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明刀暗箭

大明之崛起1646 天海山 2456 字 9个月前

洪旭大方地一挥手,“很快就会有的。”

黄道周干咳一声,“这劳军江南各地,五千两银怎够?老臣以为,至少得三四万两吧。”

洪旭一愣,心说你这老家伙到底是哪头的?最后咬牙道:“八千两,明日水饷八千两会划拨户部,再无更多。”

水饷就是海关税的一种,从来都被郑芝龙把持着。

黄道周不再纠缠,转身对朱聿键揖道:“还请圣上定夺。”

郑党的人也不知道黄道周是不是晕头了,但显然形式对己方有利,洪旭也点头了,于是一大群人连忙出列跪倒在地。

“请圣上定夺!”

朱聿键无精打采地靠在龙椅上,连黄道周都这么说了,他还能如何?任由郑芝龙一党捏圆拍扁吧。

“请圣上定夺!”又是一阵呼声。

半晌,朱聿键无奈地长叹一口气,“罢了,就按黄道周所议办吧。”旋即拂袖起身,重重地哼了一声,气冲冲地朝后殿走去。

底下跪着的一大群文武官员这才心满意足地站了起来。此次用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将一个亲王世子扳倒,这朝堂已是郑家的天下了!

待散了朝,郑氏一党欢天喜地出了午门。

朱琳渼站在骄阳之下,心中五味杂陈,原想挽救大明于危难,眼下都成了南柯一梦。

御书房里,朱聿键正在大发脾气,就听庞天寿小心翼翼地通禀,“皇上,内阁大学士黄道周求见。”

朱聿键刚要说“让他滚”,却见黄道周已经自己进来了。

他跪地行礼,微笑道:“恭喜圣上。”

朱聿键强自将涌到胸口的“恭喜个屁”四个字压了下去,就听黄道周继续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隆武望着他疑惑道:“你说什么?”

“陛下,您欲跳出福京却始终不得脱身。如今这陈王世子出去了,不也是一样的吗?”

朱聿键一愣,旋即,手指着黄道周展颜微笑。

“弹劾?”朱聿键眼皮一跳。

朱琳渼和朱继祚等人也都不由皱眉向洪旭看去。

“据臣查实,陈王府违制,建造多桅帆船进行海运,且载有违禁货物。”

朝堂上一片哗然。

明末虽开海禁,却有不少限制规定,例如不能使用三桅以上帆船,不能和日本贸易,不能携带军用物品等等。但实际上隆武朝对这些已经管得很松了,尤其是郑芝龙这个大走私犯带头违规,是以所谓规定早就名存实亡。

然而,规定就是规定,等拿到朝堂上来说话的时候,谁也不敢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陈王府的家产都在南阳,隆武朝又穷得发不出多少俸禄,于是到福建之后王府便买了条船,靠水吃水,跑跑海上贸易补贴用度。不过是船大了点而已,搁平时根本没人过问。

户部尚书何楷立刻道:“洪旭,连违制之事你也管上了?”

朱继祚也接道:“忠振伯,事关宗亲,断不可妄言。”

隆武闻只觉得头大了一圈,盯着洪旭,“你,可有证据?”

“船就在月港。”洪旭自信道,“证据确凿。”

其实他不确定王府的船是否靠岸,但郑氏手里有一个庞大的舰队,想截获一艘商船易如反掌。至于违禁物品,船都扣了,还怕他要的东西搜不出来?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臣请削陈王世子爵,圈禁!”

“臣请查抄陈王府,清点违制所得。”

“臣附议。”

“臣……”

顿时一群人跳将出来,纷纷大义凛然道。

朱琳渼心中酸楚与愤怒交织,大明后期之所以快速衰亡,很大原因就是整个国家都处在内耗的病态之中。凡事不问对错,只论是否自己一党,有多少事情坏在这上面。然而没想到今天竟落在自己头上。

很快,奉天门前已经跪倒一大片,都是请弹劾陈王世子、削爵、圈禁之类。

朱继祚、何楷等人奋力争辩,但苦于洪旭证据确凿,一时焦头烂额左支右绌。

就这么僵持了不知多久,郑氏党羽咬死不放,而朱聿键就是不下旨,眼看一群文武官员就打算在奉天门外等午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