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权衡了许久之后,萧轩还是打算定都南方。自己如今做负责的政权,不应该在组织力水平上还拘泥于古代的教条。当朱棣迁都北京,或许是为了避免东南一带的利益集团对中枢的威胁。如果是在几年以前,萧轩也绝对不敢承受迁都南方的后果。但是现在想来,自己必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还都南京总的来看算是利大于弊。至于对西北乃至域外的控制是否有可能不稳?自己的理想如果是改造天下而不是如同古代帝王追求的那样一家一姓的长远地位,这看起来则根本不是个问题了。
虽然此时的萧轩心中已经有了注意,不过还是向身边人询问,打算看看身边的这些孩子们跟随自己不少年以来,自身的水平究竟提高了多少:“你们觉得,这一次重新执掌天下之后的大明,应该定都哪里为好?”
然萧轩欣慰,也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出身北直隶一带的孩子们仅仅是思考了片刻就直言不讳的回答道:“南京,甚至苏州都是比北京更好的选择。环太湖一带是天下重地,也有很多长久以来的地方大族。历来王权敬而远之。然而如今的中央应该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本钱了。。。”
“不错,如今不比以往,革新天下谋求进步如今是我们最首要的目标,就必须像一个真正的将军一样敢于亲临战场直面敌人,而不是坐镇千里之外的后方,让校官们去负责前线。同时,那里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到了需要整理一下的时候了。。。”
萧轩此时也终究下定了决心,在兰州仅仅让队伍做了短暂的休整之后就继续南下而去。当然在此之前萧轩也明白,北京城内的一些迁都准备还是要进行的。虽然自己的牵绊在迁都方面要少的多,但也并不是完全不需要任何准备。
周大勇的吹风让杭州城的很多人多少有些不满,但也感觉到了不少的压力。
“不知道这位钦差先锋对我们所讲的话是自作主张添油加醋,还是君上的意思?看起来护犊子为武人站台的意图很明显?”终究有人心怀忧虑的说道。
不过多少有一些思考能力的人还是更多,很快有人发话道:“这件事情当然不能等闲视之。要知道,这可不是私下里的秘会。周大勇肯定知道他的这些态度和言论一定会传到君上耳中的。就算有自作主张的地方,应该也是基于他本人对君上的了解而做出的。”
这样的话也让不少人为之点头。
听到这样的话,临时做为秘密会长的杭州法堂堂官顾临风郑重的说道:“这件事看起来非同小可,而且事不益迟。我们必须拿出一点儿家底认真去办了!让之前杭州守军中负责勤杂事物的人集合起来,还有整个杭州不少地方的商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从民间多请一些人。花费上千万不要吝啬。绝对不能让这些人在杭州新牢里出了岔子。如果以后的的牢房体系不归我们来管,那么长远失去的东西则是不可估量的。。。”
就这样,在周大勇的暗示之下,整个杭州城内的抵抗武装虽然没有被追究责任,可是也不得不立即行动起来组织人手清扫卫生并且准备还算像样的饭食,避免这十余万人规模不小的“犯人”中在距离夏季并不算太远的杭州城内出什么乱子。
在周大勇的督促乃至杭州城内不少人还算认真的投入之下,梅雨季节来临的时候,关押着十万人上下的杭州新牢终究是没有出什么大乱子。十万人中几个月内病死会其他原因死亡的人总共只有不到二百人,几乎比旧时代的军营在不作战不临战的情况下死亡率还要低了。