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农妇是谁杀的?

女监里的男管教 饰戒 2577 字 2024-04-23

老爷子拿着照片,围着这个农家院转了三圈,又掏出尺子、绳子啥的小玩意,蹲在地上反反复复不知道在量什么。

最后,在众人目瞪口呆中,老爷子起身说了一个字,“走!”

也不解释,直接坐上警车回去了…

牛的一逼啊!

当时,那些个陪同的当地公安机关各级领导都晕菜了,这就算万事儿了么?

结论呢?

第二天一早,我们老师飘然而去,大张旗鼓地来,悄无声息地走,挥挥手不带走一粒米饭。

只不过,在他入驻的宾馆床头柜上,放着一个连夜赶出来的案情分析材料。

案子,破了!

当时我们这些吃瓜的同学听到此处,一个个都跟滴进油锅的凉白开一样,直接炸了。

破了?咋破的啊?

我们还听得云山雾罩呢,谁也想不明白、解释不了这中间的矛盾处,那案子怎么就破了呢?

老爷子哈哈大笑,各种开怀。

看来无论谁都有些许的虚荣心存在。

即便我们老师这样看透世事沧桑,历经人间宠辱的老人精,当看到他的这些门下弟子一个个发自内心的惊讶和赞美的时候,还是禁不住老怀大慰。

“不卖关子了!”

老师如是说,“原因嘛,既复杂又简单。”

他看着我们,声音变得沉稳下来。

“孩子们,记住我的话,细节处见真章…”

“法医的分析没问题,凶手确实不是左撇子!而那个杀猪匠自己一个人也的确打不过农妇,两人搏斗起来,根本一成胜算也没有…”

我们这些不明所以的同学更好奇了,那到底又会是谁呢?

而我前排那个一惯成绩最好的小眼镜班长,直接就是一语定性,“老师我知道了,肯定是流窜作案!”

ps:祝女士们三八节快乐哈,男士么陪着你老婆一起快乐,负责花钱就好了!!!

逻辑学上,死人事件和命案完全是两个不同概念。

人可以有无数种死法,大类上分为自然死亡和非自然死亡。

而自杀、他杀、意外死亡…这些都属于非自然死亡范畴。

通过上官晓倩和姚静的对话,我已经能够确定两个细节点。

一者,她们两人曾经熟识,甚至关系很密切,而且都曾对某一个男生心有好感。

二来,那个男生已经死了,而姚静和上官晓倩也因为某些原因反目成仇。

别看这两点细节写出来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实际上,心理学领域的很多技巧和实验手段,正是从这些似乎很平常的细节上发现端倪,进而找到突破口,攻克某一行为个体的心灵壁垒,直捣黄龙。

当时,在我学习心理学这门课程的时候,我的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下面这个案例。

一个他亲身经历过,还很奇葩硬扯上我这个学生,用以证明老爷子推崇万分的‘细节处见真章’理论的例证。

有一个农妇死在家里,胸口插了一把杀猪刀。

警方发现的时候,死者已经丧失生命体征八个多小时,案发现场也被报案的群众无意破坏掉。

因此,警方已经很难提取某些第一时间的行凶例证。

经过千辛万苦的排查,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两个人身上。

一个是村里的杀猪匠,那把刀,据他说是半个月前就丢失了。

另一个是村妇的老公,乡里的数学教师。

除了这两个人之外,没有人会有作案动机、更不具备作案时间。

那么,案情似乎很明显,杀人者乍一看应该是杀猪匠。

凶器是他的,而且没人能证明那把杀猪刀到底丢了没有,是什么时候丢掉的…

更何况,这个杀猪匠和农妇之间的风评很不好,十里八乡都传开了,他和死者有一腿,这种不正常的关系也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最关键的是,有人可以作证,在个把月之前,两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彻底闹翻了,在村头岔路口大吵一架,农妇还曾扬言说什么绝对不会放过这个男人,一定会让他好看…

各种苗头,都暗示杀猪匠有极大的作案动机和嫌疑。

但,一件事儿如果太容易了,似乎反倒漏洞百出,很难自圆其说。

警方调查后,忽然陷入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