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攻城

大明之崛起1646 天海山 2321 字 9个月前

为首那人还是不放心,又问道:“为何只有这点人回来了?”

“废话,你以为那富户是好相与的?死了近二百人才抢到银子!”王顾这句话说得发自肺腑,大部分就是他的真实遭遇,又道,“足有上万两银子,师父他老人家还在等我报喜,你少给我磨蹭!”

城上之人立刻高喊:“王尊师稍等,这就给您开门。”

城头上那几个人的目光始终钉在银堆上,就根本没离开过。

待城门吱呀呀推开,朱琳渼终于长吁一口气,他们丢下步兵一路策马狂奔,就是为了赶在逃回清流县的白莲教匪之前到达县城。

现在看来,他们应该是比报信的人速度快的。

城门全开之后,石霖驾车第一个冲进城内,未见异常,这才向身后示意,紧接着所有骑兵鱼贯而入,队伍的最后面是一辆带顶棚的马车。

石霖回忆着刚才刘国轩拿给他的清流县地图,驾车朝县衙飞驰,他身后是银车和近四十名打扮成白莲教匪的骑马侍卫。

距离县衙还有一里多路,他们分为两队,一辆马车带几人转去县衙后门,其他人则去前门。忽听到县城东门方向一声炮响,众行人立刻用力挥鞭,向县衙冲刺。

待到了县衙门口,正看到一群人手持武器从里面跑出来。朱家弟忙一声大喊:“都来分银子啊!”顺手抄起一只银锭向那伙人抛去。

银锭入手,县衙里出来的众弟子看到车前端坐的王顾,立刻跑上前来抢银子,刚才的轰响已被忘到了九霄云外。

朱琳渼根本不理会这些人,第一个跳下马,抽出手枪指挥众侍卫直冲进县衙。

石霖将门口的两个白莲教匪踹倒,返身关上大门,落栓。直到此时,才有王顾的手下大喊:“官兵进城了!”

十多名侍卫爬上县衙墙头守大门,其他人则全部冲向县衙内宅。

朱家弟捏着王顾的脖子引路,朱琳渼虽然走在前面,但总有几个侍卫将他夹在中间以防不测。

刘国轩倒是懂得官话,立刻答道:“正是在下。这位苏掌柜,我们见过吗?”

朱家弟自是为朱琳渼翻译。

朱琳渼大脑飞转,记得澎湖海战时刘国轩是五十七岁,崇祯自尽到澎湖海战好像是四十年,那他现在大概十七岁的样子。于是他试探问道:“刘兄弟现下可是十七岁?”

“哦?苏掌柜竟知我年龄。我们真的认识?”

朱琳渼心中大喜,老家、年龄都没错,他记得刘国轩十五岁时就组织乡勇四处征战,这和眼前的情况也相符。看来眼前之人就是那个助郑成功围攻南京、收复台湾,后来总督台湾郑家军,数次以少胜多大破清军的刘国轩!

“我们一见如故。”朱琳渼不置可否。

刘国轩看了眼他身后蹲了一地的俘虏,有些犹豫地抱拳道:“苏掌柜,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请讲。”此刻朱琳渼心里就一个想法,走过路过不能错过,趁刘国轩还没发迹赶紧把他拐走,这可是人才啊!下手迟点他可就去投郑成功了。

“苏掌柜的这些家丁骁勇善战,”刘国轩抬手比向众侍卫,“正可与我一道夺回清流县!我必上报孙推官,让他向朝廷为您奏请嘉奖。”

其实他虽这么说,但心里对朱琳渼能和他一起攻打清流县并不抱多大希望,商人逐利,没好处恐怕是请不动这些人的。

朱琳渼原先正头疼叶力可能派人在路上找自己麻烦,此时听说刘国轩要去攻打清流县,心中倒是出现一个新的方案。既能送刘国轩一个人情,又能一劳永逸解决拦路的白莲教。

他摇头道:“不能攻城。”

刘国轩心中长叹,就要施礼离开,却听“苏掌柜”继续道:“清流城中现有白莲教教徒三百多人,还有受他们控制的乱民四五百,统共有九百人之多。而你我加起来不到三百人,强要攻城希望渺茫。”

刘国轩听他这话像是有寰转余地,忙道:“我和汀州暴民交手数次,他们就是群乌合之众。在大湘亭我带八十族勇就击溃了三百乱民。眼下苏掌柜不也击败了数倍的妖贼吗?你我联手,定能攻取清流县!”

朱琳渼依旧摇头,“就算拼了命攻下清流县,也会伤亡惨重。”

“既然苏掌柜怕了,那刘某告辞。”这刘国轩虽然骁勇善战,但到底是未成年人,根本沉不住气。

朱琳渼笑道:“我怎会怕?但可以以智取胜,又何须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