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句话的真实度我根本无从查验,而对手想对付我的方式又五花八门实在太多,我就算想破头,也不可能考虑得面面俱到。
不过我还是迅速给父母那边打了个报平安的电话,并问他们最近有没有出现反常情况,要求爹妈姐姐不要轻易出门。
结果倒是在我意料之中---老家那边没有任何异常,父母也答应我这几天都会呆在家里宅着…
挂断电话,我不停变换呼吸节奏,以此方式让处在高度紧张状态的精神有所缓解。
理应如此!
对方在还没有和我谈判,得不到我最终态度的情况下,绝不会打草惊蛇动我的家人,从而让自己暴露得更快、更彻底!
有些事儿,只能在狗急跳墙、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对手才会铤而走险。
我不傻,我的敌人更不傻。
我思索着,判断需不需要将我收到神秘人短信的事情告诉田伯光或者李侃,甚至英婕、晨晖、洪蕾,有没有必要向他们求援,以保证自己赴约时的人身安全?
考虑良久,我最后得出结论---需要,但并不是现在就迫不及待告诉某个人,然后引得我们一方大动干戈、疑神疑鬼。
我能肯定,对方既然敢明目张胆约我,绝对已经考虑到我可能会找帮手,甚至会直接报警这类行为,也就是说,他们肯定会就此安排好应对措施。
我好像多少有些明白了,夜总会这种地方,正是黑白不分藏污纳垢的所在,而且很可能这个‘暗夜行者’夜总会已经被对手控制,至少被和对方关系密切的人罩着!
这样一来,不论警方、检方或者某些权力机构有人想要强力介入晚上的见面,恐怕刚一进夜总会大门,还没有找到我的时候,人家已经溜之大吉了…
甚至于,在西京公检法队伍内部,对方也很可能有不少支持者、关系户,甚至靠山,也许我找的人刚刚有所动作,对方便立会即得到消息。
所以,我不动,起码不轻举妄动。
我倒是要看看,如果我江枫孤身一人赴约,他们敢不敢在今晚干掉我!
我冷笑,草,乾通水处理集团,就算你们丫的有干掉我江枫的心思,还要看看有没有弄死我的本事!
今天保底十更,写多少算多少,全发晚上八点至少还有五更。
---
今天保底十更,写多少算多少,全发晚上八点至少还有五更。
---
风渐小、雨已弱。
在微风细雨中,我仔仔细细将这条短信看了很多遍…
屏住呼吸、一瞬不瞬、目不转睛!
“江枫,限你在晚上八点三十三分,来暗夜行者夜总会,有人要见你!如果不来,后果自负!”
看着这两行杀意凛然,令我怒火丛生的文字,我强行稳住心神,并且不断告诫自己,江枫,你可是研究行为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的‘专业人士’,你需要、而且必须从这条看着很简短、很明确的信息里,发掘出别人意识不到的信息。
我心中时刻牢记,上大学时那个华夏心理学界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我的老师说的那句至理名言---从细微处见真章!
于是,稳住心魄,我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分析,然后将这样一句话串起来反复看、默念。
对方在短信开头直接写出我的名字,说明什么?
是不是证明对方已经注意到我,甚至早已开始对我暗中调查?
而且我很清楚,像这样指名道姓的方式还能起到另外一种作用---让我江枫意识到,这条短信的确是发给我的,而不是发错了,或者某些人群发式的恶搞。
不要小看这一点,从人性心理角度,在谈判开始建立威慑力,其实是一种既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惯用伎俩。
而在敌对一方的称呼上,运用怎样称谓,这里面的门道更是大了去。
比如,可以用如下几种称谓方式,姓江的、江先生、江枫先生、小江、以及江老板、江老弟、江兄…来称呼我。
在特定场合下,每一种称谓的作用都存在某些微妙区别,而这些差别,也许能透露出发信息者当时,或者最近几个小时、这几天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