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阳给林焰打电话,“那个,有件事麻烦你,我想定个民宿房间,和我老婆过结婚纪念日,我看十一月没有空房间,要是有人临时退房不住了,麻烦你告知我一声。”
林焰已经坐上了地铁,连忙说道:“包在我身上,您和嫂子结婚纪念日是几号?”
王朝阳:“十一月十八号。不一定非要那天,在这个时间段就行了。”
林焰把时间发给前台客服赵小咪,预备随时抢房,然后打电话给亲妈:
“妈,那条项链我快递给您,还是等过年放假带回家?”
林母教训儿子:“都已经送出去的礼物,为什么还要还给我?林焰啊,咱们林家虽然落魄了,房地产项目破产了,面子还是要的。没有送给女孩的礼物,还要要回去的道理,太鸡贼了。”
林焰大呼冤枉:“不是说借给木夏用用而已吗?这用完了,当然要还您。”
林母以为儿子故意装傻,装作和木夏只是单纯老板和员工关系,心想你们半夜偷偷摸摸约会都被我撞见了,还在装什么!而且游艇婚礼早结束了,为什么延迟一个月才提还的事?
难道最近两人闹矛盾,木夏一气之下,把项链还给林焰?
林母看好木夏,一心想撮合两人,说道:“不是借,是送,我没那么小家子气,送都送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林母挂断电话,顺手关机。
林焰叹气,把手机放进口袋,靠在地铁玻璃窗看11路沿途风景,蓦地,他发现玻璃反光有个熟悉的面庞看着他。
很像那天医院里的人。
林焰回头,果然看见地铁车辆连接处的有个人正在转身,背朝着往后面车厢走去。
那个人戴着一顶灰色帽子,和医院那天是一样的。
林焰觉得奇怪,大步追过去。
地铁一般前头和后头的人少,中间人最多。林焰自从落魄欠债打工还钱,就一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办了交通储值卡,他发现地铁这个规律后,等候的时候要么站在车厢最前面,要么最后面。
毕竟绿岛只有九百多万人口,只要不是高峰期,前后车厢一般上去就有座位。
所以林焰在车厢追赶那人的过道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拥挤。不过林焰凭借一身蛮力,离那人越来越近。
终于,在第七车厢,他看见了那个男人歪在座位上故意装睡,他带着口罩和灰色帽子,低着头,意图蒙混过关。
找到了!
林焰摘下那人口罩,“你是谁?为什么跟踪我?”
那人抬起头,“你神经病啊!”
细眉长眼,而那人明明是浓眉大眼,看错人了。
林焰忙道歉:“对不起,我看错了人,你们的帽子是一样的。”
那人摘下帽子,“卧槽谁把帽子扣我头上?老子这么浓密的头发,从来不戴帽子。”
上当了!
林焰拿着帽子,茫然四顾,那里还有那人的影子?
听到林焰的建议,坐在后座的木夏深以为然,如今袁秘书名花有主,她没可能了,唉,他本来是个最好的人选。
木夏点点头:“没错,我该抽时间去相亲了。”
林焰暗暗打自己的脸:我咋就管不住自己这张嘴呢!
到了医院,林焰停车,从后备箱取出折叠轮椅,推着木夏直接去了骨科,拿出手机和社保卡,取出提前两天在手机上挂的专家号。
林焰娴熟的操作自动挂号机,手机付款,这个样子,谁能相信四个月前他连社保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木夏舒坦的坐在轮椅上,她都不用动,喝着酸奶玩手机,全交给林焰跑上跑下,交费化验拍片,取各种片子和化验单。
骨科十个就有四个坐轮椅,一旁的轮椅病友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她对木夏说:“姑娘,你老公真体贴。”
木夏一把年纪了,差点呛奶,“咳咳,他不是我老公。”
老人:“你哥哥?”
木夏:“咳咳,我们不是德国骨科。”
德国骨科,二次元里的俗语,指的是兄妹乱伦。老人不理解,“医院里有德国专家?”
木夏:“不不不,他和我没有血缘关系。”
老人恍然大悟:“哦,是你男朋友,还没有结婚。姑娘,遇到这种体贴又好看的男人,就嫁了吧。”
交浅言深,木夏不想和陌生人谈私事,笑了笑,点点头。
这时林焰取来片子,推木夏看骨科大夫。大夫看了片子:“嗯,已经长好的。”
大夫锯开左脚上石膏,石膏掉落的刹那,憋了一个月的异味已经发酵成了杀伤性生化武器,飘到林焰鼻尖,嗅觉差点瞬间失灵。
原来女人也会脚臭啊!
左脚重回新生,可以自由活动,木夏心情大好,没有注意林焰异样的表情,“谢谢大夫。”
大夫叮嘱道:“三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不要穿高跟鞋,以免给脚趾带来压力。”
出了医院,去停车场,木夏抢先坐在驾驶座上,像抚摸情人似的,用指腹和掌心磨蹭着方向盘,“一个月不能开车,真是馋死我了。”
木夏开车去了直奔商场童装,给三胖挑选厚裤子,这样弟弟就没有穿秋裤的烦恼。
商场品牌童装昂贵,不过木夏给三胖花钱向来不手软,一口气买了五条裤子,夹棉的、加绒的、羽绒的等等。
木夏刷卡,突然想起林焰两条“山药腿”,“你跑步裤质量太差,都缩成了五分裤,这些天我身体不便,辛苦你了,送你一条跑步裤吧。”
林焰看着五楼男装阿迪达斯等知名运动品牌,顿时大喜:“谢主隆恩!”
不过,他明显想多了。
木夏拉着他坐电梯到了负一楼大众运动品牌迪卡侬……
林焰:确认过眼神,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那个抠门贪财的民宿小老板。
导购员推荐:“现在换季,情侣装第二件半价。”
这已经是第二个陌生人把他们误会为情侣了。
不过,木夏并不在意,她的注意力都在第二件半价上,“好,就要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