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伊比利亚半岛

“大概十几里的距离”周大勇此时也显然意识到了什么。如果以像样的重炮展开最大仰角的抛射袭击,是有可能威胁到十几里左右距离上的目标的,甚至比必要过多透支身管寿命也能做到如此。当然,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展开抛射,就算是由志愿部队主力的炮兵军官在早就标定好了的距离上展开猛烈的开火,效率也会大打折扣。那个距离上,很多重霰弹也会因为空气阻力太大的缘故根本大不到,只有用一些实心弹才有可能威胁到,还不能是炮弹规格太小,火炮重量太轻的实心弹。这就意味着一个炮组发射出所携带的全部一二百发炮弹,充其量也就能杀伤与自身兵力相当的对手,很可能还会更少。。。

然而此时周大勇却想起了当年在加来海峡交锋的一些事情。如果是上百艘甚至更大规模的西洋舰队主力来袭,那么就与陆上作战的规律截然不同了,十几里距离四行数千门炮即便发射以实心弹为主的炮弹也能打出几十万发的规模,如果稍不留神就会在敌军舰炮火力和陆上军队的配合之下遭受重创。

为此,在构筑濒临南面的工事上,周大勇就下令队伍多挖深层崖孔,至少不低于一人左右的距离,而针对被围困之敌的攻击那显然并不是一件特别迫切的事情了。

就这样,充足的人力让残敌南部的工事体系在短短一昼夜左右的时间内就已经初具规模。此时伊比利亚半岛内的残敌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开始接近全力的突围。然而如果双方的兵力对比是二三比一左右的样子,这样的突围或许还能带来一些威胁,在拥有了十五万并不缺乏马匹的主力部队的情况下,则总能在判定残敌突破方向之后将足够的兵力集结过来彻底封锁残敌的突围行动。

这样的较量经历了几次之后,似乎因为伤亡过大的原因,留守的敌人也就开始变得老实了起来。

正如陈新所预料的那样,当大军开进西班牙境内的时候低昂一下变得剧烈起来,似乎同之前的情报完全不同。仅仅在北方山脉附近展开抵抗的西班牙境内的天主教联军兵力就达到七八万兵力左右的规模,而且装备和训练水平也明显比以往的联军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很显然:因为有新大陆这个依托,还有整个西洋的海权,在过去一两年的时间里西班牙境内的抵抗力量已经变得同过去根本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下,周大勇也很快改变了主意,临时决定进攻亚平宁半岛方向的主力只留部分兵力防御,主力迅速西调,至少要集中二十万人左右的主力或者所携带的火力才有将敌军彻底消灭的可能。

当初的远征中就是一块硬骨头的伊比利亚半岛再次爆发了激烈的攻防战。面对拥有优良车盾甚至铠甲防护的对手,在以往的作战中无往不利的重型铳炮效能都似乎大打折扣,只有炮手们不顾伤亡在近距离展开的直射或轰击才体现出了一些作战效果。而守军相比其他天主教联军最大的区别同样是在火器方便并不缺乏,甚至在火药方面也并不缺乏。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进攻作战也只能选择在白天。依靠热气球侦查优势带来的引导,引导炮兵集中火力展开集中袭击才最终挫败了敌军的几次爆破反击图谋。但是很显然,面对西班牙在北部的山地防线,即便拥有一定的兵力优势似乎也很难在短期内打破僵局。

直到亚平宁半岛方向的八万主力增援过来之后,战局才终于有了改善。至少,在全面压制住守军的抵抗的同时,至少能够在重点防线展开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的爆破突击了。

在消耗了二十万大军至少三分之一的弹药携行量之后,西班牙人在北部的防线才终于被攻破,为了消灭防御中的三万强敌,拥有优势兵力的陈新周大勇所部也付出了三四万人伤亡的代价,加上伤员也需要一定兵力看管,剩余的机动兵力也下降到了十五万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