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此时的萧轩终究也无需像以前那样的审阅大量的奏报并亲自联络许多一线的人员,只要审阅一些关键庭审与案件的卷宗,乃至相关的人事人命就足够了,并没有在现在就谋求一个从中央管理到地方的新大秦地宫。新的地方政权在新一轮的分封中因为多出了不少新贵也在很的程度上形成了类似汉代那样的相互制衡之中。
同如履薄冰的萧轩不同的是,远征归来的志愿部队精锐们此时此刻则彻底的摆脱了当年从军打仗时的风险,享受到了以往的时候没有享受到的很多事情。
放纵自我的专门一处地宫之内,女人们在要求之下笑着退了出去,也有人醉醺醺的开始谈论起关于远方战时的一些内部消息:“你们说,凭革命军那些人对付死灰复燃的泰西武装能行么?当初要不是我们,只凭那些人,就算有突袭优势和君上的指挥他们又能发挥出几成实力?”
“这倒也不一定,当初难啃的骨头我们都啃下来,对付那些剩下的残兵败将,或许那些人也能够胜任?”
“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君上还是要我们这些人重新披挂上阵出征了。。。”
这样的话以前或许会引起不小的兴奋,而在此时却不知为什么,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崇祯九年的夏季渐渐来临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件事情终于让萧轩不得不重新面对了。
中央庄园的内院之中,田秀英以极大的毅力忍受着痛苦,终究诞生了萧轩在这世上的第一个孩子,可是田秀英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得知经过这么多年才只有一名女孩的,整个人的神色也都有些萎靡起来。
按照原本的历史,早在登基之初不久,就应该才是子嗣繁茂了。可是萧轩却并不希望再大变革时代任务重重的时候提前面对可能将要面对的很多风险,很多历史上曾经拥有的子女也都被根本消失在胎儿之前或者后推了很多年。
九年以前的时候,包括田秀英再内的不少信邸旧人们还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少女,然而将近十年的时间过去,即便方在后世某些年代,如今的田秀英与周玉凤等人也都临近高危产妇的年级边缘了。
从这些年来在民间有过不少实践的太医那里田秀英也了解到了很多东西,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还在于田秀英当然知道此时周玉凤也同时有了孩子,如果诞生出来的是一名男婴,尽管萧轩所说长幼不是立嗣的关键,但如果以后自己很不走运的再无男孩,那么若干年后自己所要面对的风险毫无疑问是不可预料的
萧轩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却没有太大的压力,相反似乎内心在很大程度上似乎还解脱了不少,至少,自己拥有一年或者接近一年的时间来处理其他事情或者为了可能的太子教育来做准备?
此时的萧轩甚至有个或许没有太多依据的猜想。自古以来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很可能就是因为嫡长子一般出生的都比较早,在帝王还没有足够执政经验的时候,太子太傅的人选结构就已经定型了,可以通过主导太子太傅的人选来实现对君权的变相制约。回头来看看,自己登基九年以来的时间可以说从第二年京城首战的时候就开始准备新一代的人才体系,可是现在那些从幼年开始就经过挑选出来的新人们如今也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如果承担类似太子太傅这样的职能还是显得太过青涩,或许几年以后从中挑选出类拔萃者会稍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