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扬州

只不过想起自己刚刚登基时的一些事情,萧轩很快也否定了这个想法:自己身边的人就算要获得足够的利益,也必须是退居二线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同权柄之间的直接关联,是自己不能够过度放纵的。从古到现代,官营经济的一大弊端,不正是因为自身有更大的能量,会让最高管理者付出更大的治理成本也未必见效么?

船队缓缓的南行过程中,萧轩也渐渐的有了一些新的主意。虽然不知道可行不可行,但是为了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新秩序,自己也不可能不做任何付出,不冒任何风险。

夏日里的南迁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虽然跟随萧轩一起南迁的人员包括一些家属在内多达十几万人的规模,但或许这样的行为仅仅是第一次,地方上的许多囤积倒还是能够勉强的应付。

在船队沿着运河抵达扬州城的时候,因为很多人按照萧轩的要求有照价付款的习惯,似乎也吸引了扬州附近不少的人如同赶集一样的凑热闹,萧轩也打算让其他人逐渐完成向南京城迁都迁徙事物的同时,现在扬州驻扎一段时间。

在扬州城城头临时的营地内,萧轩首先召见了山陕会馆内的不少人。自从明朝建国以来,为了更有效率的向边塞运输粮食,长期实行中开法,也就是在历史上明末农民战争兴起的时候,长期以来的中开法才受到一定松动,但萧轩也明白。如今整个世界岛趋于一统的年代,山陕一带的运输地位恐怕更胜明初的时候。

欢迎你!

?萧轩所乘的航船规格并不算小,而且没有采用太多的人力轮桨手,而是更多的人在岸边拉纤。最初的时候,迁都的消息让运河上的不少人都感觉到压力与前景的渺茫。毫无疑问,自从京城从南京迁徙到北京以来运河沿线上不少人以拉纤为生。在迁都之后,即便仍然有南北交通方面的需求,运河上的各种收入也毫无疑问会大减。这让萧轩不得不以北直隶乃至山东河南等不少地方曾经没收整顿而来的皇庄王庄乃至军屯为基础重新分配利益才最终是没有闹出太大的乱子来。仅仅是一个迁都,萧轩对其他人利益的在意也让此时的纤夫们都彻底放下了后顾之后,船队行进的速度也似乎比以往运河上运粮的船队要快上不少。

经过几年艰辛的远征之后,萧轩身边的人也异常愉快,因为很多人都明白。在南方,不少利益显然在等待着他们。萧轩则是在房中陷入了沉思。许多事情,身边的那些亲卫营的孩子们或许是更多探讨问题的合适对象,然而在另外一些事情上,这些阅历并不比自己强多少的少年们就很难给自己以一些参考了。

在自己的亲信乃至曾经的亲信中,或许也就是曹化淳还算是个同各方面都打过不少交道,也没有太多执念之人。因此萧轩则找到曾经在多年前给与自己巨大帮助的曹化淳与庞天寿二人,将出了自己的一些顾虑。

“此次南下,我原本是打算将都城迁往苏州而不是南京来者。至于住的地方,我并不在各个方面以真正的皇帝自居,自然无需按照以前的那些规矩来。东南一带的经济重心,很明显太湖沿岸的苏州才是重地。不过我也担心整个都城中央迁徙到苏州之后,身边的这些人拥有的权力还有日常的采办消费会破坏苏州那里的环境,看起来还是南京城更合适一些。。。”

庞天寿做为更早远离萧轩身边的亲信,同时也是对萧轩多少有一定了解的人这个时候也知道不应表现出太多的隔阂,就直言不讳的说道:“君上如果迁都苏州,是不是有了更方便自己微服出巡监管各方的打算?”

见到萧轩并没有回话,庞天寿郑重的说道:“君上乃至我们这一批人在江南树敌太多,恐怕不仅仅是曾经的南方旧朝旧势力,其他一些人也有可能心怀不满。君上千万不要以身试险,这样恐怕在一些事情上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