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明不能亡!

大明之崛起1646 天海山 2255 字 9个月前

其次,明军的卫所制相当于“农垦兵团”,战斗力本就一般,加上军官不断强夺士兵土地,“农垦”没了,却还得上前线拼命。穷困潦倒的部队无可避免地士气低落、军纪极度败坏,打起仗来一触即溃,抢劫老百姓的时候却比流寇和清军还猛。

虽然后来朝廷也积极采取募兵制,但可怜的财政根本发不出军饷。严重欠饷导致招募的军人哗变、抢劫、投降频发,甚至比卫所兵还不堪。

最后,在武器方面大明通过学习欧洲和自己创新,也搞了不少先进武器。但官员思想守旧,加上穷逼朝廷也没钱造新装备,导致大量明军还拿着上个世纪的火门枪作战,这能打胜仗才见鬼了。

对这些积弊,朱琳渼这个后来者自然有大把的应对方案。

比如财政方面。实际上大明并不穷,不过财富都集中在江南士绅、豪商手里。只需改革税制让他们交些税,政府财政很快就能恢复元气。

此外大明的对外贸易量极为惊人,若能废除海禁鼓励外贸,仅对日本的贸易顺差就够支撑对清战争的。而且这个方面清廷还只能眼巴巴看着流口水,因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港口集中在福建和广东,这两个省现在可都还在大明手里。

所以只要确保策略正确,单靠拼经济,有个二三十年也能拖垮清廷!

军队方面自然先要取消卫所制,然后推行近现代国家的兵役制度,辅以现代化训练体系打造一支新式军队。

八旗军现在看似天下无敌,但它仍是一支封建制度下的旧式军队。在士气、纪律、战斗技能等各个方面,都绝不可能比得上用纪律和荣誉武装思想的现代化军队。

朱琳渼记得以前看过一组数据:封建时代的战争,任一方军队阵亡率达到10基本上就会崩溃。到了二战时期,经过近现代化训练的军队的崩溃阈值已提高到30。而强调纪律性的人民解放军,曾在朝鲜战场上屡次出现阵亡90仍不崩溃的情况。可以想象,对面的美军看到这种敌人时有多么崩溃。

要知道,前装火枪时代,战争中八成以上的伤亡是在崩溃之后被敌军追杀时产生的。换句话说,谁先崩溃谁完蛋。在这方面,现代化军队比封建军队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装备方面就更不是事了,虽然受时下加工水平的限制,朱琳渼搞不出飞机坦克来,但实现拿破仑时代那套武器系统肯定问题不大。

只要实现了这些,存在训练代差的军队使用存在代差的武器,朱琳渼有绝对信心将满人赶回老家!哦,不,他们老家也是大明的!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要把这些设想都落实下来,方方面面的困难也不少。

想改革弊政,就得有权力和影响力。想改革兵役制度,就得有军权。装备新式武器,首先要投大把钱进去,工匠的培养、生产体系的建设一个也不能少。

这些,他暂时一样都没有。

饭得一口一口吃,事情得一件一件处理,朱琳渼叹了口气,“先着手从小事情做起吧。”

“眼下搞搞新武器装备总是可以的。”他首先想到这个可以纯靠技术解决的领域,“大明制造武器的地方好像是叫军器局。”

他这才发现这身体原先的记忆里根本没这地方。

“乔千,军器局在哪儿?”

“在南边城郊。您是要?”

“带我去军器局。”朱琳渼说着便拉起乔千就要走。

“军器局?爷,那可有二十多里地呢!我去备车!”乔千心中颇感意外,未来福京时,世子几乎整日闷在王府读书,即便出门也是去找人吟诗作赋,此时竟要去军器局?!不过他心中念叨,嘴上却不敢多说。

马车走得极慢,朱琳渼恨不得扫辆共享单车骑去,估计都比这快!

一路上他将自己能利用的资源仔细整理了一遍,结合眼下大明的时局,要怎样一步步实现自己规划,一张蓝图的轮廓逐渐出现在他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