻制万斤精钢,这恐怕得上千工匠日夜赶工才能赶得上。如此大的人力、物料消耗,价格肯定低不了。季良想到这里,有些紧张地询问:“那价钱呢?”
“一千斤钢锭,一千七百两银子。”
良心价啊!季良又谨慎地问道:“保证都与这刀刃所用精钢相同?”
“包退包换。”朱琳渼淡然道,“说实话,这把刀只是试制品。卖给你的那些钢,质量只会更好。”这段时间铁场那边一直在反复测试造渣剂配比和火候,他相信现在的工艺应该比最早那两炉更高。
季良似乎看到一箱箱金币堆在眼前,忙道:“若真如此,草民欲每月买下这一万斤精钢!”
“这些通译人在何处?”朱琳渼立刻望向季良。
“回禀殿下,”季良揖手道,“草民此来带了五名通译,今晚应该就能随货车一起到了。”
朱琳渼点头,又问道:“你还带了货来这儿?”
“草民带了些殿下可能用得上的东西。”
“哦?你倒是挺会做生意。”朱琳渼笑道,“都有什么?”
季良将一份册子递给身旁侍卫,再转给朱琳渼,然后道:“以西巴你亚大鸟铳,簧轮短铳,精钢胸甲,望远镜。当然,如果您需要的话,还有大炮,只是没带着,那货单上有。”
原来这季良是个军火贩子,朱琳渼翻开册子,只见上面整齐列出各种军需品:以西巴你亚大鸟铳,十四两一支。以西巴你亚轻鸟铳,八两一支。簧轮短铳,十五两一支。精钢胸甲,三十两一套。望远镜,三十五两一支。神威大将军炮,五千三百两。无敌大将军炮,七千八百两。
朱琳渼对前面的火铳没什么兴趣,例如这西班牙重型火枪虽然威力强大,但是一支二十多斤重,得用支架撑起来才能发射,与快速灵活的先进军事理念根本不兼容。至于西班牙轻型火枪,比起他让鲁宁等人正在制作的燧发铳差了几个档次。
倒是望远镜是比较有用的东西,不过这价格要的也太黑了。
当他看到最后的两种大炮时,不禁皱眉道:“这神威大将军和无敌大将军各是多少磅的?”
季良一愣,没料到朱琳渼问得如此内行,只得如实回答,“前者是十八磅炮,后者是二十四磅炮。”
朱琳渼摇头,“口径太大了。”又继续问道,“有没有六磅炮和三磅炮?”
季良疑惑地点头,旋即又摇头,“应该是有,但是否有存货我得回去看看。”随后他又凑近两步故作神秘道,“打起仗来六磅炮怎么够用?那二十四磅炮的威力,啧啧,什么坚固的城墙随便来几下就能轰开几米宽的口子。”
“二十四磅炮?”朱琳渼看着他意味深长地一笑,“这东西有多重?”
“重量?”季良想了想道,“四千多斤吧。”
“你要我拖着个四千多斤的大家伙去打仗?”朱琳渼冷道,“等这东西拖到前线,仗早就打完一个多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