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致命渗滤液

高校诡案十三所 赤灵01 2416 字 11个月前

但是,他的研究被窃取时还未结题,垃圾渗滤液无害化问题未彻底解决。马超研究出的垃圾处理方式产生的新型渗滤液,对填埋场选址所在区域的温度、地质稳定性要求极高,一旦超出阈值,这种渗滤液就极其容易挥发和泄露,从而污染周边的空气、地下水和土壤。

雾都大学西门外的“沐阳路”正好处在小的断裂带上,地下的地质结构非常不稳定,极其不适合建造新型垃圾处理站。可是,西门外大片的住宅用地已被蒋青父亲的公司收购,他们非常迫切的想用新型垃圾站来打造高科技一流社区,从而推动“优质学区房”概念,最终将这片商品房的价格炒出天价。

这也是白校长和杨建文一定要抢马超研究项目的原因之一。雾大西门外建造新型垃圾站,此事在他们眼里,是笔一本万利的生意。既能靠该项目评上优秀青年,夺得多项荣誉,还能当上副校长,赚的盆满钵满,何乐而不为?至于其他,则像极了马克思《资本论》里的一段话。

“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

雾大西门外新型垃圾站就是印证了这段话,明知道绝对不可以的事,因为有巨额利润的存在,杨建文和白校长就可以不顾一切法律、不怕犯罪,甚至不怕死刑的危险,想尽办法坚持到底。十三所根据已有证据推断,垃圾站会不断邪门的死人,十有八九是新型渗滤液出现了挥发和泄露。

先前李情杀人后,杨建文他们将女孩尸体抛弃在雾大西门垃圾站附近,于是死因不同的两起案件交织到了一起。邪门垃圾站死人情况特殊,现场又出现了一些不知名物质,污染了被杀女孩的尸体,让警方没有察觉出其中存在的复杂死因,导致李情、杨建文和白校长成了漏网之鱼,一直逍遥法外,白校长他们甚至间接参与了案件的调查。

如今,坐在审讯室里的三个人,用他们铁证如山的证词,非常肯定地指证了杨建文和白校长的罪行。而且,根据十三所早些时候找到的一些垃圾站原始资料,可以印证韩菲在审讯时提供的“沐阳路”,就是雾大西门垃圾站原址处的最初名字。

真相近在咫尺,长着老鼠尾巴的老头、姐姐的死、邪门垃圾站的背后、马超研究到底研究出了什么,所有事情的真相,恐怕只有抓住白校长和杨建文后才会水落石出。考虑到他们在雾大的特殊身份,对案情进展的参与和了解程度,抓捕白校长和杨建文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此时,穆若烟一句他俩跟丢了,就像突然而至的倾盆大雨,瞬时让众人急于破案的心冷到脚底,我的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从还没有抓捕李情这个重要人物起,十三所就对白校长和杨建文的行踪做了严密监控,到了收网的关键时候,他俩怎么会跟丢失踪呢?

据穆若烟说,执行盯梢的警员每天都忠于职守,从不敢大意。偏偏今天下午晚些时候,杨建文和白校长鬼鬼祟祟地去了雾大行政楼后的湖边,他俩小声交流,绕着湖转悠了很多圈。跟踪的几个警员怕泄露身份,不敢紧跟着转圈,就分散在四周,或坐在湖边长椅上,或站在湖边大树下盯梢。

等他俩转到湖边那排百年大树附近时,一眨眼的功夫,两个人就凭空消失了。离他们最近的警员,跟他们的距离大概只有十米,却因为有树挡住了视线,根本没看到发生什么事。周围其他警员也都没看到两人离开或者跳湖。按理说这样跟丢一个人是不可能的,除非他们会隐身术或者有其他特异功能,难道这世上真的有鬼?

华灯初上的雾都,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流涌动,两辆伪装的警车正急速行驶在其中。它们没有像电视电影里那样警灯闪烁警笛狂鸣,仅仅是在低调稳妥地执行自己的任务,正如每位默默为人民服务的便衣警察,不声张才是对犯罪最好的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